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能否成文創產業突破點?

陳觀生

特區政府對文創產業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將其擺在會展業之後實現產業多元化的第二個重要產業,但連續兩年的施政報告,對如何發展文創產業仍令坊間迷糊一片,大多還是停留在口號式宣傳階段,最多也是開幾次相關會議而已。筆者看來,問題關鍵是特區政府仍未找到文創產業的突破點。電影電視、音樂、動漫被公認為文創產業中前景廣闊的類別,兩岸四地中,澳門在這幾個領域均處於落後的局面。但澳門有一個項目在區域內是具有領先水準的,這就是澳門的國際音樂節,筆者認為,如果發揮得好,本澳可以在高雅音樂上獨闢蹊徑,成為文創產業的突破點。

國際音樂節仍需精心呵護

早前的一條新聞並引起本澳傳媒注目,主要內容是說澳門音樂節今年已經進入第25個的年頭,精彩的節目和廣泛的好評也使本屆音樂節被認為是最成功的一次。

由澳門文化局主辦的本屆音樂節精心籌備的數十場精彩節目,受到了音樂迷們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整體節目的出票率超過了九成。其中,今年首次在黑沙灘舉行的兩場沙灘音樂會共吸引了超過2000人次的觀眾,在世界遺產鄭家大屋上演的中式音樂會,數百名音樂迷把小小的庭院圍得水泄不通,而在天主教堂玫瑰堂舉行的三場教堂音樂會,也吸引將近1000名音樂迷入場,不同領域的音樂,不分內外的場地,不分國籍的藝術家,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裏,小城澳門讓人們可以輕易地在各種場合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音樂,音樂節已經成為澳門的一項盛事。

澳門國際音樂節創辦於1987年10月,一年一度,第一屆至第三屆,音樂節由澳門旅遊司主辦,從第四屆起,轉由文化司署舉辦。第一屆於1987年10月24日舉行,由當時的馬俊賢總督辦公室籌辦,聘葡國鋼琴家若爾凡為藝術總監,由總督辦公室秘書長歐家銘統籌,下設一個由澳門文化司署,旅遊司,市政廳,新聞司及澳門電視臺等政府部門專業人員組成的秘書處。1988年,文禮治任澳門總督時期,籌辦澳門國際音樂節的工作交予旅遊司負責。第四屆起,再改由澳門文化司署籌辦。1992年,該項盛事達到了國際化目標,澳門更被公認為東南亞地區舉辦以演出高雅音樂為主的音樂節之城市。

澳門國際音樂節的節目相當多元化,中樂、交響樂、室內樂、歌劇、小型演奏會,甚至音樂劇、芭蕾舞、爵士樂、鼓樂、演唱會等,紛紛上演,演出的藝術家來自世界各地,其中又以中國內地和葡國的為多。為了吸引廣大居民參與,近年音樂節的部分場次安排在與劇情要求相吻合的場所公開舉行,免費進場。由於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而且持之以恆,努力推介,澳門國際音樂已逐漸成為澳門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初辦時入場觀眾寥寥可數,到近年的連場滿座。多年來參加過音樂節的藝術家超過300人,參與團體超過60個,音樂會數目共近200場。歷屆音樂節邀請國內外著名音樂團體參加,如:中央交響樂團,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中央歌舞團,奧斯堡樂團,里斯本管樂隊維也納愛樂樂團等,澳門本地音樂團體也參加演出。每屆音樂節均有不少世界著名指揮家,歌唱家參加演出。音樂演出安排在綜藝館,澳督府,大三巴,澳門文化中心等地舉行。

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在施政辯論時表示,提升澳門國際音樂節和澳門藝術節、澳門樂團和澳門中樂團的水準,做好澳門演藝學院和澳門青年音樂比賽工作;重點舉辦有特色的合作項目,推動與區域及海外的文化交流。筆者認為,澳門國際音樂節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呵護下形成了難得的品牌,今後仍需精心呵護,令其影響進一步擴大。

特區政府為了推廣藝術,推廣音樂,對國際音樂節實施了巨額的投入,一年的投入超過2000萬澳幣,因此令票價在一般市民的承擔能力非常合理,非常偏低的水準。為了打造音樂節這塊文化產業的金字招牌,政府全額包攬了巨額演出費用,這在世界其他地區實屬罕見。充裕的資金使音樂節拒絕銅臭,得以在藝術的天空下長袖善舞。文化是一項長期投資,特區政府一直遵循公益和市場並存的方針,在儘量拓寬市場的同時,還為在國外攻讀學士以上學位的藝術人才提供獎學金,從而也逐步培育澳門的文化市場。這樣的投入如今已經得到了回報:澳門演藝學院十幾年前只有五六十人,現在已經擁有1000多名學生;從專業音樂人士幾乎為“零”發展到自己的樂團已經有了自己的專業樂迷。

在澳門國際音樂節中,民族樂團與流行歌手的合作應經成為一個品牌,不僅票房火爆,還讓更多年齡、知識層次的觀眾接觸的中國音樂。如今,在澳門聽音樂或歌劇對與許多人來說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

本澳能否打造音樂之都?

