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研究設立“澳門綠卡”及其計分制度

陳觀生

特區政府最近推出人口政策框架文本,文本建議參考新加坡建立具針對性的可加可減靈活外僱管理機制,同時研究設立人才引進計分制度。筆者認為,正如文本所指出,本澳要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必須要優化人才居留機制;從全球角度來看,本澳對國際高端人才是缺乏吸引力的,所以要吸引人才令本澳可持續發展,必須改變過往的保守觀念,如設立類似美國“綠卡”的“澳門綠卡”,令外來人才具有歸屬感,並且同時研究“澳門綠卡”的計分制度。

人才爭奪關鍵在居留政策

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全球人才競爭的利害關係日益突出,己之所失已成為他之所得。世界各國紛紛從經濟需求出發,制定移民政策,以吸引包括科學家、工程師、國際留學生、企業家和投資者在內的海外高技能人才。面對日益嚴重的人才危機,不少國家已經或正在採取“短、平、快”的人才爭奪戰略。引進國外人才,發展本國科技是經過各國、各地區實踐證明的一種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風險小的有效方法,普遍為國際社會所採用,並越來越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一場世界性的人才爭奪戰正在拉開序幕……

許多國家逐步認識到移民與經濟的成功有密切的聯繫。對於那些國內勞動力不足以推動經濟增長、人口變化造成勞動力短缺的國家,招攬移民成為必然。而居留政策是爭奪人才的最重要工具。

以德國為例,其歷史上曾幾度抵制移民,在2001年之前,非德裔移民不能取得德國國籍,不能永久定居或持有雙重國籍,但勞動力的快速萎縮和短缺卻使移民勢在必行。如今德國允許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者(如科學家和高級管理人員)獲得永久居留簽證,並且向企業家開放移民政策。德國還制定了一些新政策,讓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非歐盟人才有機會獲得永久居留權。最近,德國還從西班牙和其他在歐債危機中遇到麻煩的國家積極招攬工程師。德國採取這些舉措的直接原因是資訊技術、數學、自然科學等相關領域面臨人才短缺。據預計,到2025年,德國在這些領域的人才缺口將增至600-700萬。

同樣,加拿大也已放棄了對移民的傳統限制。2008年修訂後的加拿大移民法賦予移民部長一種特殊的管理手段,使之無需先與議會商議就可以對移民政策做出調整。加拿大移民部長運用這一工具,讓移民官員把重點放在最急需的技能人才上。

近來澳大利亞也增加了技能人才的永久居留簽證數量。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的海外歸國人員數量在上升,中國為引進科學家和高級管理人才提供了特別大膽、慷慨的激勵措施。愛爾蘭也已經開始向接受過高等教育、申請在人才緊缺行業從事工作的移民提供永久居留簽證。

許多國家採取了各種各樣的移民改革措施,包括簡化簽證申請制度;增加靈活性,將臨時簽證轉為永久簽證;提供個性化的移民項目和幫助,使新移民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

過去20年裡,新加坡的移民政策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曾經的封閉立場轉向支持移民。為了成為國際化城市,新加坡熱烈歡迎全世界的優秀人才。新加坡人力資源部將“效率”作為海外人才引進工作的考核要素,為移民在新加坡居住提供方便。

加拿大已經大幅縮短了簽證申請週期。在加拿大政府的支持下,加拿大公司還成功地從日漸僵化的美國移民系統中挖走人才。澳大利亞幾乎一半的長期簽證持有者從臨時居民轉為永久居民,2012年澳大利亞政府還宣佈將進一步簡化過程。這對於那些在美國持有H-1B臨時簽證的高技能移民來說似乎是天方夜譚,因為他們中許多在申請永久居留前已經工作了6年,並且在等待了長達10年之後依然要面對繁瑣的申請過程。

此外,盧森堡、德國和以色列等國設立了一些“移民同化”專案,讓語言流利、有本地工作經驗的移民做好在本地工作的準備,還向新移民提供語言培訓課程等。多年來,以色列一直向移民科學家提供收入補貼,目前每年用於移民科學家和歸國科學家的收入補貼為2700萬美元,平均每人每年3.1萬美元。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近來都先後改變了移民政策,目的是獲取大量技能熟練的國際留學生,將他們轉為未來勞動者。

英國的最新進展表明,吸引企業家移民的切實舉措對於促進就業大有幫助。2008年,英國設立了專門的企業家簽證,允許投資額達20萬英鎊的公司創始人在英國定居3年。2011年,英國決定進一步向最有潛力的非歐盟企業家開放,爭取此類高價值移民。目前,英國政府允許一些由創業投資公司、天使投資人和創業種子基金支持的、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家以5萬英鎊來英國創業。企業創始人如果在3年內至少創造10個就業崗位,或產生500萬英鎊收入,還可以通過快速通道獲取永久居留權。這些改革正在產生影響,在移民法修訂案實施第一年,英國的企業家簽證申請量就翻了一番多。同其他國家關注經濟增長一樣,高技能人才移民,包括企業家移民和投資者移民被英國移民部門視為國家未來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綠卡”是各國吸引人才殺手

