台灣報紙循小三通管道登陸有正面意義

在台灣「陸委會」政策許可之下,一百二十七份〔台灣媒體報導是一百二十八份〕試銷大陸台商的台灣出版新聞報紙,昨日首度循「小三通」管道,經金門中轉大陸福建省廈門市。據新華通訊社評析,「這是目前祖國大陸投送台灣報紙最快捷的一條線路」。

與「台商春節包機直航」的台灣民航客機衝破「兩岸關係條例」桎梏,首度飛進祖國大陸相比,台灣出版的新聞報紙循「小三通」管道轉運祖國大陸,並非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突破」。這是因為,在此之前,台灣地區出版的各類報刊〔包括新聞報紙在內〕,早就循中國國際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及其下屬的深圳、珠海等分公司的途徑,進銷內地。實際上,目前在廈門、漳州、泉州一帶投資的台商,就是循此途徑訂閱台灣地區出版的報刊的。只不過是,由於兩岸並無「直航」通道,台灣出版的報刊需繞道港澳轉運,到達訂戶的手中已是翌日下午甚至是第三天,新聞也就變成了「舊聞」。而透過「小三通」管道運送報紙後,當日出版的報紙當日上午就可到達訂戶的手中,使報紙成了名符其實的「新聞紙」。而且,也因運費節省而使訂閱費用下降,這總算是方便和照顧廈、漳、泉一帶台商的好事。尤其是商人對商業及市場信息要求較高,台灣出版的經濟類報紙如能及時到達大陸台商手中,有利於他們的商業經營。

然而,由於地理的原因,透過「小三通」管道轉運銷陸台灣報紙,受益的只是廈、漳、泉一帶的台商。如要使分佈在祖國大陸各地的台商都能及時閱讀到台灣的新聞報紙,關鍵的還是要早日實現兩岸「直航」。但不管怎樣,昨日實現的循「小三通」管道轉運台灣報紙到大陸地區,仍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就是大陸方面可以「借力使力」,緊緊抓住台灣當局老是強調的「對等」問題,要求台灣當局亦開放大陸地區出版的報刊直接運往台灣地區發行。這不單止是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且也可達致「入島宣傳」的效果,將北京的對台政策及祖國大陸各地經濟建設的新面貌,傳播給台灣民眾。

實際上,現行的台灣報刊在大陸地區內部發行的方式,與昨日開始實施的循「小三通」管道運銷大陸地區,是有著一定的區別的。前者並非是「直接發行」,而是中國國際圖書進出口公司通過香港的中間轉批商,向台灣的報刊發行商訂購。大陸方面如以「對等」為由,要求台灣當局開放大陸報刊進島發行,理由並不完全充分。而後者則是廈門市對外圖書交流中心直接與具有《聯合報》、《中國時報》的「福建辦事處」主任身份的台商吳增允簽訂協議的形式合作發行,如大陸方面提出「對等」的訴求,也完全可以要求運用這一模式,由《人民日報》、《北京青年報》、《福建日報》、《海峽導報》、《兩岸關係》、《台聲》等報刊聘請台灣報刊發行商擔當其「台灣辦事處主任」,直接在台灣代理發行及派報。

實際上,目前台灣地區的一些行政和研究機構,如「陸委會」、「法務部調查局」、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中華經濟研究 院,及各大學的大陸研究所等,都是只能透過某種特殊渠道向香港的中間轉批商訂閱大陸地區出版的各類報刊及圖書的,甚至連一些內部報刊也可以訂到。但由於經過幾道環節,大陸出版的日報往往要四、五日後才能到達訂戶的手中,且只有獲准許的機構才有權訂閱,普通民眾並無權享受這方面的「人權」。據說,就連駐點台灣採訪的大陸記者,要看到自己的作品,還需由其所服務的報社透過郵寄方式傳遞。如果大陸方面針對廈門市對外圖書交流中心與「《聯合報》、《中國時報》福建辦事處」主任吳增允簽署協議合作發行方式,提出「對等」的訴求,也聘請台灣的報刊發行商作大陸報刊的「台灣辦事處」,並透過「小三通」渠道,將大陸出版的報刊運往台灣地區發行,相信就能打破目前訂戶受限制及周轉時間長等不合理現象。

按新華社和台灣媒體的報導,昨日開始循「小三通」管道直接轉運廈、漳、泉一帶發行的台灣新聞報紙,只有《聯合報》、《經濟日報》、《中國時報》、《工商時報》四種。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其一、這四種報紙的政治立場偏向「反獨促統」,容易通過大陸地區宣傳部門的「審查關」;其二、與廈門市對外圖書交流中心簽署派報代理合約的吳增允,只是《聯合報》、《中國時報》的「福建辦事處」主任,故他也就只是代理派發「聯合報系」及「中國時報系」旗下的四種報紙,而無權「越俎代庖」地也包攬這兩個報系以外的其他報紙的派報代理權。

實際上,台灣幾種主要日報的政治立場,可謂是涇謂分明。其中,《聯合報》「反獨促統」的立場最為鮮明,因而在過去它曾被人暗稱為「新黨義務機關報」,在這兩年也曾被人視為「宋楚瑜義務喉舌」。而《中國時報》基本上也不贊成「台獨」,但卻往往又會容納各種不同觀點。因此,有人將此現象歸納為「《聯合報》很『中國』,《中國時報》很『聯合』」。由此來看,大陸方面目前只是允許「聯合報系」及「時報系」旗下的四種報紙循「小三通」管道在廈門一帶發行,顯然是較為認同這四種報紙的政治立場。

而台灣地區的另一家大報──《自由時報》,則因其東主林榮三與李登輝的關係甚為密切,故在中國國民黨執政時代它就以「總統府機關報」自居,經常發表闡釋李登輝「新思維」的獨家消息,連真正的中國國民黨機關報──《中央日報》也吃不到這樣的「小灶」。相反,《中央日報》可能是由於其採編人員大多是外省人及其第二、三代,故其言論卻往往未能與李登輝「保持一致」。因此,當時也有「《自由時報》很『中央』,《中央日報》很『自由』」之說。

在「政黨輪替」後,《自由時報》幾乎成為李登輝和台聯黨的「喉舌」,天天發社論反對「三通」,鼓吹「台獨」。為此,盡管它亦很贊同民進黨的本土意識,但卻嚴厲批評民進黨當局所推行的「開放八吋晶圓赴陸投資」、「台商春節包機直航」等措施。

《台灣日報》是另一份「本土化」報紙,基本上贊同民進黨的各項政策。但它與《自由時報》不同的是,由於它曾受到王永慶的巨款資助,故卻是積極鼓吹「三通」。

奇怪的是,既然大陸方面允許大陸台商訂閱《聯合報》和《中國時報》,而並不開放《自由時報》和《台灣日報》循「小三通」管道在祖國大陸投送,但不知為何,大陸地區的「網路警察」卻「封殺」《聯合報》和《中國時報》的網頁,卻對《自由時報》和《台灣日報》「網開一面」。甚至,連一些中央級媒體的網站,還專門為《自由時報》建立了「合作鏈接」,卻「一點面子也不給」《聯合報》和《中國時報》。也就是說,「台獨」言論可以直接或透過中央級媒體的網頁間接地在大陸地區網民中傳播,而台灣地區反對「台獨」的言論卻在大陸網路中遭到「封殺」。這樣的「標准」,不知是由誰訂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