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權也是國家利益

就爭取國際關係話語權而言,中國所要得到的是權力,而不只是權利。如果說2005年白皮書是中國單向地表達意願的權利,2011年白皮書則要強化中國影響國際關係議程的權力。

2011年9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繼2005年發表《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之後,再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鄭重闡述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性。

就功能而言,2005年白皮書的主要意義是向全世界隆重推出“和平發展道路”這一概念,2011年白皮書的主要意義則表明中國奉行“知行合一”,說到做到。這裏面,蘊藏著深刻的背景和意義。

再次宣示的善意

正如很多人所注意到的,在發表白皮書之外,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通過多種途徑向世界宣示,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然而,這種善意的釋放卻常常遭到誤解。

特別是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以及國際地位的提升,不斷有人用猶疑的目光打量中國,這個復興的東方大國會不會施行霸權主義?中國的崛起會不會對其他國家產生威脅?中國的發展是否會破壞現行的國際秩序、國際規則?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此起彼伏,對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造成諸多負面影響。

事實上,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威脅論就一直存在,只不過其內涵隨著中國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例如,20世紀90年代的10年,“中國威脅論”的重點是社會主義中國必然要同其他國家發生戰爭。同時,這一時期,“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兩個截然矛盾的理論同時存在,這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複雜情緒:一則認為中國是威脅,因為他們覺得你強大;同時,認為中國必然會崩潰,因為覺得你孱弱。

21世紀頭10年,隨著中國的和平發展,國際社會開始認可中國的和平、和諧特性。在筆者多次的海外問卷調研中,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指出,“中國不是一個進攻性的民族,中國人溫和、智慧、自豪、堅韌、勤勞、有歸屬感。”然而,國際社會依然存在“中國威脅論”,但此時中國威脅論的內涵發生變化,他們不再擔憂中國是否會打仗,而是關心中國的急速發展可能會對現有國際秩序產生破壞性影響。

正如法國人埃裏克?伊茲拉萊維奇在其著作《當中國改變世界》一書中的形象比喻,“20 世紀,闖進世界經濟瓷器店的只有幾隻老鼠(日本、韓國等),他們不會造成多大的損失。而今天,則是一頭可能造成慘重損失的大象進入了商店。”這一比喻一則承認中國的溫和特性,因為大象是自然界中比較溫和的動物,但是國際社會依然對中國存有擔憂、畏懼甚至防範,是因為他們認為,即使中國沒有破壞的主觀意願,即使中國充滿善意,但由於中國龐大的自然屬性和物理需求,中國在不經意間也有可能打碎幾件“瓷器”。

因此,中國必須要用積極的話語引導國際輿論,一則釋疑解惑,二則釋疑增信。兩部白皮書所要回答的問題,事實上非常簡單,概括起來就是:“960萬平方公里領土+13億人口+5000年文明+56個民族+日益壯大……”不等於戰爭與威脅,而是等於中國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但釋疑、解惑、增信的過程充滿艱辛,絕對不是通過一兩次努力就能改善或實現的。

提供全球治理公共產品

要塑造和平發展的良好環境,要注意方式方法。2011年白皮書發佈時機的選擇十分巧妙。

2011年,是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2011年,中東、北非形勢極其動盪,有可能導致全球地緣戰略格局發生變動;2011年,“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被美軍擊斃,全球反恐態勢發生變化;2011年,南蘇丹公投獨立,可能會對全球民族問題產生連鎖反應;2011年,中國航母平臺出海航行試驗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10個擁有航母的國家,但卻導致周邊某些鄰國以及個別西方大國的猜忌與中傷……

