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信良重返民進黨背後的利害衝突矛盾消長

剛於前日舉行的民進黨第十三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被民進黨宣傳機器形容為「團結的大會」。其最主要的指標之一,是歷任黨主席都出席了「黨代會」,連曾經宣佈「退黨」,並與陳水扁分庭抗禮自行參選「總統」的許信良也「歸隊」了。

民進黨宣傳機器說的是「民進黨歷任黨主席」,許信良當然是可以算一個。而且實事求是地說,在許信良任黨主席期間,是民進黨如其黨名那樣,表現得最為「民主」、最為「進步」之時期,包括他堅持了黨內的多元民主作風,兼容並蓄,身為「美麗島系」的大老卻在黨中央總部安排了不少與「美麗島系」對峙的「新潮流系」幹將出任各一級部門主管,及在與「美麗島系」另一大老張俊宏因爭選黨主席而「割袍斷義」後,仍待之如上賓。在此包容民主氣氛下,民進黨無論在黨務發展還是在公職選舉戰場上,都取得長足的進展。尤其是在一九九七年的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中,因聘請剛從美國學成歸來的陳文茜、許淑芬分別擔文宣部正、副主任,兩位女將徹底改變了民進黨的「悲情」選戰主訴求,以電子辣妹花車來全島走透透,甚至首創在「總統府」廣場大跳辣舞,吸引了廣大青年選民,一下子奪下了過半席位,完成了「地方包圍中央」的最後部署。同時,也因此而為陳水扁製造了大量的青年「扁迷」。這兩項社會效應,為兩年多後陳水扁趁中國國民黨分裂而拿下「總統」大位,奠下了組織及社會基礎。

另外,許信良甫當選民進黨主席當晚,尚未走馬上任,就「夜奔敵營」,奔赴李登輝的「大安官邸」,與李登輝完成了一項政治交易:以民進黨不再阻撓李登輝的「修憲」大計,來換取國民黨支持「政黨選舉補助費條例」獲得「立法院」通過。此後,民進黨藉憑著在「立委」選舉中每得一票可獲五十元「政當選舉補助金」,每年共得一、二億元的補助金,完全解決了民進黨的經費問題,不但可清還了民進黨歷年積欠的債務,並可搬到寬敞明亮的華山商務大樓辦公,而且還可提升黨工的待遇,使到黨工們可在無後顧之懮下更全情地投入黨務工作及選戰。另外,許信良全力推動轉型,提出「大膽西進」口號,也為民進黨爭取到不少中間選民。因此可以說,許信良對民進黨的貢獻,遠高其之前的幾任黨主席。而他的能「歸隊」,當然是民進黨的勝利,尤其是在民進黨已經失去「中央執政權」,黨已無任何行政資源,也無任何「官位」可供派遣,而且還欠下一屁股債務的情況下,曾是在民進黨的財政狀況最佳時退黨的前黨主席「歸隊」,這對於民進黨來說,當然是不無鼓舞。

但且慢,民進黨宣傳機器所聲稱的「歷任黨主席」都出席「 全代會」,卻仍有不夠盡實之嫌。這是因為 ,已逝世的江堅鵬、黃信介固然是未能出席,但至少是仍然在生,也是與許信良那樣宣佈退黨的施明德、林義雄兩任前任黨主席,就沒有在「全代會」上露面。施明德因為組織「紅衫軍」並掀起「倒扁高潮」,現在陳水扁在卸任失去「特權保護傘」之後就成了司法被告,施明德慶祝勝利還來不及,當然是不會去與陳水扁同台演出「團結」的雙簧戲。而林義雄對民進黨的貢獻,並不低於許信良,至少是在他的黨主席任內,組織並領導了一個堅強有力的競選總部,把陳水扁拱上了「總統」的寶座。而且在勝選後,卻不圖任何酬庸,任期屆滿就自動離任,一展張良、範蠡風範。這兩位前任黨主席都未有出現在「全代會」的會場,又如何能說得上「歷任黨主席」都已「歸隊」?

很湊巧的是,許信良、施明德、林義雄的退黨,雖然與不認同黨的路線轉向有一定關係,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與陳水扁在理念間以至權位爭鬥中,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衝突。這就是說,與黨的路線轉向產生矛盾,仍可以「民主、多元」的平常心來待之;但與陳水扁個人的利益衝突,則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不是你倒,就是我走。既然陳水扁留了下來,後來還坐上「總統」大位,甚至成了黨內說一不二的「大家長」,施明德、林義雄、許信良等人就只有出走一途了。

而現在,陳水扁已經卸任「總統」,在黨內「新老交替」呼聲中,看來他已不可能爭取再任黨主席,也不可能去參選甚麼縣市長,而且更不可能隔屆再選「總統」。也就是說,他的政治仕途已經完結。施明德、林義雄可能還因為其他的甚麼原因,而不願回到民進黨,但這就可給許信良的積極「歸隊」,提供了便利及藉口。

然而,這並不等於是許信良將會與陳水扁「和解」。至少,相信許信良至今仍不會接受陳水扁的「台獨」路線及「入聯公投」那一套,也不會放得下當年他與陳水扁在黨內初選中爭當「總統」參選人的恩恩怨怨。

但是,在民進黨已喪失「中央執政權」,並無任何行政資源之下,他為何還要回到比他出任黨主席時,無論是在鬥志、組織、財政狀況都要遜色的民進黨?--要知道,以他過往曾先後背叛了國民黨及民進黨的「叛徒」形象,及六十七歲的「高齡」,已不可能在民進黨內撈到甚麼政治利益,「歸隊」只不過是「衰衰結合」而已,並不會為圓他自小就作的「總統夢」加分。因此,他在此時此刻「歸隊」,顯然是對他在「揭杆反扁」之後,無論是在台灣藍軍陣營內部,還是在大陸這一邊,雖然獲得「相敬如賓」的禮遇,但卻拿不到任何實際利益,尤其是馬英九自以為當選「總統」是全靠自己個人魅力,即使沒有國民黨輔選也一樣可以當選,因而在「大封相」時,竟連國民黨內輔選有功的各路功臣都撇開一邊,他這個「客卿」當然也就掛不上號。於是,在他與陳水扁之間的權鬥這個「主要矛盾」消解後,他早年的「反國民黨」深層意識,又再上升為主要矛盾,「回歸」反對國民黨的主要陣營--民進黨,也就「時機成熟」了。不過,這只能是進一步坐證其「政治投機家」的本質而已,不會對台灣政局產生甚麼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