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國會因應時勢發展微調台海政策?

由於憲政制度的原因,台灣領導人和美國總統的任期幾乎重疊,因而美國與台灣的政黨輪替也幾乎是同步進行。實際上,九年前台灣發生了首度政黨輪替,由陳水扁代表民進黨上台之後,翌年在美國,共和黨的布殊透過民主選舉,結束了民主黨八年的執政權。如今,台灣地區的馬英九代表中國國民黨重新獲得了執政權,而緊隨著美國民主黨的奧巴馬也透過選舉而獲得了執政權,讓共和黨變回了在野黨。

台灣問題向來是中美關係的關鍵問題。盡管美國的台海政策有其持續性和穩定性的一面,但畢竟不同的政黨、不同的領導人會出於種種個性因素,而對整體台海政策中的某些具體措施,會有不同的闡述和發揮。因此,美國每逢發生政黨輪替,必會導致隨之對台海政策進行微調。比如,當初布殊剛上台時,就對克林頓的「三不政策」進行微調,尤其是從以其推崇的「民主政治」西方價值觀出發,頗為欣賞透過選舉而實現政黨輪替的陳水扁,並給予了不少支持。後來如果不是陳水扁大搞「台獨」分裂活動,不但是嚴峻挑戰美國政府必須遵循的三個「中美聯合公報」基本政策,而且還嚴重衝擊白宮為了應對伊戰、反恐、朝核等急切問題,因而希望台海能維持和平,以免干擾其整個國際戰略部署的台海政策,可能布殊後來還不至於會被迫批評、壓制陳水扁的種種所為,甚至於在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前夕,還因擔心陳水扁會以極端手段破壞干擾選舉,及拒絕和平移交政權,因而派出特使親往台灣表達關切。

如今,台灣地區和美國又分別再次發生了政黨輪替。由於馬英九在內承認「一個中國」,以實際行動恢復了兩岸協商,實現了兩岸「三通」,消減了台海的緊張氣氛,在外主張「外交休兵」,沒有將國共內戰的殘餘硝煙帶到國際場合,世界各國已不必為如何應對台灣海峽兩岸之間的外交戰事而大感頭痛,這間接上也緩和了國際間的政治鬥爭氣氛,因而使美國得以在台海問題上騰身出來,專心應付更為急迫的問題。因此,新上任的奧巴馬政府,樂見台海形勢現狀,還樂見兩岸談判簽署「ECFA」。當然,不排除華盛頓是樂於看到兩岸簽署「ECFA」之後,就為延擱多時的美國與台灣簽署「FIA」打開了大門,使到台灣得以享受到「WTO」會員體的所有權利。

但從種種跡象看,即使是其國際價值觀多了些同情第三世界國家因素的奧巴馬,在牽涉到美國本身的「大國利益」的國際事務上,仍是抱著「以我為主」的大國沙文主義。因此,他的台海政策仍是具有兩面性的。在樂見兩岸和解的同時,又擔心一旦兩岸連成了實質的經濟體,就將對美國的經濟帝國地位形成威脅。因此,又不希望兩岸關係發展得更快,尤其是兩岸協商不要「過早」接觸政治議題。這從月來華府的一些言論中,就可看出端倪。

正在此時,近日媒體傳出了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即將異動,將由美國駐南韓大使館副館長史丹頓接替現任處長楊蘇棣的消息。另外,美國眾議院也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協調會議通過《與台灣關係法》條文的「協調會議報告」,完成關健性立法程序的三十周年紀念當日,無異議通過了「重申台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文。該「決議文」強調,美國眾議院重申對《與台灣關係法》的不變承諾,《與台灣關係法》是美台關係的基石,眾議院重申支持台灣民主制度,支持台美關係強化與穩固。

這兩項消息顯示,美國政府和美國國會,都在微調其台海政策。既不讓台灣重走陳水扁破壞美、中、台三角平衡的邪路,但也小心防制台灣與中國大陸走得太近、粘得太貼。

實際上,白宮要調走楊蘇棣,可被視為是其要與陳水扁徹底作出「切割」的「肢體語言」。但白宮卻又不是如外傳的那樣,讓與北京關係較好的包道格,或較為親近台北的卜睿哲出任「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而是將會委任熟悉中國事務但沒有直接台灣背景的史丹頓,則折射了美國白宮的對台政策,將會定位於繼續遵守三個「中美聯合公報」的承諾,及「一個中國,維持現狀,不統不獨,和平解決」的既定政策,但在兩岸之間又將維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態度。當然,這是以兩岸都能守住「不統不獨」底線作為前提的。

白宮要撤走楊蘇棣,有其體制上的理由。因為楊蘇棣畢竟駐台已經整整三年,而按駐外人員任期慣例,是可以無須任何理由要其「挪窩」的。但白宮又並未按駐外人員任期關於三年任滿後也可續任一年,最多不超過任三次的慣例予以留任,也可見白宮不願見到這位從本性上同情和親近民進黨,尤其是與陳水扁有著某種私人關係,實際上任期內也發表過不少「親綠」言論,以至在「總統」選舉中,遲遲不願就馬英九的「綠卡」效力問題表態,讓謝長廷有機會持續大打「綠卡牌」的外交官,繼續誤導台灣政壇,以至干擾美國的台海政策。

眾議院通過「重申台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文,當然是干預中國內部事務之舉。不過,也無須過於「抬舉」這個類似「政治遊戲」的小動作。因為它只是一項「決議文」,對美國政府不具法律拘束效力,因而只是一項紀念《與台灣關係法》制訂三十周年的「文宣品」而已。當然,從某種角度看,這項「決議文」重伸了《與台灣關係法》所強調的「維護台海和平」,「確認台灣的未來應透過和平方式決定」等論點,這是在於維持台海現狀,亦即既反對大陸對台動武,也反對台灣進行「台獨」分裂活動而引發戰爭。在主張維護台海和平的馬英九上台的時空背景下,這項「決議文」純屬是多餘的應景之作。但對其中的「繼續為台灣提供防衛性武器」的提法,則應保持高度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