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相爭黃昭順卻未能得利說明了甚麼?

曾記否?較早前當中國國民黨宣佈「五都」市長初選人的確定名單,其中大高雄市長提名人為黨籍「立委」黃昭順時,筆者就在本欄大發慨嘆:國民黨挑選錯了人。因為今次是大高雄市長選舉而不是以往的直轄高雄市長選舉。倘是後者,以黃昭順的父親黃尊秋及其家族在高雄市的地方派系實力,及藍綠兩黨在高雄市勢均力敵,以及上次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一介書生出身的黃俊英,挑戰民進黨的老牌政客、「新潮流」大姐大陳菊,如果不是發生了「走路工事件」必定能翻盤,即使如此也僅只是輸了二千多票等情況看,獲得高雄市各路地方派系奧援的黃昭順,或許還有機會一拼。但現今是大高雄市長選舉,是不能忽略已被合併進大高雄市的現高雄縣的因素在內的。一方面,高雄縣的政治生態是綠遠大於藍,實際上國民黨曾在上次高雄縣長選舉中,推出形象甚佳的副主席兼青年團國長、「立委」林益世挑戰楊秋興,竟然也大輸十萬票!因而高雄縣、市相加,就將形成綠盤大於藍盤的態勢。另一方面,黃昭順及其父親黃尊秋及其家族的政治影響力僅及於高雄市,根本無法摻入高雄縣。在此情況下,國民黨提名黃昭順作大高雄市長參選人,是挑選錯了人。黃昭順并非是陳菊的對手,最多是只能起到維護住藍營基本盤和對黨籍市議員候選人發揮「母雞帶小雞」作用而已。

而目前大高雄市選情態勢的發展,果然是證實了筆者的分析。尤其是在民進黨籍的高雄縣長楊秋興不滿黨內初選不公平,及黨中央和陳菊對整合毫無誠意,因而決定擇機宣佈脫黨參選之後,這個「挑選錯了人」的錯失就更為凸顯了出來。因為藍綠雙方及中立媒體的民調都顯示,倘楊秋興參選,雖然會對陳菊的得票率有所衝突,但黃昭順並未因此而「漁翁得利」,反而將流失不少選票。因為先前本來支持楊秋興的淺綠和中間選民,倘楊秋興不參選,他們就將因不滿陳菊而「被迫」將選票轉移給黃昭順,故而黃昭順的民調雖然不如陳菊,但黃昭順的民調也不是很難看。現在楊秋興既然參選了,這些支持者就因將回流支持楊秋興,而使黃昭順空歡喜一場。

為何國民黨中央明知黃昭順的實力未及於高雄縣,卻也要提名她?看來,國民黨中央是過分樂觀於「楊秋興不參選」了。實際上,現在回頭看來,國民黨中央當時提名黃昭順,而不是對藍綠選民都是有較高影響力的「中視」主播沈春華,是因為盤算國民黨在大高雄市和大台南市都處於弱勢,勝算機會不高,因而採取了「保守」策略,在「強敵」面前,不求市長勝選,只求有人出來選,以維護住泛藍的基本盤,及為國民黨的市議員候選人「托盤」而已。因而只是分別推出實力並不強的黃昭順和郭添財,只要能為馬英九維繫住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的基本盤,就算「中輸當勝」了。

其實,這樣的手法,並非是國民黨首創。二零零二年的台北市長選舉,馬英九要爭取連任,民進黨內各路政客面對這位連「常勝將軍」陳水扁也可打敗的驍將,無人敢出來挑戰,擔心損手損腳。反正,當時是民進黨執政,有大把官位可獲安排,犯不著輸選而喪失前途。於是,只好找民進黨秘書長李應元出來「捱義氣」,承諾只要能為陳水扁二零零四年爭取連任維繫住台北市的泛綠基本盤,和為民進黨市議員候選人起到「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就將會安排政務官位子。果然,「為黨犧牲」的李應元雖然輸給了馬英九,但卻贏得了陳水扁的信任,事後獲賞了個「勞委會」主委,無論是實權還是薪水福利,都比當黨秘書長更「和味」。

有台灣媒體評論道,一個政績五星級的縣長決定出走,本身就是值得民進黨深思的課題。在試著重返執政的道路上,任何一位優秀同志的脫隊,必然會對團隊造成衝擊,民進黨如果無法體認此效應,一味以民調宣示陳菊選情穩定,那將是錯估情勢的第一步。而在大高雄市長初選過程中,國民黨中央又何嘗不是走了「錯估情勢走的第一步」?!現在看來,秘書長金溥聰雖然擅長文宣戰,但卻不擅長組織戰。馬英九當時針對民進黨擅長文宣戰、組織戰則是弱項;而國民黨則擅長組織戰不會打文宣戰的現實,找回擅長文宣戰的金溥聰當秘書長,以作對文選戰的補強,這個做法是對的。但卻忽略以至是無視本是自己擅長的組織戰,將熟悉台灣政治生態和黨內組織派系的副主席兼秘書長詹春柏剝掉實權,也將嫻熟黨內地方派系的關中賜以「考試院長」,讓其遠離國民黨權力核心。--「考試院長」雖然位高,與「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司法院長」、「監察院長」同級,但卻並無多大實權。名義上是將他「升上神檯」,實質上是要他剝奪他在國民黨內的權力。如果是詹春柏、關中仍在黨內權力核心,相信就不會走錯這步棋。

實際上,只顧自己清高形象,有點脫離基層的馬英九,在二零零八年的「總統」選舉中之所以能獲得地方基層支持,除了是「LONG STAY」之外,還因為關中札根基層,深入做地方派系工作,整合了原來四分五裂的地方派系。但馬英九上任後,卻「打完齋不要和尚」。而且更棘手的是,「考試院」是一個中立機構,「考試院長」不得介入政黨事務,實際上關中也已自動辭去國民黨副主席職務。在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時,關中就不可能再為馬英九深入基層整固地方派系了。--在去年底今年初的幾場地方型選舉中,國民黨之所以連戰連敗,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派系「作反」。如果當時詹春柏、關中都能「話事」,相信是可以化解這種危機的。

這個教訓,希望馬英九能夠認真記取,在重視文宣戰的同時,更應重視國民黨的「傳家寶」--組織戰。但是,目前「組織派系」已被馬英九「污名化」,甚至還說「寧願輸選也不向地方派系投降」。這就是混淆概念,一竹桿打沉一船人了。誠然,地方派系卻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更不能為了黨內改革,將嬰兒和髒洗澡水都倒出去。「因噎廢食」,只能是餓死自己。

(發自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