為了提升國家的科技發展和提高生產力,國外許多國家都爭相推出各種妙招來吸引外來人才。如美國、韓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國家都在各自的舉動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穫。他們如同釋放出了一塊巨大的磁鐵,緊緊地吸引住外來人才。其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為外籍人才設立的“綠卡”制度。

美國吸引人才的一項重要政策,就是授予非美國籍專業工作人士在美永久居留權,俗稱“綠卡”。得到綠卡的外國人不僅本人得到永久居留的待遇,而且可以將全家人帶入一起生活。其中,“傑出人才”是在美申請綠卡、獲取合法居留身份的普遍方式。“傑出人才”綠卡不需要經過繁瑣的勞工證申請程式,若是符合條件,通常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申請下來。根據美國移民法,“傑出人才”範圍包括科學、藝術、教育、商業和體育五大類,涵蓋科學家、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發明家、電腦專家、醫師等;畫家、書法家、舞蹈家、音樂家、歌星、影星、模特、主持、導演等;各級特級教師、教育理論家等;傑出企業家、工商人才、廣告策劃專家等;著名運動員、教練員等。

日本計畫採取各種措施,使外籍科研人員占科研人員總數的比例在今後幾年達到30%,日本經團連、產業問題委員會、雇用委員會提出的“有關接收外國人問題的中間方案”明確指出,只有積極地接受外國的高級人才,才能讓日本更加充滿活力和更富有吸引人的魅力。該方案要求日本政府擴大像律師、公認會計師、醫師、牙科醫師等一直被日本人獨佔領域人才的接受範圍;縮短審查時間,延長在日居留期限,將“外交”、“公務”資格以外的其他居留資格,也由3年延長到5年;並且與其他國家締結社會保障協定;接受在護理及福利等領域的外國勞動力。為了讓外國的高級人才能夠在日本安居樂業,日本探討實施促進永居的日本版綠卡制度,參照英國在2002年1月提出的“高級技能移民計畫”,凡是評分達到75點以上,不管有無接收單位都可到日本來,最長居留時間可延長3年;高級技能移民來日工作達4年以上,即可申請綠卡永居等。目前,日本政府正在制定給與外國人永久居留資格的日本版“綠卡”制度。

新加坡是一個國小人寡的城市國家,自然資源十分貧乏。新加坡十分重視人才,懂得積極吸引與留住外國英才,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上個世紀60-70年代,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新加坡主要引進的是基本勞動力;80-90年代,新加坡引進的是擁有高技能的人才,以滿足製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金融服務業等資本密集型行業的需求。而到了經濟全球化成為主旋律、知識經濟成為重中之重的今天,新加坡需要的是具有豐富知識、先進、開放、具有開拓與創造性精神及理念的管理與創新人才。現在,在新加坡全島3萬多名從事資訊與通信專業技術的人員中,來自國外的精英就占30%。

雖然德國每年都有400萬左右的失業人口,但一些新興行業,特別是高級人才崗位仍然有不少虛席以待。為了吸引及留住稀缺人才,德國還專門頒佈了吸引外國高級IT人才的特殊優惠政策,為他們來德國大開綠燈。按照這一計畫,德國將在規定的三年期限之內,引進2萬名來自歐盟國家之外的IT業高級專業人員,並對其實行優惠的居留審批政策,免除繁冗的常規移民審批程式,如果手續完備,最短可在一天之內辦妥,居留許可的期限為5年,年薪在3萬歐元以上。

德國於2000年開始實施“綠卡”項目。“綠卡”項目至今為德國獲得了1.5萬多名資訊技術行業的外國高級人才。雖然目前由於資訊技術行業的不景氣,招聘來的外國電腦人才數量大幅回落。但作為一個比較成功的吸引外國高級人才的範例,德國政府正計畫把“綠卡”項目推廣到所有需要高級人才的領域。

本澳引進人才必須改變觀念

特區政府推出人口政策框架文本時,一說到“人才居留”就一再強調“保障本地人就業基礎上”,原因是本澳勞工界對輸入外地人來澳工作較為排斥,當局擔心社會有強烈反對聲音。其實這一是將“人才”與“人力”混為一談,二是部分人目光短淺的表現。

據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資料,今年上半年“管理人員及具備特別資格的技術人員”申請居留個案311宗,同比增近3成(91宗);獲批僅192宗,比去年同期減少33宗。“重大投資及重大投資計畫”申請個案54宗,同比增加21宗,期內獲批准申請共6宗,與去年差不多。

很多人都因此認為,本澳技術移民的門檻高過香港的優才計畫,甚至高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的技術移民條件。本澳技術移民需以“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外地勞工身份,申請入澳門工作,一般學歷必須是大學以上,有專業資格證明,不少於兩年同類工作經驗。職業和薪酬等,必須符合統計局職業分類中,管理或技術職務的平均數等。據悉,按一般水準,至少月薪2.5萬元才夠“技術”。據不完全統計,澳門近10萬名勞工,半年才批出192個技術移民,可見門檻多高。

對於“重大投資及重大投資計畫”,更非普通中產能承受。就算是個像模像樣的老闆,也未必能做到。澳門貿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