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震看公共外交

趙啟正的新頭銜正在為人熟知——《公共外交季刊》雜誌總編輯。這位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在創刊詞中寫道:“推動中國公共外交事業的發展,正是本刊的宗旨和使命。”除這本雜誌創刊,引發公眾熱議“公共外交”外,一個部門的更名,同樣促使媒體將話題指向“公共外交”。

在“外交”前加上“公共”的做法,最早源於1965年的美國。近年來,尤其是2001年美國“9•11”後,漸成世界熱詞。近年來,中國設置“外交部開放日”,頻頻召開中外記者新聞發佈會等,日漸重視公共外交。

2010年,中國的 “峰會外交”與“世博外交”引人矚目。前者,如上合組織峰會、G20峰會等,屬政府外交。後者,上海世博會則是“中國人民展開公共外交的絕佳機遇”,可以幫助世界充分全面瞭解中國,讓中國最大程度、最接近真實地展現在世界面前。

伴隨中國國力的強盛,公共外交形式日漸多樣和完善。目前國外的孔子學院已經有了280多所,多種形式的演出及“漢語年”、“中國年”等活動則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展開。民間層面的交往則更加具體生動,近期發生在日本的種種災難,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點。

從日本地震看中日公共外交

日本9級強震引發海嘯,再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洩漏危機,成為全世界媒體關注的重要新聞,同樣也成為中國媒體和公眾關注的重要新聞。在這其中,互聯網首當其衝,直接扮演了中國社會輿論的重要反映者。

從3月13日開始,以新浪微博為代表,日本9.0級地震一直佔據著熱門話題榜的榜首,其間在多個時段內雖有短時間變化,但是話題榜上的轉載量和關注度仍然是最高的。中國網絡媒體尤其是微博上的信息交流,成為觀察中日公共外交的一個重要時刻。

由於日本少數政治人物和右翼團體一直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在侵華問題上中國公眾長期對日本右翼輿論持警覺態度。另外,兩國在包括人權、宗教等問題上存在分歧,甚至在西藏、新疆等問題上,日本輿論中對中國的負面看法還不少。

但是與此同時,中日之間的經貿、人員往來都在不斷增加。這二者之間並沒有發生直接的正相關關係。另一方面,民意的形成也與媒體長期報道有關。在中日關係上,兩國媒體都承擔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年來,兩國媒體關注彼此之間的衝突和突發事件,多於長期交往,也形成了輿論上的壓力。這些突發事件的報道,直接影響中日兩國民眾中的相互印象。

危機中的公共外交

這種外交已有先例。去年轟動一時的智利礦難發生後,由於智利礦井下有一名玻利維亞籍的礦工,玻利維亞的媒體和輿論對救援關注度比較高,報道也相對正面,使得這兩個在政治關係上屢有摩擦的國家找到了改善關係的契機。

此次強震、海嘯和核洩漏事故爆發後,中國網絡媒體尤其是微博,以及中國網民的網絡討論,形成了一種相對積極的公共外交氛圍。從目前來看,這種氛圍對中日兩國民間輿論和彼此看法還是積極影響更多一些。

一方面,日本輿論和日本媒體對中國網絡的關注,讓他們能夠感受到中國民間的善意。中國救援隊的參與,也會登上日本媒體。這方面的報道一旦增加,會對中日民眾之間的相互瞭解產生積極的作用。而中國網民對日本的認知,也在接觸到大量信息後發生變化——日本民眾在災後的從容淡定和有條不紊曾令無數國人欽佩。

公共外交的基礎,是本國民眾的國際意識和國際觀。一個國際意識強的民族,其公共外交的發達程度往往比較高。日本強震剛發生時,在微博上有一些網友發出了“老天懲罰日本”的感慨,但是更多的微博發言在表達悲傷和同情。到了6天之後,我們依然可以從網絡上看到一種複雜心理的表現,比如有微博網友說:“提到日本地震,當初我聽到這個消息,心想讓他們也嘗點苦頭。但這只是一瞬間的想法,很快被另一種聲音所淹沒,頓覺剛才的想法太黑暗了,還是為他們祈福吧。”

好的公共外交,往往就是不同國家之間找到相似性的過程,中日之間也不例外。因為自然危機的背後,往往有超越地區利益的共同訴求。人們對於生命的守護,對安寧環境的期待,和對真誠互助的感謝,也是超越國界的。

(葉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