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粵港澳金融合作平台,澳門準備好了嗎? 構建粵港澳金融合作平台,澳門準備好了嗎?

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汪洋調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掀起了第二次「解放思想」的大討論之後,帶領廣東省推出了一系列「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的規劃。繼中共廣東省、廣東省政府於六月初作出《關於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決定》,提出「構建粵港澳緊密合作區,增創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戰略規劃之後,又於七月二日作出了《關於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這個「決定」提出了建設廣東省現代產業體系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與基本原則,及構建廣東省現代產業的主體框架,提出重點建設廣東省現代產業體系的六大載體--建設「珠江三角洲現代產業核心區」,建設「東西兩翼及山區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建設「數字廣東」,建設「廣東循環經濟系統工程」,建設「廣東現代流通大商圈」,建設「粵港澳金融合作平台」,建設「珠江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並提出了加快建設廣東省現代產業體系的六項保障措施,包括大力推動自主創新,推進節能減排、節約集體用地,制定落實產業規劃和政茦,多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培養高素質產業人才隊伍,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上述兩個「決定」,都把與港澳兩特區的合作列為重點內容。前一個「決定」,是「構建粵港澳緊密合作區,增創國際組織新優勢」。其內容是: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以互利共贏、平等協商為原則,創新合作思路和方式,注重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全面推進粵港澳緊密合作。加大CEPA在廣東先行先試的力度,深化粵港澳產業轉型升級合作。發揮港澳在我省產業優化升級中的橋樑作用,將港澳與廣東的優勢相結合,加快發展高端服務業,提高我省的國際競爭力。推進粵港澳金融合作與創新,建立更緊密的區域金融協調與合作機制。加強三地空間和城市群的發展規劃協調,加大基礎設施和資源整合力度,積極推進口岸查驗模式改革,促進粵港澳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教育、衛生等全面交流合作,實現三地人員、資金、貨物、信息等要素便捷流動。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和港澳周邊城市在粵港澳合作中的先導作用。

而後一個「決定」,則是「建設粵港澳金融合作平台」。其內容是:在「CEPA」基礎上,建立粵港澳金融合作協調機制,推動粵港澳金融合作與開放先行探索,努力推進三地金融機構、市場和業務等雙向開放。打造港、澳、深、穗、佛金融合作圈,逐步完善粵港澳經貿活動往來人民幣和外匯跨境結算系統。創造條件爭取中央批准在我省進行金融改革開放與創新方面的先行先試,努力構建粵港澳金融共同市場。力爭經過五年努力,金融產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粵港澳形成有重要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區域。

如果說,由於前一個「決定」是站在全面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全面戰略之上,來處理粵港澳合作關係,因而其內容也就是全面、全局性質的話,那麼,後一個「決定」由於只是上述全面戰略中的一個分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亦即是帶有戰略意義的具體戰役,因而其涉及粵港澳合作方向的內容,也就收窄為「粵港澳金融合作平台」。亦即是要借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及澳門的金融服務業較為發達之力,打造粵港澳金融合作圈,推動金融改革開放,構建粵港澳金融共同市場,將香港金融中心「擴建」為涵蓋珠江三角洲諸城和港澳的、「具重要影響力的粵港澳金融中心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前一個「決定」,有「加大CEPA在廣東先行先試的力度,深化粵港澳產業轉型升級合作」之語;而後一個「決定」,也有「在CEPA基礎上」及「創造條件爭取中央批準在我省進行金融改革開放與創新方面的先行先試」之句。這與日前內地分別與港澳特區簽署「CEPA」補充協調五,其主調是大部份優惠措施由廣東省先行先試,及含有金融服務業的合作內容,相當吻合,有「互相呼應」之效。

眾所周知,在珠三角區域的金融服務業中,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發揮著實質的「龍頭」作用。內地各城市的銀行,由於受制度和體制所困,距離「金融中心」地位尚遠,尤其是在人民幣尚不是國際流通貨幣,不能自由兌換的情況下。而在澳門特區,基本法雖然賦予了開放、獨立的金融制度,但澳門並非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未形成黃金、證券、商品期貨等主要金融市場。故此,廣東省要建設「粵港澳金融合作平台」,在要將粵港澳區域建設成有重要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區域的同時,也將使澳門「水漲船高」地提高金融服務地位,從而將可發揮「準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

這對澳門地區的銀行金融業來說,尤其是對正為未能落實國家「十一‧五規則」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定位,而一籌莫展的澳門特區政府當家人來說,是一個促使產業轉型的良好契機。不知澳門特區政府當家人及金融服務業界,準備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