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仍要北京正視「中華民國」這個「現實」

今年九月十二日,是「金門協議」簽署二十周年紀念日。據報導,馬政府已規劃相關活動,進行紀念。除馬英九邀請「金門協議」的台方簽署人、律師陳長文對話,並錄製《治國周記》外,紅十字會更將出版專書,見證兩岸破冰互動的往事。

「金門協議」是兩岸分治隔絕四十一年來,雙方第一次進行正式談判並簽署的第一份文件。正是「金門協議」的簽署及「金門協議」所引發的話題,促成了兩岸分別成立海基會和海協會,並進而進行「汪辜會談」,分別以兩岸「白手套」的形式進行事務性協商,打破了「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的僵硬政策。因此,馬政府要紀念「金門協議」簽署二十周年,是應有之義。不但是馬政府要紀念,大陸方面也應以適應的形式予以紀念。但問題是,紀念「金門協議」簽署二十周年,究竟是出於何種動機,要達到甚麼目的?如果是為了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使兩岸協商能夠排除障礙,更為順利健康地進行,當然是值得歡迎;但倘是要籍著紀念而刻意強調、推銷某些並不健康的論調,而有意無意地使到兩岸協商遭遇困難,這就偏離了「金門協議」簽署所折射的正面積極意義了。

據報導,馬英九曾多次引述「金門協議」,是為了強化其對兩岸協商應當「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論述,似乎是要藉此寄語北京應「正視現實」。實際上,《聯合報》就報導說,馬英九最近多次談及「九二共識」與「金門協議」,也等於宣告兩岸政策從未改變與調整,「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節奏不變,兩岸擱置爭議前提仍未打破。從深層角度來看,馬英九就任至今,前後已三度呼籲北京「正視現實」,亦即正視兩岸分立現實、深化互不否認的默契,在此基礎下,才能「求同存異、續創雙贏」。

從這個報導看,馬政府是要藉著紀念「金門協議」簽署二十周年,來強調北京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也就是說,明知北京不可能公開正式承認「中華民國」,既然這個「政治障礙」未能消除,那麼,「對不起」,在今後可預見的時間內,兩岸都不可能進入政治對話階段,仍將是堅守「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節奏,但這個「後」,必須是以北京正式承認「中華民國」為前提。

這樣的設計,似乎是有點偏離「金門協議」的時空背景及其簽署的意義。實際上,「金門協議」簽署的緣起,是在當時兩岸對峙的年代,台灣當局人為地劃出中線,不許福建漁民越線捕魚,台灣軍方驅射、毆打、抓扣大陸漁民。台灣軍警介入海上涉及兩岸人員的重大漁事糾紛,人為造成海上糾紛的複雜化,並以極不人道的方式遣返大陸漁船,以致造成大陸私渡人員窒息死亡。這些海難事件的發生,受到輿論界的強烈譴責,台灣當局不得不暫停遣返,並通過經十字組織頻繁與大陸方面聯繫,要求由十字組織出面商談遣返事宜。經商定,兩岸紅十字組織以個人名義,于一九九零年九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在金門島就雙方人員遣返問題進行了工作商談。通過商談達成了四點協議(簡稱「金門協議」):確立了「人道精神與安全便利」的遣返原則,明確以「違反有關規定進入對方地區的居民(簡稱『私渡人員』)以及刑事嫌疑或刑事犯」為遣返對象,商定了以馬尾—馬祖和廈門—金門為遣返交接點,並確定了資料送達、復核、專用船使用、交接見證等遣返程式。同年十月八日開始實施由兩岸紅十字組織見證的私渡人員遣返作業。

「金門會談」雖是以紅十字會名義組織的,但實際上是一次半官方的接觸,從此建立了兩岸事務管道,台灣輿論界認為這是一次「堪稱歷史性的會談」,是兩岸關係的一大突破。「金門協議」簽署後,福建省根據該協議,採取依法、妥善、快速處理的方針,處理了多起兩岸漁船糾紛問題,並在打擊海上走私、私渡問題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因而有效地維護了台灣海峽的祥和氣氛,為海上直航創造了有利條件。

盡管在此之前,兩岸間曾為「華航事件」在香港進行協商,但畢竟是屬於以兩岸民航公司名義出面進行技術性協商的單一事件。而「金門協議」雖然兩岸都是由紅十字會出面而進行的民間協商,雙方主談代表也確是紅十字會的負責人(大陸是紅十字會秘書長韓長林,台灣紅十字會秘書長陳長文),但兩岸也都有官方人員以紅十字會理事或顧問的身份參與談判。其中大陸方面是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人員交流局副局長、中共元老伍修權的女婿樂美真,福建省衛生廳長季克良,中共福州市委書記方慶雲;而台灣方面則是「國防部」參謀本部作戰次長室中將執行官鄧定秩。而這項協議也是一項常態性執行的長期協議,直到一九九三年三月,台灣犯罪嫌疑人劉善忠劫持台灣「華航」飛機到廈門,大陸方面將劉善忠遣回台灣,以及直到現在台灣方面將一些偷渡人員潛回大陸,都是按照「金門協議」規定的方式執行的。而其中牽動到的一些內容,也含有某些政治性的意涵。

這次商議能夠順利進行,主要是兩岸有關方面在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陸方面的底線是:一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不能出現「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局面;二是討論私渡遺返問題只談今後怎麼辦,不談過去誰是誰非;三是談得成就,談不成就算。這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爭議,達到快速解決問題之目的。而台灣方面開頭時卻意圖摻入政治因素,包括要使用「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稱謂。但也是為了達到快速解決問題之目的,而沒有堅持下去,最後用的是「兩岸紅十字會組織」的表述方式。

這就可能是馬政府所要的「金門協議方式」:如果不承認「中華民國」,那就只能是談事務性、經濟性、技術性的問題;如要談政治議題就必須正視及承認「中華民國」這個「現實」。這也正是馬英九提出「正視現實,求同存異」,而大陸方面卻從來不提「正視現實」而提「化異求同」的原因。馬英九的「正視現實」,其實就是正視「分裂分治」,尤其是「中華民國」仍然存在的現狀。既然兩岸在政治方面的分歧依然存在,因而政治談判時機還不成熟,尚需時日。這也是現實,需要雙方共同面對,不容回避。由此可見,馬政府在今後一段時期內,仍將在政治上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維持臺海現狀的方針,但在經濟上卻將加快推進「ECFA」的合作步伐,並希望能借助「ECFA」促使台灣經濟重新起飛,提高馬英九連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