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背後的曲折動人故事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一曲傳統中國民歌《茉莉花》已經征服世界,一躍成為世界音樂舞臺上的中國符號。

2005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在南京接見國家一級作曲家何仿時,深有感觸地說,《茉莉花》在世界上廣為傳唱,影響很大,但很多人不知道何仿是誰。

何仿(原名何孝元)1928年2月出生於安徽天長何莊。何家是以“耕讀傳家”為祖訓的書香門第。祖父何大坤是清朝嘉慶年間的舉人,父親何金臣是清朝光緒後期的秀才。何仿出生後,睜眼看到的是家裏堆積如山的線裝書籍。何仿小時候,父親就手把手教他識字讀書;晚上,母親一邊拍著他,一邊低低地哼著搖籃曲哄他入睡。受到母親的影響和感染,何仿七八歲的時候就會唱許多民歌。

1941年初春,在“抗日救國,不當亡國奴”的呼聲中,何仿來到新四軍淮南河西聯合中學學習。他自幼喜歡唱歌跳舞,歌曲聽兩三遍就能記住,很具音樂天賦,很快被音樂老師和領導賞識。於是,小小年紀的何仿成為學生歌詠隊隊長兼指揮,在聯中小有名氣。

1942年,新四軍二師政治部下屬的淮南大眾劇團領導發現了何仿的音樂才華,把他要了過去。就這樣,何仿成為一名光榮的新四軍文藝戰士,開始了軍旅演藝生涯。

這年冬天,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奉上級命令,只有14歲的何仿隨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江蘇的六合、儀征一帶開展反“掃蕩”工作。時值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不久,新四軍二師政治部副主任張勁夫指示劇團要響應毛主席號召,搞民族化、大眾化文藝,向民族民間藝術學習。於是,大眾劇團的團員們晚上演戲宣傳,白天走村串戶,向人民大眾學習民間藝術。

一個雨夾雪的早晨,何仿和戰友等幾個人去距離駐地四五裏的金牛山區做宣傳工作。走在山坡上,就聽見寒風裏傳來一陣歌聲,悠揚而舒展,輕盈而婉轉,一音一節,扣人心弦。大家被吸引住,不由自主地尋著樂聲前行。樂聲的源頭止於一間破舊的泥牆茅草頂的房子。敲開門,只見一個身材瘦長、穿著破棉襖、戴著破氊帽的30多歲男人一臉冷漠,對不速之客的到來並不感興趣。

何仿沒有在意他的臉色,只管說:“師傅,剛才那支曲是你在唱嗎?”這個男子點點頭。

何仿一聽,興奮地說:“太好聽了,這是什麼曲子?”這男子沒有回答,反問道:“你們是幹什麼的?”

“我們專門收集民間小曲的!”何仿急切地回答。這男子聽後,轉身進到屋裏,沒有理睬。

大家面面相覷,一時無措。這時,一位戰友大著膽子說:“我們是新四軍文藝戰士。我們收集小曲,是為了宣傳抗日。”

半晌無聲。正當何仿等不知如何是好時,屋裏傳出了二胡伴奏的動人歌聲:“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這是流行於六合、儀征、揚州一帶的民間歌曲《鮮花調》。大家忍不住拍手叫好,何仿更是喜不自禁地要求道:“師傅,能再給我們唱唱嗎?”這男子又走出來,說:“你們真是新四軍?”得到肯定的回答後,他又問:“曲子也能抗日?”何仿等就七嘴八舌地給他講文藝能鼓舞士氣,能成為戰鬥力。

這個男子沒有多說話。這次他轉身的背影似乎暗示一種認可。何仿等跟著他走進屋。這個男子拿起胡琴,用模仿女聲的高八度假嗓音唱起《鮮花調》來。他一邊唱,何仿一邊記,一邊學。幾遍之後何仿就會了,這個男子很意外,對何仿有點另眼相看了。

那時,何仿等人每天晚上回來後都要交流、總結一下當天的收集情況。對於能遇上這樣美麗的曲子,大家都很興奮,何仿更甚。他反復唱,不停琢磨。據當年與何仿同行的新四軍戰士、成都軍區文化部原副部長郭民興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回憶說:“這首曲子叫《鮮花調》。它三段分別唱了三種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內容是從一個女子‘奴’的心情去看花,去表現多愁善感。當時我們覺得怎樣改,都不夠完美。但是這優美的旋律卻讓我們不絕於口,在平時的演唱中更是深受官兵喜愛,只是囿於各種原因在戰爭年代沒有大範圍地傳開。”

三年解放戰爭期間,何仿常有佳作流傳。1950年秋,何仿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幹部進修班學習深造。第二年春,他創作了獻給志願軍的頌歌《慰問前方戰士》(程今詞);同年夏,又創作出隊列歌曲《前進在陸地天空海洋》(洛辛詞)。

轉眼到了1957年,29歲的何仿已是前線歌舞團的作曲兼指揮。那年夏天,總政調前線歌舞團進京演出,何仿除了要指揮體現部隊氣魄的《東海凱歌》、《雨花臺》兩組大合唱外,還要組織一個四人女聲小合唱,演唱安徽、浙江和江蘇三地各一首民歌。安徽、浙江的民歌《姐在田裏薅豆棵》、《李三寶》很快定了下來,江蘇民歌沒有現成的,何仿想起了15年前記錄的那首《鮮花調》,於是首次加工、整理、改編成《茉莉花》。