雖然本地人並無很多感覺,但本澳的文化氛圍常令臨近地區羡慕。有遊客說,澳門人的音樂文化生活同樣豐富多彩,歌劇、舞蹈、交響樂、話劇等各種藝術團體樣樣俱全,演出場次頗繁,一些音樂團體的演出水準更讓同行稱讚,歌劇、舞蹈、交響樂、話劇等各種藝術團體樣樣俱全,演出場次頗繁。

因此,有人看好本澳的文化尤其是音樂產業前景,甚至建議本澳發展為“東方維也納”。如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孫家正稱,澳門近年發展面貌一新,社會穩定,地方雖少亦建設不少文藝展覽場地,多年來成功舉辦澳門國際音樂節及藝術節等活動。孫家正鼓勵澳門繼續發揮優勢,宏揚中華文化,推動文化藝術發展。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李屹表示,澳門近年經濟發展迅速,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藝術發展亦需與經濟同步,他認為本澳應加強與各地文化交流及透過教育,提升本地文化藝術的競爭力。

文化局局長吳衛鳴提出希望本澳長遠發展為“文化永續之城”的構想。吳衛鳴稱當中的核心是保留本澳逾4百年中西文化交流特色,中期“夢想”包括在日後新城區上設置國際水準的大型音樂廳、歌劇園、藝術及博物館等;短期希望本澳發展為“露天博物館”。吳衛鳴稱有關目標須政府各部門、文化設施及景點、以至民間藝術團體及市民共同努力才能達到。

然而,要成為“音樂之都”,僅有濃厚的音樂氛圍和市民對音樂的熱愛還是不夠的。音樂之都不僅是一個稱號,它更應該是一種口碑。譬如音樂之都維也納,自18世紀以來就已經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父子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聞名全世界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世界各地巡演,永遠爆滿。維也納音樂學院不斷為世界輸送享譽國際的音樂驕子。維也納每年的新年音樂會是城市最響亮的品牌,金色大廳是世界各國音樂愛好者心中的聖殿。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劇院,這裏不僅演出古典作曲家的作品,還演出現代作曲家的歌劇。如今,維也納把音樂從藝術上升到產業,將這個城市的所有資源都與音樂結合起來,也帶動了其他產業如教育、旅遊、工業的共同發展。

回頭比較,本澳差距不言而喻。不僅沒有一流的交響樂團和音樂學校,也沒有一個能夠接納世界著名交響樂團巡演的標誌性音樂大廳和歌劇院,亦沒有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到這裏深造、創作並從事演出活動。

本澳音樂產業需突破創新

但是要令音樂節帶動本澳的音樂產業發展,現時條件看來是不易成功。一方面是澳門音樂產業為香港,以及後來的內地所包圍。另一方面,又無法突破自身狹小的市場空間。加上本澳音樂的製作質量比香港落後約20年水準,就算與內地相比,亦已處於較為落後的局面。而最大的問題是現時全世界的音樂產業均處於艱難轉型之中,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非常成功的盈利模式

目前半數以上的音樂都是通過網路和無線進行下載和分享。作為現在發展的重中之重,建立一個新的盈利模式已是迫在眉睫。隨著數字音樂的出現,目前音樂產業舊的生態環境已經被打破,但是新的生態還沒有建立,全球音樂工業都面臨一個問題:為什麼音樂用量非常大,但音樂產業總是收不到錢?

據估測,目前世界音樂產業的市場容量大約為550億美元,並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遞增。小到一個MP3、一張唱片、一首樂曲,大到一場音樂會、一部電影主題曲,無不擁有巨大的市場。但數字音樂的出現,從灌制唱片到行銷推廣,整個產業的生產組織方式被徹底摧毀。根據國際唱片協會的最新數據,2009年全球音樂銷售收入較之2004年的數值下滑30%。其中中國2009年的音樂銷售收入僅為5.7億元人民幣,甚至不及一家遊戲公司的營業收入。據國際唱片業協會報導,2010年數字音樂市場僅有6%的增長率,但同期整個音樂產業卻縮水了9%。每過兩年,數字音樂的增長率都會減緩一半。如果繼續延續這種趨勢,到2011年,數字音樂市場的總產值將在50億美元以內。這個數字將不足以抵消傳統CD市場萎縮所流失的收入,至少將有十數億美元的空缺。

專家認為,音樂產業的未來將被其他產業融合,很可能主要依附於電影、電視、網遊、舞臺劇等其他產業。本澳未來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業內人士指主要障礙是缺乏發展機會, 認為本澳是旅遊城市,可以發展本地電影節、音樂節和投資會等平臺,推廣和發展成為文化創意產業;政府亦可增設奬學金,鼓勵本地青年出外學習電影與音樂。不過本澳表演管道有限,政府作為本地最大客戶,也是經常聘請外地媒體及藝人製作節目,令本地文化產業人才缺乏發展機會。

對於本澳的音樂產業,在整體的製作水準上相對香港還差很遠。直到現在還沒有音樂產業的行銷模式,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看到關於錄音製作權、表演者一些相關的權利被反映出來。

很多人經常說,澳門缺乏音樂人才,但有業界認為本澳不缺創作人才,甚至可以說擁有著一批非常優秀的音樂創作者。但是目前本澳的音樂市場缺乏經營管理人才。縱觀整個音樂市場,本澳擁有一些不錯的音樂人才,但是由於音樂娛樂公司和經紀人的匱乏使得很難把好的音樂成功地推向市場。所以,本澳音樂產業須有創新及突破才能有所成果,而打響國際音樂節這個品牌,在兩岸四地中堅持走高雅音樂路線,可作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