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高瞻遠矚看待橫琴開發及日夜通關問題 應高瞻遠矚看待橫琴開發及日夜通關問題

盡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汪洋接任廣東省委書記之後,拼棄了其前任輕視粵港澳合作,及所謂「泛珠三角合作開發橫琴」定位的不利於中央關於粵港澳合作的作派,提出了「粵港澳緊密合作區」的新戰略,並重提「粵澳合作開發橫琴,優先考慮澳門要求」的符合各方利益,可實現共贏的方案,但從目前情況看,粵澳尤其是珠澳合作的前景,仍存在不少未明朗之處,還需中央就此明確作出指示,及粵澳尤其是珠澳雙方開誠布公,衷誠合作,從大局出發,盡量避免斤斤計較於己方利益。

實際上,就以橫琴開發問題為例,在上周五舉行的「澳珠發展論壇」第四次會議上,就有珠海學者聲稱相信澳珠不可能共同開發橫琴,因土地始終屬於珠海。而日前媒體突然爆出珠海將拍賣橫琴土地,及興建海洋樂園,也折射了「橫琴是屬於珠海的」,珠海可自主開發橫琴,無須考慮與澳門的合作問題的潛在意識。

如果說,珠澳合作開發橫琴,是大為有利於嚴重缺乏土地資源的澳門,因而珠海方面會滋生不平衡心理,而致對合作開發橫琴抱有地方利益保護心態,因而尚是「可以理解」的話,那麼,顯然是更為有利於珠海的「二十四小時通關」議題--有利於珠海的地產市場及夜生活消費行業,而內地遊客則較少從午夜之後進出澳門--,卻也要斤斤計較,那就使人大感困惑了。據香港《明報》所刊阮紀宏專文披露,珠海方面要求澳門方面出錢為值夜班的邊防武警、海關等人員興建宿舍,而澳門卻婉拒了此要求,因而使「二十四小時通關」議題無法交集。

或許,實施「二十四小時通關」確是因要增加邊檢、海關、衛檢等部門的人員編制,及夜間值班人員的上下班交通問題,確是增加珠海方面的財政負擔,而且還是「預算外」的額外負擔。但實施二十四小時通關後,難以負荷澳門高樓價的中低受薪階層,可能會到珠海置業居住;在澳門工作的內地勞務人員更是會因將宿舍改駐珠海;,這就會給珠海的房地產市場滲入一股活水,並激活周邊民生類消費市場。同樣,也將有更多的澳門居民在到珠海消費後,逗留更長的時間,甚至是跨夜消費。甚至是到澳門旅遊的內地以至海外遊客,說不定也會因澳門的酒店房價偏高,而採「澳門旅遊,珠海住宿」的模式,讓珠海的酒店業大受裨益。相反,前往澳門旅遊的內地旅客,則將會很少在午夜後進出境。因此,珠海在增加邊檢、海關人員方面付出的負擔,完全可從房地產及消費市場受益中彌補回來,甚至是反超盈餘。而且,更有利於珠澳、粵澳經濟的融合,正是「吃小虧佔大便宜」。

其實,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雖然珠澳合作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澳門居民也衷心感謝珠海在供水、副食品供應等方面的支援,但不容無視的是,在這種合作中,珠海也獲利甚豐,而非無私奉獻,甚至是「隔離田車水,自己得益」。就以供電問題為例,在珠海成立經濟特區初期,因歷史原因供電設備十分落後,電力供應遠跟不上特區建設的需要。正在此時,澳門與廣東簽署補償貿易供電合約,由澳門出資擴建韶關烏石電廠,還架設烏石至澳門的高壓輸電線路,然後從電費中扣除投資額。這條先進的輸電線路的建設,使珠海「順道」得益,等於是自己未花一分錢投資,便獲得了優質電力供應,解決了特區建設初期電力嚴重缺口的困難,真是「種姜養羊,無本沾利」的好「買賣」。——其實,廣東省向澳門推荐這種電力投資方式,就是有心讓百舉待興的珠海從中受益。

但也有珠海因某種考量,而喪失「無本沾利」機會的個案。其中由澳門出錢、珠海出地,澳珠合作在橫琴興建兩地共用國際機場的建議,遭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哲學」忠實信徒的拒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否則,今日的珠海,就無須為「大」而無當的珠海「國際機場」的沉重財力負擔而發愁,珠海至少可以騰出興建珠海「國際機場」的四十億元,進行城市基本建設,可能今日的珠海,更為漂亮,更宜人居。又如,當年澳門在珠海抗議交涉之下,決定停止在現孫中山紀念公園卸堆城市垃圾。澳門為了為垃圾處理尋找出路,曾建議在珠海境內興建可供珠澳兩用的垃圾處理設施。結果,也是遭到那位「大」市長以「破壞環保」為由予以拒絕,澳門只得另想辦法自行解決,興建了垃圾焚化爐。而珠海目前的垃圾處理方式,仍是較為落後的堆填辦法,又有甚麼「環保」可言?

既然有了珠海從粵澳供電合作中得益的經驗,也既然有了共建機場、垃圾處理設施建議破局的教訓,珠海方面是否能在橫琴開發、二十四小時通關等議題上,走出只看到眼前利益得失、而未能高瞻遠矚的怪圈,開誠布公地與澳門衷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