《鮮花調》來自民間,三段歌詞的主題顯得比較分散,而且歌詞中不乏封建色彩。何仿以清香典雅的茉莉花為主要形象,展開豐富的想像力,不但對歌詞進行了大修改,對音樂也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在排練中,何仿要求演唱者展開想像:一群天真活潑的少女輕盈地來到百花園中,被白花綠葉、清香高雅的茉莉花所吸引,要用甜美的聲音和讚歎的語氣來唱。

這首歌把少女愛花、愛美、惜花、憐花的心情刻畫得惟妙惟肖。彙報演出中,陳鴻虹、宋桂英、計秋霞、李小林四位青年女演員首次演唱,深得廣大群眾的喜愛。隨後,中國唱片社灌製成唱片,《茉莉花》優美的旋律在華夏大地傳開了。

1959年,前線歌舞團受命以中國青年代表團歌舞團的名義參加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第七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何仿再次提筆對《茉莉花》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改。這首歌第一次走出國門,便受到了各國青年的高度讚賞。隨後,《茉莉花》又“飄香”莫斯科、布達佩斯、華沙、萬隆、金邊、雅加達……世界各地的人們無不喜歡它優美動聽的旋律和耐人尋味的意境。

其中,1965年春天,在印尼舉行的萬隆會議10周年活動上,前線歌舞團帶去的女聲小組唱《茉莉花》取得巨大成功。據載,周恩來總理聽後感慨不已:“我13歲離開家鄉,你們美妙的歌聲,使我又一次想起50多年沒有回過的蘇北老家了。”

1981年,作為前線歌舞團團長的何仿,安排青年歌唱家程桂蘭用吳儂軟語演唱《茉莉花》,又一次引起轟動,此歌因此被許多人誤認為是蘇州民歌。

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各國人民推薦的優秀歌曲中就有這支《茉莉花》……

2002年,何仿加入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並接受了對作品的著作權驗證,被確認為作品權益人,從此開始陸續收到音著協寄來的可觀的版稅。對此,他非常高興,笑著說:“每年各個省市的藝術節都比較多,像《茉莉花》這首歌更是被很多人所演唱。如今,每個人的版權意識都不斷加強,唱了我的歌,就會給我寄來相應的使用費;同時在節目單上也會署上由我搜集、加工和整理的字樣,這是對我擁有《茉莉花》這首歌著作權的尊重。”他認為,這首歌的價值不是用錢能衡量的,它的意義無可比擬。

但近年來,隨著多地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關於“茉莉花”歸屬地之爭也逐漸浮上水面,而有越來越激烈之勢。

從2002年開始,與江蘇六合相鄰的儀征、天長等地都說自己是《茉莉花》的發源地。蘇州市連辦數屆“姑蘇城裏,茉莉飄香”藝術節,連千里之外的四川犍為、福建閩侯、廣西橫縣也各自舉辦了自己的茉莉花節。而山西五臺山則提出《茉莉花》源於五臺山佛樂《八段錦》。各地政府不約而同地看中了“音樂搭台,經貿唱戲”的模式,希望借《茉莉花》的影響力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但何仿仍堅持《茉莉花》發源於六合。

2002年,蘇州、無錫兩市爭相定《太湖美》為市歌,無錫最終勝出。蘇州決定找一個影響更大的江蘇民歌做市歌。幾個月後,蘇州市版權局局長就登門拜訪,請何仿同意《茉莉花》做蘇州市歌。要多少報酬,100萬怎麼樣?何仿當時就搖頭。他們以為嫌少,又說200萬怎麼樣?何仿還是搖頭。他們又說要聘請何仿為蘇州市政府高級顧問,何仿說:“不好答應。”

就在蘇州市版權局登門前幾天,南京市委宣傳部剛剛找過何仿,說有意推薦《茉莉花》為南京市歌,先和他打個招呼。

更早之前,揚州歌舞團團長也陪同分管文教的副市長拜訪何仿,想用《茉莉花》做市歌。

面對幾座城市的爭奪,何仿說:“一女不能三嫁,都是江蘇的兄弟市,不能搞矛盾,研究一下再說。”

2003年3月,揚州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決議,將《茉莉花》定為揚州市市歌,並且說其他市要用《茉莉花》做市歌也可以。揚州市委主要領導要求當地有關部門加大對《茉莉花》的宣傳報道,讓更多的人瞭解揚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及社會影響。

2004年5月20日,人們印象中和“茉莉花”不相干的鹽城市也“湊起了熱鬧”,加入了對《茉莉花》的爭奪。鹽城市舉辦了首屆茉莉花節,並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茉莉花節”的服務類商標的註冊申請。

2004年年底,何仿再次表態,稱《茉莉花》屬於世界人民,不給任何一座城市當市歌“圈”起來。

自從揚州先下手將《茉莉花》定為市歌之後,南京心有不甘,開始設法強化《茉莉花》是六合民歌的印記。從2002年開始,南京六合區開始舉辦每年一屆的茉莉花音樂文化藝術節,何仿每年都是座上貴賓。據報道,每屆茉莉花節招商引資達到上百億元,好多老闆是唱著《茉莉花》來投資的。2004年10月,六合在八百橋鎮金牛山下設立了“《茉莉花》采風紀念碑”,何仿夫婦親臨揭幕。六合方面希望以碑的形式確立自己的正統地位,其後更決定為《茉莉花》的原型《鮮花調》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京的民俗學家王湧堅對《茉莉花》的發源地說出了自己的考證:“《茉莉花》其實源自南京,它的前身《鮮花調》是白局中的一個曲調。”王湧堅解釋說,600年前的明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