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大選“預支普京”的背後

【中新社莫斯科2月29日電】2012年俄羅斯總統大選投票日尚未到來,普京勝選似已篤定。當5名候選人忙著許諾民意之時,輿論也忙著以未來總統之名“預支普京”。

關於普京的消息越來越有趣,有媒體展望普京的第三屆任期;有媒體報出“情報機構挫敗暗殺普京行動”的消息,並設想“總統普京”未來對烏克蘭的政策態度;反對派又認為,“暗殺”事件意在為其競選造勢。但與大多數“選舉鬧劇”不同的是,據選前最後一次民調,普京支持率已達58.7%至66%,這意味著他可能在第一輪投票勝出。普京需要這種“苦肉計”的助力嗎?

作為勝選幾率最大的人,普京已成為各派輿論炒作的“政治符號”。在一部分人那裏,他是俄羅斯“穩定、不敗”的象徵,在另一部分人眼裏,他“問題、陳舊和停滯”的代表。

此間有評論說,普京的支持者是工人、教員和退休者,而年輕的中產階級則為普羅霍羅夫助威。的確,即便在金融危機中普京政府仍斥資維持社會養老金,但年輕人對此並不關切,在“反普”遊行街頭采訪中,對記者提出的“你的生活比10年前如何?”一問,大部分年輕人表示“那時我還是小孩,不清楚”。

而受訪年輕人的“反普”意願幾乎眾口一詞:“改變”。至於什麼是“改變”,答案是“普京走開”、“誠實的選舉”、“消除腐敗”。那麼普京走開了,這些問題就能改變嗎?沒有人能給予肯定的回答。有破無立,這也是反對派的難題。

中產階級如普京所言,是“未來社會的大多數”。莫斯科街頭咖啡館的非正式投票中、街頭“反普”遊行,皆有中產階級的影子,他們不少人支持新晉候選人普羅霍羅夫。

的確,有分析指出,普京已不再是2008年之前那個“全俄羅斯人民的普京”了。

再看看普京在做什麼?至27日他連續7周發表7篇政治宣言,論述俄社會、經濟、軍事及國際關係,這都是俄羅斯最現實的問題。互聯網上一份名為“普京10年”的統計顯示,2000年至2010年俄人口增長由負轉正,人均收入增長11倍,收入增速跑贏通脹,養老金額增長15倍、領取比例擴大3倍。因此又有人說:“俄羅斯‘只有普京’且將‘再一次只有普京’,因為只有他知道俄羅斯需要什麼”。

俄政治分析人士弗拉基米爾‧斯拉季諾夫表示,大選真正的角逐可能在普京、久加諾夫、普羅霍羅夫之間進行,其中久加諾夫擁有他穩定的支持者,有人認為普羅霍羅夫將戰勝久加諾夫居第二位,但另一分析人士列米佐夫否認說,普羅霍羅夫參選僅是為了獲得某種“政治平臺”,以延續他的商業生涯。

無論如何,俄羅斯大選仍是一場全民票選,有法定程序,有最終結果。冷靜地看待大選進程,尊重俄羅斯人的選擇,或許比“預支”和炒作更符合民主意願。畢竟未來的五年,經濟放緩、通脹、能源戰、民生保障、官員腐敗、社會改革、軍事與國際關係——無論“誰主克宮”,俄羅斯的挑戰都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