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來最為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施政報告 四年來最為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施政報告

粗讀特首何厚鏵昨日向立法會所作的澳門特區政府《二零零四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初步的感覺,這是一份謙虛總結過去一年成績,誠懇反思工作上所存在不足,並認真地探討尋找解決問題之道的報告;也是一份具有改革開拓精神,標誌著澳門特區政府新的一年的施政主調,將從「固本培元,穩健發展」調整到「深化改革,促進發展」方面的報告;更是一份處處充滿人文關懷,擺正領袖與群眾、「公僕」與當家作主的廣大「澳人」、行政管理與服務市民之間的關係的報告。一句話,這是一份實事求是、折射「對立統一規律」政治智慧的報告,因而是四年來幾份「施政報告」中最好的一份。這充分証明,經過四年來的實踐鍛煉,特首何厚鏵與整個特區政府,已經越來越有「感覺」,慢慢摸索出一條真正落實「澳人治澳」政策及其所蘊含的真諦的路子來了。

實際上,這份「施政報告」,在總結過去一年的成績方面,態度是頗為謙虛謹慎的。而且,何厚鏵還特別地指出,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有賴於中央政府的支持,及「取決於澳門四十多萬市民的勤奮和智慧」。尤其是其中抗禦「SARS」疫情一節,特首明確指出,這場鬥爭的勝利是「在國家的強有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廣大醫護人員和全體市民緊密團結」,才能取得的,因而也就使這一節的「防疫眾志成城,社會穩定祥和」小標題,更為貼切。

在謙虛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所看到更多的是,何特首以極為誠懇的態度,反思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並明確指出,「無論是政府本身,還是全體公務人員,都不應該產生任何自滿。時代不等候任何人,每分每秒都在前進,過程何止千變萬化。以往的成績,既不能遮蓋不足之處,更不能絕對保証未來的成績。因此,我們不能將成績變成自我設限的障礙」,「必須確立切實體現服務成效的工作指標,不用抽象、籠統的官樣文章來掩蓋具體工作的不足,不用次要工作的成績來掩蓋主要工作的不足,不用表面工作的成績來掩蓋實質工作的不足。政策不能停留在口號和意識上,要在事實上交出功課」。這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正是特區政府能夠在未來一年取得更大成績的保証。只有實事求是地承認不足,找出差距,提出解決的辦法,才能百尺桿頭,更進一步,在現在成績的基礎上,繼續高歌猛進。

與前幾份「施政報告」或是明確標示或是隱約含有「固本培元」主調的情況相比,這份「施政報告」不但是不再在字面上再提「固本培元」,而且在字裡行間更是洋溢著「改革開拓」的精神,使到「經濟開放,行政改革」成為特區政府新一年度的施政基調。其中,「深化行政改革,建設公平社會」,更是成了明年度「施政重點」的首項任務,將「行政改革」擺在了最優先的位置〔過去幾份「施政報告」,據「施政重點」首位的是「經濟」事務〕。而在「行政改革」中,特別強調了「更加人性化的改革」,充分體現「以民為本」、「以人為尊」的精神。另外,也在「行政改革」中,突出了「法律改革」的重要性及複雜性,指出「法律改革」既要體現時代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又必須保持法律體系的統一性,以及經得起長時間考驗的穩定性。

「教育改革」,也在這份「施政報告」中獲得重視,被列為明年度「施政重點」中的一項重點,並被提到「為了特區今天的發展乃至未來幾代澳門人的文明進步」的高度。為了落實」教育改革」的構思,「施政報告」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初步看來,這些措施是可行的,但仍需將之落實為具體行動,而不要流於口號及「紙上談兵」。

值得注意的是,在「致力教改準備,推動人文發展」一項,連青少年問題、文化事業、東亞運動會等都有提及,但就對「醫療制度改革」及「申報世界遺產」不置以任何一字一詞。按照何特首在記者會上回答問題時所表達的明年度「施政報告」未寫「二十三條立法」,就意味著明年不是為「二十三條立法」的適當時機的邏輯,是否明年度也並不是進行「醫療制度改革」的適當時機,及特區政府已決定押後申報「世界遺產」的時間,因而明年度也就無須將為「申遺」作準備工作列入「施政重點」,等到以後在維修「澳門歷史建筑群」並使其真正回複歷史原貌、條件成熟之後,才實質性地推動「申遺」工作呢?

盡管這份「施政報告」並未在字面上標示「以民為本」,但卻是充滿著「走群眾路線」及「服務民眾」的內涵。比如,「市民的處境和想法,是政府政策的來源,工作智慧的來源。我們必須深入社會各個階層,瞭解市民真正的需要」;又如,「我們自己感覺良好,實際上不一定就是市民的感覺」;再如,「還有一個掌握民情、瞭解實際的問題。各級官員務必密切聯繫市民,真心、虛心、細心傾聽市民心聲,把真正的民意和科學的論証有機結合,從而制訂科學合理的決策」。這些,就是雖然在形式上並未提「以民為本」,但在實質上卻是牢記「以民為本」的具體表現。

當然,如以「精益求精」的標準來衡量,這份「施政報告」仍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因篇幅關係,日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