總之,在這樣劇烈變動的國際環境下,中國不僅要韜光養晦,更要積極作為,要以負責任的態度重申自己的和平發展理念,推動國際社會的有序、健康發展。

引人關注的是,2011年白皮書充實了和平發展的內涵與外延。白皮書第一次明確提出,“秉持積極有為的國際責任觀”,以及“奉行睦鄰友好的地區合作觀”。

長期以來,中國外交佈局有四句話,即“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強調睦鄰友好的地區合作觀,就是更加突出周邊外交的意義。最近幾年,中國周邊的領土及海洋權益爭端日益凸顯,嚴重影響了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健康發展。為此,白皮書指出,“中國要同周邊各國開展睦鄰友好合作,共同推動建設和諧亞洲。”這表明中國的外交政策更加務實,畢竟處理好同周邊21個鄰國的關係,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以及維護良好戰略機遇期的基礎。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強大不僅包括物理性強大,也包括心理強大。這表現為中國敢於面對批評和指責,敢於展現自我價值和莊嚴追求。“和平發展”這四個字,不僅是中國的戰略抉擇,也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所提供的公共產品。

就爭取國際關係話語權而言,中國所要得到的是權力,而不只是權利。如果說2005年白皮書是中國單向地表達意願的權利,2011年白皮書則要強化中國影響國際關係議程的權力,即強調中國與國際社會的良性互動,強調中國與國際社會的相互影響。的確,大國崛起不僅要在物質層面體現自身的不可或缺,更要在精神層面塑造外界對自我的積極認同。

“國家安全”觀的新變化

曾經,中國外交政策是不願談及“利益”兩字的,認為言必談利益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特性。但今天,中國在國家利益問題上勇敢“亮劍”,表明中國外交日益成熟,並與國際接軌。

白皮書首次界定了中國國家核心利益的範圍。白皮書指出,“中國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如此明確界定中國核心利益的用意是在提醒國際社會,中國的核心利益必須受到尊重。和平發展不是沒有原則的發展,和平發展不能犧牲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尊重鄰國以及國際社會的正當關切和利益,也希望國際社會充分尊重中國的國家利益。

其中,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是國際社會任何主權國家都要積極捍衛的核心利益,也是國際法的基本準則。但是,上述國家利益的基本內涵會因不同國家的特殊國情而有所區別。對中國而言,上述四大利益不只涉及臺灣和西藏等問題,也包括同日本之間的釣魚島問題和持續升溫的南中國海問題。

此外,政治制度和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也進入中國核心利益範疇。其用意是強調,任何意圖改變中國現行政治制度、影響中國社會穩定、破壞可持續發展進程的行為,不僅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也是對中國核心利益的侵犯。

六大核心利益都是中國領土範圍內的利益,沒有超越中國領土邊界,反映出中國文化以及中國外交政策的內向性特徵,同時向世人表明中國的外交政策不是進攻性、侵略性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六大核心利益回應的是中國所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如相關國家在領土、領海問題上的挑釁;對中國民族、民主、人權等問題上的國際幹預;對中國政治制度的“和平演變”、“指手畫腳”等等。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安全威脅的方向主要來自國外,但目前在某些問題上不安全隱患既來自國外,也來自國內。中國核心利益的界定也反映出國際安全的主要變化,即由防範外敵軍事入侵轉變為防範任何顛覆國家政權、破壞社會穩定、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敵對勢力。

在國際關係中,息事寧人、妥協退讓的態度往往無濟於事。如果中國連自身的核心利益都說不清楚,怎麼可能奢望別人尊重你的核心利益。在國家核心利益的界定及捍衛方面,是不能模糊的,是沒有灰色地帶的,是不能討價還價的。因此,六大核心利益的界定亮明瞭中國對外政策的底線,也亮明瞭國際社會同中國交往所不可逾越和侵犯的“紅線”。如此的態度鮮明有助於外部世界對中國核心利益有清晰的認知,有助於防止誤判、減少挑釁、增進互信。

在當今國際關係中,有太多的西方話語主導國際進程,如民主和平論、文明衝突論等。然而,上述簡單的機械二元對立思維模式不僅不利於維護世界和平,反而常常成為國際衝突與地區戰爭的“催化劑”。因此,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絕不能在國際治理中“失語”,因為話語權也是國家利益。

(趙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