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全力實施工業立市港口興市生態建市戰略

湛江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本月二十五日隆重開幕。大會由中共湛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耀光主持,市委副書記、市長阮日生代表市政府作工作報告。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促進一保持」決策部署,把保增長作為首要任務,把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作為保增長的重要契機,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保增長主攻方向,把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作為保增長的強大動力,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實施「工業立市、港口興市、生態建市」發展戰略,全力建設大型鋼鐵基地,全力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城鄉協調、生態文明的科學發展試點市,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實現湛江後發崛起奠定堅實基礎。

阮日生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先回顧了湛江市去年的工作。去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一千零四十八點六六億元,增長百分之十。人均生產總值一萬五千二百九十七元,增長百分之八點四。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四十五點七億元,增長百分之十九點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達一千一百三十一點六五億元,增長百分之十三點五。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百分之二百八十八點五,居全省第二位。

湛江鋼鐵項目獲得國家批准開展前期工作,配套設施建設和徵地拆遷工作全面舖開。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達到一點零四億噸,增長百分之十三點五,邁進全國十五個億噸大港行列,成為我國西南沿海港口群唯一的億噸大港。實現農業總產值三百八十億元,增長百分之五點四。新增國家級、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企業八家,建設特色專業鎮四個,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一百三十多億元,帶動三十五萬農戶平均每戶增收三千二百多元。農業機械化水平全省領先,農業節水技術在全國推廣。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單個項目十四項,累計達到一百八十五項,總投資四百三十五點七億元。組織農村勞動力培訓五點五萬人,轉移就業二十二萬人。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二百九十五點二九億元、增長百分之二十一點六,其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六十一點三億元。建成黎湛線鐵路河唇至湛江段增建二線、湛江港三十萬噸級航道,海安新港一期等項目。鑒江供水樞杻、茂湛鐵路、湛徐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編制完成坡頭海東新區、赤坎海田片區和麻章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啟動編制三島分區規劃。

阮日生市長說,湛江市二零零九年的發展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九,其中第一產業增長百分之五,第二產業增長百分之十(工業增加值增長百分之十點五),第三產業增長百分辛點五;港口貨物吞吐量一點一億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百分之十五;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百分之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百分之十;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百分之七。年內安排重點建設項目六十個,計劃完成投資一百二十四點八億元,其中工業項目計劃完成投資五十億元。年內建成鋼鐵項目起步碼頭,動工建設茂湛鐵路、東海島鐵路、海大路口至蔚律港疏港公路及東海島跨海大橋,鑒江供水樞杻工程,推進鋼鐵基地配套系列碼頭前期工作。高起點、高標準完成編制鋼鐵產業發展規劃,適時開展鋼鐵產業專題招商活動,及時謀劃引進一批關聯度高、投資量大、帶動性強的配套項目。市財政安排五百萬元設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提供貸款貼息服務;對企業堤圍費減半徵收。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支持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配套發展,加快轉型升級。鼓勵引導在外發展的本土企業家回鄉投資創業。力爭年內實施一百項以上科技計劃項目。建設一批高新技術和先進用技術項目,高新技術產業總值增長百分之以上。推動建設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依指的廣東省海洋開發研究院。建立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工程技術和企業技術開發中心、農業技術創新中心,進一步推動企業成為自主創新主體。

年內確保東興五百萬噸煉油配套完善項目投產,海洋油氣當量達到一千三百萬立方米;推進中海油三百萬噸瀝青項目等前期工作。推進大唐雷州電、吳川吳陽風電場、中航油一百五十萬立方米儲備庫、湛江(廉江)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和中海油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設林漿紙產業基地,著重推進七十萬噸水漿項目。

年內建成演湖公園、加快森林公園等改造和赤坎江景觀整治二期工程,動工建設海灣大橋橋東公園、銀帆公園和金沙灣觀海長廊三期工程。深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林業生態市。動工建設湛徐高速公路、海灣大橋西連接線一級公路、廣湛高速公路官渡出入口立交改造等項目。加快建設國道三二五線文車至北羅坑一級公路和南三大橋。啟動建設海東新區觀海長廊、遊艇俱樂部、城區防港堤圍工程。年內建成體育北路西段,完成人民大道、海淀路、北站路、站前路和海田片道路改擴建,加快疏港大道二期工程建設,啟動海濱大道、奮勇大道、新湖大道、濱湖路二期、南方路片改擴建和整治。開展湛江大道前期工作。

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建成湛江粵劇院,動工建設市檔案新館;完成市區數字電視整體轉換;開展市演藝中心、文化藝術中心、書畫院和報業新聞大廈前期工作;把鄉鎮文化站建成基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網點,推動鄉鎮文化中心全部達標入級。建設湛江跳水訓練館和游泳跳水館,打造國家跳水訓練基地。

(發自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