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旗旗:健康管理具社會和經濟效益

健康管理是指全面管理個人或人群健康危險因素,宗旨是調動個人及群體的積極,利用有限的資源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澳門國際健康管理協會理事長闕旗旗強調,健康管理不是疾病管理,不是生病後才看醫生、吃藥,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合理膳食、均衡營養,配合心理運動達至預防疾病的效果。她認為,澳門市民的生活水準已具備發展健康管理的條件,而且也有這個需求。做好健康管理,不僅可讓市民有健康體魄分享經濟成果,享受生活,減少醫療系統的壓力。結合澳門的優勢,健康管理能在澳門產業化,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身體健康才能享受生活

記者:請您簡單談一談甚麼是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在澳門的推廣怎樣。

闕旗旗:健康管理,字義其實很明顯,就是管理自身健康,利用一切有效的資源,包括均衡營養與合理的心理運動,保證身心的健康,避免疾病。需要注意,我們所說的健康管理重點是預防疾病而非在疾病出現後的治療,當然達到更好的治療及康復效果也是健康管理的一方面。

以我對澳門的觀察,現時澳門對健康管理的意識比較薄弱,相對於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一般市民對健康認識就是有病了去看醫生、吃藥,在身體不適時偶爾去做身體檢查,如果發現問題還是吃藥、住院治療,檢查發現沒大的問題就不在乎了。殊不知,身體檢查有些指標可能已發出“亞健康”訊號,這時更加需要管理健康了,從而預防和減少疾病的出現。現在大家對健康管理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去看醫生、吃藥或住院治療就健康管理,其實這是疾病管理。所以我們希望在澳門大力推廣正確的健康管理意識。

記者:您所說的健康管理誤區,其實不僅是澳門有,相信在整個中國也有。您認為在澳門推廣正確健康管理意識必須在那些方面體現?

闕旗旗:其實很簡單,以我的關注和研究方向,單純從身體健康來說,健康管理目的是促進健康。我們可以看到,澳門經濟現在雖然好了,市民收入增加了,但健康卻沒得到相應提升,反而有惡化趨向。雖然澳門人與廣東人一樣,喜歡中藥藥膳、也注重吃些保健品,但究竟吃的對不對,或者說如何吃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大家關注並不多。從營養學上看,很多時候不是營養不良,而是營養過剩,尤其是脂肪和蛋白質,一些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卻攝取不足,很多疾病因此而來,糖尿病、高血壓越來越多發生在兒童、青少年身上。

正因如此,社會批評政府醫療資源不足,政府增建擴建醫院、衛生中心,卻發現病人越來越多。將這個說成惡性循環雖不合適,但應該引起關注。我們是否能考慮改變一下思維,從生活習慣、飲食結構上減少疾病,從而減輕對醫療系統的壓力?這正是健康管理所能起的作用,也是健康管理所具有的社會效益。正如內地有句口號:“健康就是GDP”。

其實市民也有進行健康管理的需要,因為只有身體健康才能享受生活,健康是擁有幸福感的基礎。澳門經濟越來越好,市民收入增長,政府每年派錢。為了更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大家當然希望有健康的身體,以政府派錢為例,相信大家都願意拿著這筆錢去旅遊,肯定不願意去作醫藥費。澳門人現在的收入已經到了關注健康生活,追求生活品質的水平。

做好健康管理 關鍵在人才

記者:在澳門要做好健康管理,關鍵是什麼?

闕旗旗:心理健康方面不是我的專長,就不多談這方面,還是談營養健康。前面我談到,即使重視健康,我們傳統習慣上的“飲靚湯”、“吃保健品”未必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需要的進補和保養方式,以及所需要的營養攝取不同。健康管理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專業人員提出建議,比如營養師、健康管理師,或者醫生。按照國際慣例,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是最好的選擇,可以在生病前提供建議,避免疾病發生。他們是貫穿整個健康管理的關鍵。

但不論澳門和內地都很缺乏這類人才,據統計,內地缺乏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高達400萬名。以健康管理做得比較好的日本為例,營養師與醫師比例為3:1。日本國民出生後在社區就有營養師跟進,給予健康生活、合理飲食的指導。出現一般疾病時,先透過物理治療、飲食療法,激發人體免疫力,恢復健康。日本是世界最長壽的民族,人均壽命達86歲。澳門要做好社會健康管理,首要是培養人才。足夠的營養師、健康管理師是開展健康管理的基礎。遺憾的是,澳門並無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的認證機制,我們只能在內地或國外考取認證。

我建議政府和社會團體加強合作,在社會上普及健康生活管理的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簡單說,就是讓大家有意識的在日常生活中瞭解和掌握健康生活的知識,尋求專業人士的指導。

記者:有健康管理的意識是根本,專業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的意見是基礎,但市民自己須實行。比如選擇食物,怎麼確知自己的選擇合不合適?

闕旗旗:你關注的這個問題十分重要,也是我接下來想要說的,這牽涉到立法及食品標籤法實施的問題。內地已經確定在2013年起,強制標籤說明不合格的食品下架。在澳門,按照我們統計,澳門只有16%的食品有食品標籤,而且還未考慮標籤內容是否合格。我認為,這嚴重侵害了市民的知情權,也為食品安全埋下了隱患,嚴重的會對市民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健康管理還具有產業化效益

記者:據我們所知,國外以及內地已經出現不少大型健康管理企業,向個人、家庭或團體企業提供健康管理的服務,已經成為一種產業。您認為澳門是否適合發展這產業?

闕旗旗:絕對適合,而且我認為澳門還具有優勢。澳門產業雖乏多元,但不乏實力雄厚的企業,他們有能力在健康管理產業上作大投資,這契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要求,相信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也說了,隨著經濟發展,澳門市民對健康管理服務已有需求,為這方面的產業提供了本地的市場。

不過,澳門要發展健康管理產業,我認為最主要的市場應從每年近3000萬的訪澳遊客中挖掘。尤其是比例最多的內地遊客,一般來澳門旅遊的內地同胞至少也是中高端人群,他們追求健康的生活。如果澳門能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產業體系,打造出知名品牌,相信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甚至整個產業鏈可擴展到內地甚至國外。與臺灣面向大陸的“健檢美容遊”一樣,澳門也可以發展另一種類的健康旅遊產品,而且還能樹立澳門健康城市的形象。當然這還是一個構想,需要實際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我會建議特區政府善用澳門的優勢,推動這產業的發展。

記者:健康管理產業應不僅停留在服務這方面,結合澳門人對中醫藥一貫的信任,以及國家規劃澳門參與橫琴中醫藥產業園的契機,澳門是否可考慮開發健康產品?比如中藥保健品。

闕旗旗:完全贊同這種想法,其實已有企業這樣做了,比如臺灣的健康保健品做的不錯,澳門已有企業引進他們的原材料,按照他們的標準在澳門生產成品,其中較為成功的有純天然萃取的牛樟芝膠囊,現在這個產品正在打入內地市場。我認為,這種“拿來主義”的模式相當值得借鑒和推廣。利用中醫藥產業園區建設所帶來的資源,我們可進一步開發出更多產品。久而久之,在注重品質和實效的前提下,配合專業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的推薦,保健品有希望成為澳門新的“手信”。

本報記者 王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