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臺灣政治的美國情結

在臺灣政局中的“密室政治”原則被打破之後,明年1月臺灣地區選舉的選情走向,以及臺灣當局極為看重的台美關係此刻都有些偏離軌道

流利的中文,豐富的外交經驗,作為一名職業外交官,楊蘇棣給很多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在臺灣度過的少年時光,也讓這位美國人的外交生涯,與臺灣發生過緊密的聯繫。

5年前,履任美國在台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的楊蘇棣,因其強硬姿態成為島內媒體關注的焦點。近來,這位美國國務院的臺灣通再次走進輿論的中心,同樣與其臺北任職有關。

近日,維基解密網站披露了大量美國在台協會的外交電文,因涉及台諸多政治人物,解密風波不斷擴大,籠罩著不分藍綠的臺灣政局。電文的主要範圍是楊蘇棣在任AIT臺北辦事處處長期間。

解密的外交電文,曝光了許多美國政府的內部資訊,讓美國政府尤其美國在台協會啞口無言,尷尬至極。臺灣政壇許多不可說的秘密,無論確鑿與否,也因這次洩密事件,在民眾的印象裏得到另一種佐證。

此外,令人好奇的是,為何一向謹言慎行的臺灣政治人物,“見到了美國人,就好像進了教堂見到神父一樣”,把什麼心事都洩露了,把什麼負擔都卸下了,然後在美國“神父”的床上沉沉地睡上一覺。

維基解密是一面哈哈鏡

自馬英九參選“總統”以來,有關他與黨內大佬連戰、王金平等心存芥蒂的傳聞一直存在。

維基解密透露,2008年2月1日,時任桃園縣長朱立倫向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說,“馬英九非常不喜歡宋楚瑜”,馬希望國民黨內大佬“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等人逐步淡出政壇。

雖然朱立倫在第一時間強力否認,但由於這些內容恰好印證了近來臺灣政壇對於泛藍陣營內部矛盾的猜測,因此綠營人士稱,這將嚴重打擊藍營對朱立倫的信任,並對這位2016年呼聲頗高的臺灣地區領導人人選造成衝擊。

被視為政壇明日之星的新北市長朱立倫,政治風格是出了名的謹慎,卻因為維基解密爆料內容,很多話都是從他口中說出,演變成從政以來最大危機。朱立倫強調,維基解密的很多內容顯然是楊蘇棣或AIT人士的個人解讀。他說:“我用8個字形容現在的心情,無妄之災、勇於面對。”

事實上,維基解密的內容不僅是關於國民黨,民進黨的秘密也被挖掘出來。

2008年10月,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與楊蘇棣的對話中表示,蔡英文缺乏政治經驗,並不瞭解民進黨的草根性,也無力應付與陳水扁的關係。2009年9月,和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會面時,他進一步表示,蔡完全不是一個有力的領導人。

“這幾年在我的領導之下,我們一次次經過選戰考驗,現在的民進黨是強而有力的政黨,它的領導人也是強而有力的領導人。”對於上述評價,民進党主席蔡英文回應說。

目前來說,解密的內容或許只是冰山一角,隨著解密範圍的擴大,一定會帶來更大的震撼。因此,相關各方面對這一尷尬局面,都默契般地採取了一種審慎、模糊的態度,質疑解密的真實性,試圖淡化處理這些問題。

“維基解密是一面哈哈鏡,讓民眾看到臺灣政治幕後的景象,看到政治人物在台下的另一副臉孔,這些都有助於民主政治的‘除魅’,深思的選民將不再輕易被表像所迷惑。”臺灣《聯合報》9月9日發表社論說。

老“高雄人”楊蘇棣

據與歷任美國AIT臺北辦事處處長打交道的高級情報官員透露,包道格、楊蘇棣與司徒文先後三位處長風格迥異,就中文來說,楊蘇棣最佳,其次是司徒文、包道格,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有爭議、並引發政治風暴的電文都出現在楊蘇棣任內的原因。

