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其實掌握著調整參聯政策法律武器

馬英九自「五•二零」就職後,昨日第一次外訪。為了表達「外交休兵」的誠意,他這次外訪「低調到不行」,不但沒有乘坐「空軍一號」,只是如同普通乘客般乘坐民航班機的頭等艙,而且在過境美國時,不搞「過境外交」,只是將之定位為「單純過境」。另外,也沒有攜帶支票簿去進行「金援外交」。這種低調表現,連美國人也感覺到驚訝。

馬英九的第一次外訪如此低調,除了是要落實其「活路外交」、「外交休兵」理念之外,看來也是要向北京表達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誠意和善意。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馬英九已把對其民調支持度的止跌回升的希望,寄托在兩岸會談及北京推出更多惠台措施之上。為此,他不久前視自訪視「陸委會」,除了是要力挺正備受困擾的賴幸媛主委之外,也是對其要調整大陸政策作出無聲宣示,並將賴幸媛的作用定位,由「煞車片」調整為「護航者」以至「助力器」。

正因為馬英九對兩岸會談抱有很高的期待,因而其近身幕僚才會放出風聲,謂「北京奧運過後,兩岸將會很熱鬧」。而各行政部門也在本身主管業務範疇內,提出了下一次兩岸會談的優先討論議題清單,如昨日「行政院長」劉兆玄主持的「治安會報」,警政當局就提出了「兩岸警方合作打擊跨境犯罪」,以至「兩岸警方互相派駐警務聯絡員」等議題。應當說,台灣新政府的各行政部門,是充分了解及深刻領悟馬英九對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意圖的,並都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予以呼應配合。其實,這也是這些行政部門要積累政績,及解決施政所遇到的難題的自身需要。

不過,馬英九要推動「活路外交」、「外交休兵」,雖然在淡出以至停止「金援外交」,及與大陸有所默契,互不挖「邦交國」牆腳等方面,是可以「鴨子划水」般進行,而不會有「轉彎過大過急」之嫌;但是,在「外交」領域中的一些「年年如儀」活動,倘若一下子就煞車,則可能總會令人感到「兀突」。因此,必須拿捏得當,精準掌握。

比如,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無論是中國國民黨執政,還是民進黨掌權時期,每年都進行的「加入」或「重返」聯合國的活動,就是橫桓在馬英九面前的一道難題。按照「外交休兵」的思路,馬英九當然是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樣,去挑釁北京及挑戰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的權威性和莊嚴性;但倘他完全停止此類活動,就必然會招惹民進黨諸如「喪權辱國」之類的攻擊,而且也將令到渴望爭取國際活動空間的島內民眾失望,使其已經十分低迷的民意支持度,更遭續跌壓力。尤其是現在距離本年度聯合國大會開幕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更是已到了考驗馬團隊的關鍵時刻。對此,馬英九是有必要進行危機處理,釋放正面信息,紓解緊張氣氛的。

昨日就在馬英九登上民航機之時,「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關於爭取台灣在聯合國地位的問題,民進黨過去八年的做法已證明不可能,未來將從「參與」開始,至於用何名稱「參與」,不必拘泥於名稱。而「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也表示,有關「政府」推動聯合國案,「參與」推案的提案正透過「友邦」提案,亦會符合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期待,但確實會調整過去「政府」的做法,名稱等細節還在與「友邦」溝通中。另外,「外交」高層也表示,今年的推案以溫和、務實、彈性為原則,既然不提「新會員案」,提案內文就不會有名稱、名義的問題,提案重點是呼籲國際正視台灣人民在聯合國無代表權的問題,細節文字正與美國及友邦溝通。

「逢馬必反」的民進黨人,再次不經頭腦思考就又跳了出來,抨擊新政府的調整推動「參與」聯合國案,還說甚麼應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其實,馬英九在推動「參與」聯合國案問題上,應該掌握有更具正當性的理由,而不宜光是以一個沒有客觀標準的「外交休兵」政治口號來作理由。如果他是以《公民投票法》的相關規定,及在今年三月二十二日「公投綁大選」中「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都遭到否決,因而不能再搞「入聯」或「返聯」活動,更不能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法律理由,就可使自己的調整「參與」聯合國政策,及反擊民進黨人的「應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責難,掌握法律武器和正當理由。

實際上,《公民投票法》規定,公投議題遭到否決後,任何政黨和個人,在三年內不得就同一議題再次提出公投案。延伸到社會政治生活,公投議題被否決後,該項議題的內容,在社會政治生活中也就是屬於不得宣揚、推動之列。因此,無論是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還是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由於已遭到全民意志的否決,因而也就應比照《公民投票法》的規定,在三年內都不得成為任何政黨和個人的政治議題。

由於這是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因而也就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和正當性。馬政府在宣佈其調整推動「參與」聯合國案的政策決定時,宜多引用《公民投票法》的相關規定,及引援「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都遭到否決的事實。這樣,就不但可為自己的調整政策決定找到合法性和正當性理由,而且也可連消帶打,斥責民進黨政客們的政治讕言,其實都是違法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