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集搶救文史資料也宜圍繞當前中心任務 徵集搶救文史資料也宜圍繞當前中心任務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陳福全一行七人專程來澳,與在澳的全國政協委員及各界知名人士舉行「澳門文史資枓徵集和搶救座談會」,介紹了全國政協徵集文史資料工作的開展情況,肯定了澳門近年來徵集文史資料工作的成績,並要求進一部做好文史資料的徵集和搶救工作。

去年十一月十七日,全國政協發出了《關於加強文史資料工作的意見》,要求在繼續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史料徵集的基礎上,廣泛徵集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協委員及其所聯繫的各方面人士的「三親」史料。要按照徵集為主、搶救優先、充分利用、服務社會的要求,加大力度開展對重大歷史事件親歷者和重要代表人物的史料徵集工作,有計劃、有組織、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意見」還要求,必須加大對港澳台及海外文史資料的徵集力度。發揮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各級政協委員的作用,支持香港委員、澳門委員積極開展史料徵集工作和撰寫文史資料。加強海峽兩岸史學界的學術交流與相互往來。做好海外華僑華人的史料徵集工作。通過對港澳台及海外文史資料的徵集、出版等工作,宣傳「一國兩制」方針,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自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會委任全國政協常委吳福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後,澳門地區的文史資料徵集工作,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各自為政分散進行到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作出了顯著的成績。其中,澳門回歸後不久進行的澳門同胞支援祖國抗戰的史料徵集工作,就開展得有聲有色,徵集到大量的文字及實物資料,並在「七七事變」發生地盧溝橋附近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館」成功地推出「澳門同胞支援祖國抗戰展」,在國內外形成了巨大的影響。二零零三年八月,在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和澳門中聯辦的支持下,吳福先生又牽頭籌組了「澳門文史資料工作計劃」,設置了常設機構,並向歷屆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愛國知名人士,以及部份社團發出了徵集文史資料的邀請函,邀請他們參與發掘澳門近代史、現代史中有價值的史料。 通過發送信函、採訪當事人等方式,微集到一百多萬字的資料,編輯出版了《澳門回歸程紀事》(一)(二)、《澳門回歸之路》、《子女記憶中的父親--葉挺相傳》等專題圖書,記述了澳門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擴大了「一國兩制」方針的宣傳和影響。在去年十一月初舉行的「全國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上,澳門組推薦的《澳門回歸歷程紀事》(一、二輯),獲得了「榮譽獎」。

全國政協今次初換屆,吳福先生因年齡原因不再出任政協委員,梁華被全國政協委任為新一屆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澳門地區副主任,繼續領導和主持澳門地區徵集文史資料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與四年前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在澳門舉辦「澳門文史資料徵集工作座談會」相比,今次除了「徵集」之外,還增加了「搶救」一詞。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全國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搶救是當前文史資料工作中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文史資料工作記錄過去、服務當代、面向未來,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延伸。「三親」史料只能由當代人撰寫,而不能隔代相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歷史人物是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財富,必須想方設法趁他們健在時把珍貴的歷史資料留下來。眾所周知,建國初期參與重大決策的人物如今依然健在的已不多了,就連改革開放初期參與重大決策、重要事項的許多人也已離世。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抓緊做好文史資料的搶救工作。

這使人深為感慨。記得在四年前的「澳門文史資料徵集工作座談會」上,筆者就指出,不能忽略在澳門歷史發展中佔有極為重要地位的「南光發展史」的史料徵集工作。在澳門回歸之後,「南光發展史」已不是忌諱話題,而且即使是按照國家有關保密法律的規定,當年組建南光行的歷史資料也早已超過了保密年限。因此,趁柯正平等老同志仍然健在之時,及早將這部份寶貴歷史搶救出來,相信可以填補澳門發展史以至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的一段空白。而在此後不久,柯正平先生逝世了。不知有關方面有沒有搶在他健在之時,向他採訪有關「南光發展史」並進行史料搶救工作?即使是不方便公開出版,也宜作為內部資料保存。

徵集和搶救文史資料,除了是必須全面、系統之外,還應注意圍繞當前中心任務,包括與「國共合作」及改革開放有關的這兩方面的題材。其中,在「國共合作」方面,在二零零五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踏上大陸進行「破冰之旅」,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並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之後,為搶救國民黨在澳門活動的文史資料,打消了禁忌。實際上,過往在掘掘以往兩次「國共合作」期間史料方面,較偏重於進步力量方面,包括「四界救災會」、「回國服務團」、廖錦濤烈士等的事跡,但對國民黨方面的史料的徵集,卻就有所疏忽。其實,這方面的事跡並不少,如在抗日戰爭中,鄭姓澳門青年參加國民黨空軍,在長沙空戰中血灑長空,壯烈犧牲;及一九四九年,一些國民黨黨政軍人員撤到澳門,其中有負責保管孫中山文物的人員,另外,孫中山先生的衛士也在澳門居留。雖然其人均已逝世,但他們的親屬仍在,宜以口述記錄方式,向他們進行「文史資料搶救」。既然人民政協的職能之一,是推進國家統一大業,就更應在「一國兩制」的前沿陣地澳門,做好有關國民黨方面的文史資料的徵集搶救工作。

另一個方面,就是有關改革開放文史資料的徵集搶救。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紀念,而改革開放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吸收外資。當時,不少澳門人既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也是為了發展壯大自己的事業,紛紛回到內地投資。其中,現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曹其真的家族,在珠海創辦了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香洲毛紡廠」,而吳福先生投資的「石景山旅遊中心」,也率先向內地引進港式酒樓服務程式,受到當時的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的贊揚,並因此而向全國推廣。吳福、曹其真及其他的澳門商人湧躍回內地投資的史料,也應被列入徵集搶救的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