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遊擊隊”離開鐵道後

“鐵道遊擊隊”的故事因電影及小說而家喻戶曉,其原型魯南鐵道大隊也為一些人所熟知。人們甚至知道文藝作品中的隊長劉洪的姓名,其實就是魯南鐵道大隊兩任大隊長劉金山、洪振海的縮寫。但人們仍然要問,抗戰勝利後,這支英雄的部隊去了哪里?是解甲歸田還是繼續戰鬥?是開始了“平淡生活”,還是繼續英雄傳奇?

兩次取消番號

抗戰勝利後,魯南鐵道大隊集體 “轉業”。1946年2月,魯南鐵道大隊番號被撤銷,在原大隊的基礎上成立“魯南鐵路局”,承擔魯南地區的鐵路交通工作。原大隊長劉金山擔任副局長。 8月底,魯南軍區調集原魯南鐵道大隊部分骨幹,重新組建魯南鐵道大隊。劉金山再次出任大隊長。剛剛在地方工作半年的劉金山,重又回到軍隊。從此,劉金山的軍人身份一直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初離職休養。

此時,進攻山東解放區的馬勵武國民黨整編26師,企圖從徐州渡過運河,直插嶧縣和臨沂。重裝上陣的魯南鐵道大隊,隨即開赴京杭運河南岸的賈汪地區,阻滯、襲擾國民黨整編26師一部。但到了11月,魯南鐵道大隊番號再次被取消,部隊與棗莊工人支隊合編為魯南軍區特務團。劉金山在特務團擔任副團長,魯南鐵道大隊第一任政委杜季偉擔任團政委。從此,“鐵道遊擊隊”的血脈融進了這個團。

成為野戰軍

1947年5月底,國民黨軍10萬餘人,對魯南解放區實施“掃蕩”、“清剿”。

特務團擔任突圍掩護任務。劉金山和戰友們冒著罕見的連續暴雨與敵軍展開激戰,成功突破了國民黨軍整編83師等部隊的圍追堵截。1948年7月兗州戰役勝利,華東軍區將魯中、魯南軍區各分區基幹團組成華東野戰軍魯中南縱隊。魯南軍區特務團改編為魯中南縱隊47師139團,劉金山擔任該團“負責作戰指揮”的副團長。原來的魯南鐵道大隊是地方的遊擊武裝,編入魯南軍區特務團,依然是一支地方部隊。所以,這次改編實際上是把“鐵道遊擊隊”改成了野戰軍。魯中南縱隊成立後,經過一個多月整訓,9月份再赴戰場,參加著名的濟南戰役。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開始。早在4日,魯中南縱隊接華野“淮海戰役攻擊命令”後,即研究確定了攻打山東郯城的具體戰鬥部署,並確定由47師擔任主攻。而47師的主攻團,正是劉金山擔任副團長的139團。139團以1營為突擊營,迅速接近郯城東門。結果發現東南角的城牆較低,地形隱蔽,便於登城,且敵人防守兵力也較少,便改為以此處為突破口。他們佯攻東門,以吸引敵注意力,同時以1連為突擊連,于當夜2時在東南角攀牆成功。經過激戰,1連很快打開東門,劉金山與139團後續梯隊及47師其他部隊,隨即通過東門投入城內巷戰。激戰至天明,殲滅郯城守軍山東保安第1旅。這是“鐵道遊擊隊”“升級”到野戰部隊後的第一仗。1949年2月,魯中南縱隊與吳化文起義部隊合編,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屬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建制,吳化文任軍長,何克希任政治委員。47師139團改編為35軍103師307團,劉金山繼續擔任副團長,負責作戰指揮。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後,35軍被解除警備南京的任務,南下進駐杭州。6月,307團作為35軍機動部隊被調往建德。在淳安、桐廬、分水一帶執行剿匪任務,與兄弟部隊一起拉開了浙江剿匪的序幕。剿匪任務開始後,劉金山升任307團團長。

揚威海疆

1951年2月5日,103師番號撤銷,部隊被改編為浙江省第3軍分區(衢州軍分區),劉金山率領307團去組建新105師(1950年3月,原來的第105師與浙江省台州軍分區合併為浙江省第6軍分區,105師番號撤銷),承擔海防任務。307團各個連隊從金華、蘭溪坐火車到蕭山,行軍到台州,然後登上玉環島,開始守備海防。103師307團番號改為105師315團,劉金山擔任105師參謀長。

1952年元旦過後,國民黨軍調集千餘人登上了洞頭島,妄圖把我軍暫時棄守的洞頭島作為反攻大陸的跳板。1月11日,我軍發起第三次解放洞頭島的戰鬥。劉金山負責前線指揮。作戰部隊為315團和103師309團。當晚,我軍登陸洞頭,很快佔領洞頭島絕大部分地區,國民黨軍“國防部獨立第七縱隊”司令王祥林率“軍官作戰團”殘部退守“棺材嶴”(一個小孤島,潮漲以後與洞頭本島無路可通)。12日下午5時和13日淩晨2時,我軍兩次進攻受挫。15日,劉金山調整作戰方案,親臨第一線指揮,先用山炮摧毀敵人的前沿陣地,再由315團“出奇制勝”,僅用40分鐘便解決了戰鬥。洞頭解放後,315團擔任了洞頭的守備任務。1952年5月,105師改為公安第17師,隸屬華東軍區公安部隊司令部建制,劉金山繼續任公安第17師參謀長(後擔任副師長)。315團改編為51團,繼續守備洞頭島。1953年5月29日,浙江軍區組織第20軍第60師第179團、公安第17師第50團各一部,在華東軍區海軍溫台巡邏艇大隊配合下,進剿羊嶼、雞冠山和大、小鹿山4島海匪,擔任公安17師副師長的劉金山與兄弟部隊首長共同指揮,僅3個小時即攻克4島,殲滅了守敵。這是“鐵道遊擊隊”隊長劉金山的最後一仗。1953年下半年,他奉命去朝鮮戰場實地學習,從此與“鐵道遊擊隊”分開。

1957年1月,公安第17師51團改編為守備第17旅第84團。1958年1月,再次改番號為守備第84團,從洞頭島調到南麂島擔任海防任務,隸屬於溫州軍分區。1969年12月,守備第84團改稱南京軍區守備第28團,建制、領導、駐地、任務不變。1976年5月,他們與江蘇省軍區獨立1師步兵2團合併,仍稱南京軍區守備第28團,劃歸鹽城軍分區建制領導。1985年9月,守備第28團縮編為守備營。1993年1月,該守備營併入鹽城軍分區駐江蘇省射陽縣的海防營,部分人員交流到駐江蘇省海門市的南京軍區海防第3團。所以,直到今天,這支傳奇的抗日部隊,仍在海防線上站崗。

(胡卓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