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也正名乎—從「九二共識」二十週年談起

趙建民(“陸委會”前副主委)

海峽兩岸分裂分治已經超過一甲子,期間絕大多數的日子裡,是在爭吵甚至對抗中互耗。

冷戰時期,東西陣營對峙,大陸採取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台灣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然外交戰場上節節敗退,但是在經濟領域裡,卻在日本的帶動下,亦步亦趨,與國際接軌,推動出口導向的發展政策,成績斐然,成就了「亞洲四小龍之首」的美譽;相對地,大陸卻沉溺於政治運動與鬥爭文化,導致民疲國匱。兩岸對戰中,雙方可以說是各有擅場、平分秋色。

但是,此一各有所擅的脆弱均衡,到了大陸開始師法台灣模式從事經濟改革後,情勢逆轉,兩岸之間的競爭逐漸對台灣不利,出現下列警訊:

● 由於中國大陸的崛起,中華民國的主權地位在國際上受到的壓抑更甚以往,在區域經濟整合的過程中逐漸邊緣化;

● 雖然挹注龐大資源,但是台灣對兩岸的對峙日感吃力,安全感日低;

● 有感於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民間首度和政府分道揚鑣,衝撞政策、前進大陸,政府在兩岸關係中逐漸邊緣化,無法保護,遑論為台商創造利基;

● 面對此一國際與兩岸的雙重無力感,自一九九○年代中葉後,執政的國、民兩黨自李總統到陳總統,都被迫選擇下策,祭出臺灣民族主義的大旗,升高內、外部的對立,使台灣的國際空間日漸萎縮。

面對這些警訊,台灣必須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否則前途不堪設想。「九二共識」的適時出現,為前述困境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對台灣的貢獻,堪稱無以倫比。

九二共識的貢獻

「九二共識」的最大作用,在於為兩岸的政治對抗,找到了化解的方法,提供兩岸互動的基本名分,也使得最大的不信任源獲得舒緩,為建立互信提供基礎,並逐漸擴大深化。台灣前述的無力感與孤立感,逐漸消褪平息,不僅在兩岸之間找到了開創性與建設性的機會之窗,以經濟的紅利取代軍事對抗的風險,即便在全球化經濟整合過程中,也逐漸找著了門路。

大陸看九二共識

在此一典範建立的過程中,大陸雖然充分肯定「九二共識」的歷史地位,但是對「各表一中」略有意見,因此,嘗試新的提法,如「兩岸一中」、「共表一中」、「兩岸一國」等。

大陸方面認為,過去四年來的兩岸關係成效十分巨大,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得到鞏固,「九二共識」去汙名化、經濟化、普及化,但和平發展依然是一個遙遠的路程,因此,未來四年的工作,是在既有的基礎上循序漸進,並繼續深化。國台辦主任王毅在二○一一年十二月海協會成立二十週年紀念會上的演講,說得非常清楚:「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從雙方有共同意願、有合作條件的議題入手,既有利於協商的推動,有利於兩岸民眾的信心,也有利於為將來解決政治難題累積共識」。這段話說明瞭未來四年的大陸對台政策,一方面將延續現在政策,方向上不會做出重大調整,另一方面,工作也必須有所進展,不能是原地踏步。

大陸溫家寶總理在三月五日全國人大會議上所提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拓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新局面」,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同一時間舉行的對台工作會議上,稱「繼續建構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框架,要不斷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構建確保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的框架」,可見「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框架,應為下一階段中共的重點。

賈慶林在二○一一年十二月海協會成立二十週年紀念會上,稱「『九二共識』奠定了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未來只要鞏固和增強這個政治互信基礎,兩岸協商就能取得更大成就,造福兩岸同胞」。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吳、胡會中,也有相似的提法:「兩岸雙方繼續鞏固和增進政治互信,仍是今後兩岸關係保持良好的首要關鍵和前進動力……增進政治互信,重在堅持九二共識,堅持反對台獨」。

國台辦主任王毅在二○一二年四月在美國休斯頓面對僑社時,進一步表示,「鞏固政治基礎」指的是「拒絕以各種形式的台獨主張,維持九二共識」;「不斷增進政治互信」則指的是「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維護一中框架,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同和一致立場」。王毅在去休斯頓前的博鰲論壇中,有相似的提法,稱經濟領域的合作仍是今年優先重點,但許多方面已開始由易入難,對推進經濟合作,「要進一步維護、鞏固並不斷深化雙方間的政治互信」。在三月十五日的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上,王毅的立場也很清楚:「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更為明確的樹立兩岸同胞一家人的觀念」。賈慶林在今年七月於兩岸經貿論壇中,提出「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後,「兩岸一國」的概念,已經成為大陸方面對台政策的主旋律。

