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政府宜設法提高居民幸福指數

廣東省政府為了建構「幸福廣東」,決定今後在公佈「GDP」和人均「GDP」數據時,還將同時公佈「GNH」(即「國民幸福指數」)。這對正在努力踐行「以人為本」施政理念的澳門特區政府,及定期公佈經濟數據的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什麼是「幸福指數」?所謂幸福指數,就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們在特定時間內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滿意度或者說幸福感受的指標數值,如果說「GDP」(國內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總值)是國際上衡量國富、民富標準的通用指標的話,那麼國民幸福指數(GNH)就是衡量國民幸福快樂的重要指標。

作為一種主客觀複合的測量工具,幸福指數不僅要通過量化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狀況來反映社會發展進程,而且還要通過量化人民群眾的「美好未來」來體現發展的目的性,同時還要通過測量人民群眾對政府施政的滿意度來反映民心向背與社會心態。因此,「幸福指數」具有三大功能:一是衡量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準;二是反映社會運轉狀況的風向標、晴雨錶與預警器;三是政府施政的價值導向。

由於幸福感是一種主客觀相互作用的非常複雜的心理感受和體驗,具有不確定性、多變性及影響因素複雜性的特點,因此要用計量工具加以測量和說明,是對現代社會科學局限性的重大挑戰。幸福指數統計是個非常複雜的工程,它與一般的社會統計變量、隨機變量有很大不同,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對象測幸福感又有著不同的理論、方法和視角 ,研究取向和結論往往大不相同,這些都給幸福指數的測算和推行帶來很大的困難。也正因為如此,迄今國際上尚沒有一套統一的公式。而目前國際的主要衡量方式有:

一是國民幸福指數(GNH)。一九七二年,由不丹國王旺楚克提出並實施。他認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並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可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創造性地以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教育發展和環境保護四部份組成「國民幸福指數」來衡量國民精神生活質量的標準。四十年來,不丹發展模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國民有比較高的幸福感,還一躍成為南亞各國中國民平均收入最多的國家。

二是世界價值研究機構的幸福指數。該幸福指數是由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羅納德‧英格哈特負責的世界價值研究機構(WVS)公佈的。該指數非常簡單,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把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你認為你是非常幸福、十分幸福、不很幸福,還是不幸福?通過對被訪問者答案的統計處理,計算出各個國家的幸福指數。

三是幸福星球指數。二零零六年英國新經濟基金組織發佈了「幸福星球指數」,該指數旨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花費最少的資源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具體的計算公式為:幸福指數=(生活滿意度×人均壽命)/生態足跡度量指標生態足跡度量指標數值指在現有消費水平、技術發展和自然資源背景下,一定數目的人口需多少土地才能養活。

如何測量作為人的主觀體驗的幸福的社會指標?專家主要依據兩種方法,一種是「自上而下」,即從被試者整體滿意度著手,探索整體滿意度在各個特定領域的不同反映,另一種則是相反的「自下而上」。採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時,社會心理學家主要詢問被試者哪些因素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滿意度,最經常提到的領域是:收入、就業、人際關係、健康、休閒、住房和教育。

在「收入」項內,在收入處於平均水平以上的人們中間,收入較高者與收入一般者的主觀幸福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在收入處於平均水平以下的人們中間,主觀幸福水平會隨著收入的減少而下降。因此,我們應該關注收入處於平均水平以下的人群,因為他們的主觀幸福正在下降。按照這一精神,本澳居民在每月平均收入中位線(一萬元)以上者,無論是收入數萬元的公務員,還是收入一萬多元的賭場莊荷,他們之間的主觀幸福感,是沒有甚麼差異的。但處於一萬元中位數以下的居民,其主觀幸福感則會大為下降,而且收入水平越低,幸福感的下降就越為明顯,因此,本澳相關部門倘若引進「GNH」,並就「收入」進行調查時,首先應關注收入處於一萬元水平以下的居民。

在「就業」項內,失業是風險社會的主要動因。失業會導致抑鬱、焦慮、健康不良、情感淡漠、自尊低下、急躁易怒,甚至自殺。可以說,失業波及生活滿意度下降的各個方面,甚至造成家庭關係緊張、夫妻口角、離婚率上揚等。有些失業人員在其某種利益不能得到滿足時,便會發動街頭運動,請願示威,影響社會穩定。而澳門雖然是失業率較低,但仍有近萬人。他們是屬於結構性失業,但其生活滿意度的下降程度,並未因此而有所減緩。

在「健康」項內,健康既是主觀幸福的原因,又是主觀幸福的結果,並成為生活品質的組成部份。在健康的問題上,主觀幸福的測量把健康分為主觀健康和客觀健康。主觀健康與客觀健康並不等同。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高度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正面臨不少新的問題,包括不正當競爭帶來的環境污染和食品污染,過度享樂造成的心理失調和心理障礙,人際競爭造成的應激反應和精神壓力等,已經直接或間接地成為人們亞健康狀態的根源。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城市化較高的地區,亞健康罹患率相當高。澳門是屬於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情況,相當嚴重。這是影響本澳居民生活品質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必須予以關注。

「住房」問題,房屋資產是本澳居民家庭財產中最為主要的一部份資產,不同收入家庭的房屋資產價值的差異,不僅印證了不同收入家庭之間的差異,而且強化了不同收入家庭之間幸福體驗的差異。澳門近年樓價飆升,工薪階層工大嘆買不起樓。盡管本澳居民已有八成自置了物業,但大都有細屋換大屋的意願。家中子女長大,及青年人結婚生子,都抱有對「換樓」的渴求。在「萬九公屋計劃」完成後,他們的願望得到合理的滿足,直接影響到澳門地區「GNH」的指數,不可等閒視之。

(發自慕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