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路外交特徵是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對外關係

按照台灣地區的「憲政體制」,「外交」、「國防」與大陸事務是「總統」親自掌握的行政職權。為此,馬英九繼日前訪視「陸委會」,為賴幸媛及「陸委會」的官員打氣鼓勁之後,昨日又訪視了「外交部」。按此「規律」,馬英九可能還將會訪視「國防部」,將由歸他管轄的行政業務都巡訪一遍。但日前有消息傳出,八月二十三日「金門炮戰」五十周年當日,馬英九將探訪金門島,並將就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狀態,締結和平協議發表談話,可能是比訪視「國防部」更具實質意義的「勞軍」活動。

馬英九與其訪視「陸委會」是為了打氣、鼓勁,吹響「集結號」不同的是,他在訪視「外交部」時發表的「外交休兵」談話,卻是向「外交」人員吹響了「收兵號」,從陳水扁時代的「烽火外交」、「金援外交」路線退卻,改行「活路外交」戰略。為此,連他自己也感覺到這個「彎子」轉得太大太突然,而自設了幾項質疑並予以釋疑。這些自質,包括「活路外交」或許會讓「外交」前輩覺得「這怎麼可能?」及外界質疑「活路外交」太理想化,或是中國大陸不願意,該怎麼辦?……等。

顯然,就連馬英九自己也意識到,他要在「外交」戰線否定其前任的錯誤路線,比在兩岸事務領域否定其前任的錯誤路線,要困難得多。實際上,現在連一些綠營政客,亦已注意到發展兩岸關係是大勢所趨,也是大多數台灣民眾的意願。因此,一些要在明年底縣市長選舉中爭取連任的民進黨籍縣市長,都紛紛搭上了兩岸經貿合作交流的列車。其他的一些政客,也盡量避免在涉及兩岸關係的議題上發表過激言論,即使是要「表個態」也是輕描淡寫一番。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紀政發表「抵制北京奧運」談話後,除了是對輸給馬英九一直不服氣的謝長廷有所呼應之外,要為未來幾場選戰負責任的蔡英文等人都並沒有予以附和。

但「外交」領域則有所不同。因為「外交」業務直接體現了「國家主權」的「尊嚴」,馬英九盡管反對「台獨」,但他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卻不得不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尊嚴。何況,在台灣島內的官民中,無論是主張「台獨」者,還是懷有「一個中國」理念者,都是以台灣為主,堅持台灣地區作為一個「國家」的「主體性」。--昨日馬英九在訪視「外交部」發表談話時,就聲稱「若把台灣算入,全世界有一百九十五國家」。在此情況下,馬英九要在「外交」戰線上「收兵」,可能會遭遇到較大的阻力,甚至是會被誤解。

這也正是馬英九為何在正式訪視「外交部」之前,先行宴請歷任「外交部長」的原因之一。這是因為,在被宴請者中,除了陳水扁時代、民進黨籍的田弘茂之外(黃志芳、陳唐山拒絕出席),連戰、錢復、章孝嚴、胡志強等人,不但在私人情誼上是他的師友,而且還曾在李登輝的指揮之下,進行過以「金援外交」、「過境外交」和「度假外交」為特徵的「務實外交」,唯有錢復明確提出「兩岸關係的位階高於對外關係」。馬英九要否定「烽火外交」和「金援外交」,就不單止是針對陳水扁時代的「外交」政策,而且連李登輝時代的「外交」政策也要「一鍋端」。這可能將會傷害到自己的師友。因此,馬英九特意宴請多數是他的師友的歷任「外交部長」,其安撫的意圖不言自喻。而且,馬英九特別對「金援外交」與「務實外交」作出了區隔,亦即是將「務實外交」定位於摒棄更早前的「漢賊不兩立」,而爭取與非邦交國家建立半官方雙邊關係,並明言今後還得繼續實行以此為定位的「務實外交」路線,似是可以爭取到作為其師友的歷任「外交部長」的理解和支持。實際上,連戰、錢復、章孝嚴、胡志強等人,自己早就從當初「李登輝政策支持者」的角色中跳脫了出來,堅決反對李登輝「兩國論」、「戒急用忍」等錯誤路線。既然如此,他們當然也不會再迷戀李登輝的「金援外交」,盡管自己曾在執行這一錯誤政策過程中扮演過重要角色。

馬英九將其要推動的「活路外交」的定位,其在台灣當局本身而言,是「鞏固邦交,拓展友誼,參與國際,捍衛尊嚴」。其延伸內容包括理性訂定援外目標、策略和方式,使「外交」預算的執行更有效率,進一步提高「中華民國」的國際形象,在擴大國際組織的參與方面,聯合國的推動應著重專門機構,以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福祉為目標;而在兩岸關係方面,則是為希望兩岸關係和解休兵,不要挖對方邦交國,惡性競爭,浪費資源。

這項「活路外交」新路線及「外交休兵」新政策,其實並非是馬英九的首創。這是因為,最早提出「外交休兵」的,是時任「外交部長」的章孝嚴。而錢復在「外交部長」任內提出的「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對外關係」,則是「活路外交」、「外交休兵」的理論基礎。實際上,馬英九提出「活路外交」、「外交休兵」新政策,就含有強烈的「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對外關係」的意涵:既是力圖避免在國際社會上與中國大陸鬥個你死我活,以破壞目前兩岸之間的良好氛圍,及為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發展掃清外圍障礙,也是要藉「外交休兵」,爭取中國大陸在兩岸事務上釋放更多的善意,提供更多的惠台措施,幫助馬政權渡過目前的經濟困境,及為日後重演經濟輝煌奇跡夯實基礎。

這又折射出馬英九一切為了搞活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中心理念。停止「金援外交」,固然是要把原本事倍功半,甚至是成為某些窮國小國獅子張大口進行勒索的「外交金援」,統統截收回來,作為搞好台灣內部經濟建設及改善民生的財政資源;而馬政權在向美國軍購問題上曾有過的「退購」念頭,據說也是要在考慮到現在台海已無即時戰爭危險之下,有意將龐大軍購預算改為用於發展島內經濟和改善民生福利方面。

既然如此,馬英九的下一步,倘是有訪視「國防部」的計劃的話,很可能也將會提出其「化干戈為玉帛」,「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位階高於擴軍備戰」,及「節省國防經費,優先發展台灣經濟和民生」的新路線。實際上,馬英九將要發展的「金門宣言」,就將體現這個新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