台灣看九二共識

最近筆者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一個學術研討會,大陸方面自出席的學者至官員,無不言者諄諄,力陳「兩岸一國」非但不否定「各表」,還有利於互信的增進。大陸學者認為,兩岸在一中的內涵上,不論自政治、法律或對外,都存在重大分歧,因此,自「九二共識」轉向「兩岸一國」,符合大陸的核心利益。針對大陸出席代表的慷慨陳辭,筆者表示,在兩岸的脈絡裡,「九二共識」這四個字,是六十年來兩岸政治紛擾中僅有的交集,得之不易。雙方援用四年以來,已經創造了無與倫比的效益,包括:

● 交流去政治化

● 協商準政府化

● 政治議題去敏感化

● 主權問題不再是雙方爭鋒相對的零和遊戲

對於這些成效,雙方已有高度的共識。目前大陸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與許多國家發生齟齬。比證之下,海峽兩岸所建立的互信,更屬難能可貴。值此典範漸在夙昔之際,改變的理由安在?

對台灣而言,四年來賴以改善兩岸關係的「九二共識」,其實存在兩個狀況:一、「一中」必須與「各表」相連,才有可能被民眾所接受;二、老百姓對「九二共識」的支持度並不高,大約只勉強過半。

目前台灣的民意是,對主權意涵低的兩岸談判(如三通與交流),民眾高度支持,對政治意涵較高的協議(譬如兩岸投保協議和ECFA),民眾的支持度中間偏上,但對高度主權內涵的協商諸如和平協議,民意的支持度低。

「九二共識」的微妙,在於將高度爭議的政治內涵,改用中性的語言包裝,已逐漸擄獲民心。雖然台灣的民意歸向逐漸靠攏,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公開反對「九二共識」。至於大陸,也因台灣將「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相聯,對之一廂情願的接受。因此,當務之急,應是兩岸如何共同鞏固、深化「九二共識」,使海峽兩岸真正能夠對此一得之殊為不易的「九二共識」,產生真正的共同認識,此時豈是改變典範的契機?

退一步說,新的提法真的有利互信的增加嗎?目前的情況是,兩岸互信固然已有增長,與四年前誠不可同日而語,但有些問題涉及政治原則與政治現實,並不一定與互信有關。

鞏固九二共識 深化兩岸互信

兩岸之間的政治爭議,其實是建立在迄今仍然無法處裡的四個政治現實之上: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般人對「中國」有定型化的理解、因而也導致台灣內部對「中國」的解釋及接受度出現紛歧。兩岸必須就這些問題找到相互容忍的方案,才是化解紛爭的根本之圖,兩岸之間才有可能真正出現互信。就此而言,最近連、胡在亞太經合會上碰面時,大陸方面提議,兩岸共同創造有利於台灣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環境,無疑是促進互信的一帖良劑。

個人認為,現階段大陸方面以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框架以及強化兩岸互信,作為未來努力的目標,在方向上,確實值得肯定,但是在作法上,則應行穩致遠,以強化和鞏固已逐漸為多數人肯定的「九二共識」為先,因為這四個簡單的字,已經為兩岸帶來巨大效益,使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以協商代替對抗。成果得之不易,必須善加珍惜,切勿躁進。大陸方面亦應認真找出台灣方面對中國認同日漸弱化的真實原因,順勢擴大「九二共識」的基礎與效用,使得雙方在政治層面的爭議,能夠獲得充分的處理。

解決問題的共同基礎

「九二共識」雖為兩岸關係提供了名分的基礎,但是問題並未解決。展望未來,兩岸應該在「九二共識」的既得效益上,鞏固並強化互信,以期為兩岸關係奠定另一個二十年的康莊大道。對此,「九二共識」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從解決低度政治的基礎,成為解決所有問題的共同基礎;

● 從兩岸協商的基礎,成為各類互動的共識基礎;

● 從處理兩岸問題的原則,到為兩岸國際合作開創條件。

若然,則兩岸關係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