“楊蘇棣跟陳水扁走得近,也跟綠營走得很近,但毫無疑問,他仍然是以美國的利益為核心的。”前新党主席謝啟大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事實上,1963年,年僅12歲的楊蘇棣就隨在美軍服役的父親來到臺灣。以後的兩年裏,他在高雄左營海軍基地度過了少年時光。那時的楊蘇棣不僅遊覽了臺灣眾多風景名勝,交到了不少臺灣朋友,也學會了中文和閩南話。

據說,楊蘇棣在1980年考進美國國務院投入外交界,可能與這段臺灣生活有很大關係。

2006年3月,在即將履職美國在台協會的記者會上,楊蘇棣特意對著攝像機用閩南話高喊:“我是一個老高雄人!”

雖然,從楊蘇棣的經歷來看,他有著更多的親綠色彩,但作為一名受過嚴格訓練的職業外交官,母國的利益顯然是他始終遵循的準則,這與是否同情駐在地的某個政治勢力並無太大關係。

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的主要工作就是掌握臺灣和兩岸政情,因此在解密的電文中,楊蘇棣和司徒文回報給美國國務院的情報中充滿朝野訪談。

對於這一系列涉及臺灣政治的外交電文,美國在台協會則按往例表示,不評論維基解密內容,並譴責洩密行為。而維基解密中的“神父”楊蘇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不僅於此。

2010年3月,楊蘇棣任職美國駐港澳總領事,負責美國在港澳地區的事務。履新後,楊蘇棣先是在今年5月香港美國商會的演講中指責中國人權狀況,又在之後發表的《年度國別人權報告》中,首次對澳門特區的人權狀況指手劃腳。

今年7月13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在與澳門各界人士座談時指出,外國領事館人員不應干涉香港及澳門特區的內部事務。傅瑩這番話,被視為是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楊蘇棣的間接警告。

政治人物得到了教訓

令人不解的是,臺灣藍綠陣營人士彼此不相往來,即使同黨同志間也充滿私人恩怨嫌隙,但朝野各方卻都對美方人士推心置腹、無話不談,這的確令人稱奇。

“臺灣很多政治人物希望借助美國的力量為自己增加政治資本。”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張文生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美國在臺灣幹了很多事,也掌握了很多秘密,希望能夠更多地解密,政治也要變得更公開透明,也希望讓一些所謂的政治人物從中得到教訓。”謝啟大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以這次“中槍”最嚴重的新北市長朱立倫為例,儘管他數度撇清維基解密與他有關的內容,卻不否認,“2008年當桃園縣縣長期間,楊蘇棣不時會拿剪報或聽聞的臺灣政情資料為話題,偶爾問問我的意見。”

朱何以成為AIT重要消息來源,除其留美背景,精通英語,也反映了臺灣的政治生態,有心向上發展就要密切與美國的關係。

在很多臺灣政治人物看來,和美國官員談話,被視為接近和獲取美國支持的重要渠道。藍綠橘紅各方政治人物,為能夠被邀約談話為榮,至少不敢大方甚至是婉拒回答美國代表的不合適問題。

美國在台政治圈的經營向以綿密見長,駐台代表不定期與朝野政治領袖餐敘、打球、會晤,聖誕節、感恩節還會舉辦家庭派對邀請當局高層前往,熱鬧非凡。

很長時間以來,部分政治人物洋洋得意於這些社交活動,以為受到了美國重視。維基解密電文曝光後,他們突然發現,臺灣官員、政治人物與美駐台官員的閒聊,都作為外交電文被公佈於眾。

雖然美國對台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考慮到大陸崛起的因素,美方積極觀察臺灣政治情勢的意圖可以理解,但臺灣掌握政府機密情報的各級官員,上至“立法院長”、下到縣市長,不該對美方代表毫無戒心。從這次解密的情況看,顯然美國政府對臺灣的情報搜集超乎想像。

“過去,也被美國在台協會找到問一些問題,但回答要斟酌再三,不能把他們當做自己人,否則將要承擔必要的後果。”謝啟大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在臺灣政局中的“密室政治”原則被打破之後,明年1月臺灣地區選舉的選情走向,以及臺灣當局極為看重的台美關係此刻都有些偏離軌道。

(高永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