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上課講什麼

對於領導幹部的培養,中央一貫極度重視。而作為幹部培訓的最重要機構,中央黨校的作用不言而喻。隨著中央對幹部培訓不斷提出新要求,這些年來,中央黨校的課程設置經歷了怎樣的變革?

黨校教育正規化

1982年8月,蔣南翔調至中央黨校。這位曾經擔任過清華大學校長、教育部長的學者,在黨校提出了教育正規化的意見。這成為中央黨校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黨政幹部並不像今天這樣較為普遍地擁有高等學歷。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馮俊曾撰文分析當時的培訓情況:針對幹部隊伍學歷低、整體素質不高的現象,幹部教育培訓主要以加強幹部學歷教育和提升幹部專業知識能力為主。

1980年,中宣部、中組部頒發了《關於加強幹部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文化程度低的幹部,主要應當學習文化,包括語文、數學、史地和自然常識,凡有條件的都應爭取在1982年達到初中或高中水平。1985年,全國45歲以下幹部參加高中、中專學習的136萬人,畢業結業47萬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黨校正規化被提上日程。1983年5月,中共中央頒發《關於實現黨校教育正規化的決定》。

僅從課程內容,也可看出中央黨校改革的時代足跡。在蔣南翔系統地提出黨校教育正規化之前,黨校的課程主要是“老五門”: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和黨史、黨建。正規化教育改革後,黨校課程開始根據學員需要和形勢發展添加新內容。

“以經濟課程為例,80年代以後,中央黨校不光有政治經濟學,還有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李興山說。

從“老五門”到“三基本、五當代”

1997年,鄭必堅由中宣部常務副部長的職位調任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鄭必堅上任後,推動了黨校歷史上另一次重要的課程改革。這次改革的核心內容是重新編寫黨校的基本教材,把“老五門”改為“三基本、五當代”。“三基本”是指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問題、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鄧小平理論基本問題,“五當代”是當代世界經濟、當代世界科技、當代世界法制、當代世界軍事和中國國防、當代世界思潮。

與理論基礎一樣,黨性修養同樣是黨校教學堅持多年的重點。為此,在課程設置上,中央黨校始終把反腐倡廉教育作為一個重點。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曾專門撰文回憶在中央黨校聽講座的情況:到中央黨校作報告的部長們,幾乎都曾是中央黨校的學員,來時輕車簡從,作報告也沒有人陪坐,課前校領導或有關教授簡單介紹幾句,作完報告部長自己宣佈下課。他說這是中央黨校的規矩。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像是,近年來國外政要訪華亦多將中央黨校作為到訪之地和演講場所。

教員要掛職

中央黨校的幹部培訓分為培訓班和進修班,分別由培訓部和進修部負責。班級不同,培訓對象和內容也有區別。其中,進修部負責省部級、地廳級幹部、縣(市)委書記的輪訓,培訓部則負責中青年後備幹部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幹部的培訓。

“2000年以後,進修班進行了比較大的改革。學校把課程時間縮短,並提高針對性。後備幹部的培訓班要上半年到一年,課程比較系統,還會結合形勢任務配備其他課程。進修班則是一兩個月,以專題培訓的形式為主。”李興山說。

專題培訓的主題均直接鏈接當下重大問題,如科學發展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等。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陳寶生說,過去上課大體上都是灌輸式、講授式的教學,現在注重綜合運用講授式、討論式、研討式、模擬式、案例式、情景式、體驗式等方法。這也對授課者提出了新挑戰。李興山說:“現在的學員不一樣了,他們的學歷至少是本科,博士和碩士也占很大比重。而且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教員在教學當中起到輔導引導作用,黨校要求教員要掛職,到各省各地調查研究。

儘管如此,也不能完全滿足黨政幹部們的學習需求。相比國民教育,更新教學內容對黨校來說非常重要。黨校每學期都要根據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根據幹部的實際需要更新教學內容。

郭占恒回憶道,除了4個單元、20門必修理論課,每週五上午的“形勢與任務”報告、每週三下午的“當代世界”報告等必修課程,還有五類選修課,包括“時事熱點問題”講座、全校選聽講座、電視選修課、校園網網上選修課、體育課等。

隨著新的轉型期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黨校培訓也與時俱進。近年來,新媒體的發展,尤其是自媒體的迅速普及,媒體應對和網絡應用成為幹部培訓的新課題。

在這方面,中央黨校步伐較快。2011年,學校專門舉辦《微博影響力及其應用》專題講座,邀請新浪微博出品人、新浪網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曹國偉和多名典型用戶,以訪談方式參與講解。

(盧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