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社會力量如何分享政制發展成果?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代改革家王安石在這首《元旦》詩中表達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和哲學觀點,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心情及執政態度。這首詩所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它是以除舊迎新來比喻和歌頌新法的勝利推行,並讚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也蘊含著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深刻哲理。

時序踏入二零一三年,從祖國內地到澳門特區,也都洋溢著除舊布新的改革新氣象。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的綱領,新任總書記習近平不但是主持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摒除舊習慣,弘揚新作風的八條規定,並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而且還重走當年鄧小平「南巡路」,發出了繼續及深入改革開放的號角聲。特首崔世安在二零一三年度「施政報告」中,也強調了「把握機遇,與時俱進,穩步走向新的未來」。。

實際上,去年的政制改革,就是在中央政府主導下的一次對澳門特區民主政制的一次促進調整改革,推動澳門特區政治體制向前發展。這與特區政府去年推行的一系列發展經濟和惠澤民生的措施一起,積極地回應了中央「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的號召。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新的一年開始時,應為一年的工作計畫及早籌謀安排。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都要早做打算,開頭就要抓緊。在一年開始之時就要多做並做好工作,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礎。特首崔世安在元旦獻辭中指出,二零一三年,特區政府將繼續秉承「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將發展經濟和完善民生福利作為施政重點。除了實施各項惠民及稅費減免措施,更加重要的是,特區政府已著眼於構建施政長效機制,著手在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屋、交通、環保等領域制訂長遠規劃,致力於民生綜合水平的持續提高。我們亦清楚地意識到,社會存在不同的問題和訴求,特區政府施政仍有改善的必要,我堅信,有澳門居民的和衷共濟,奮發自強,我們會克服困難和挑戰,在新的一年創造出更好的成績。這是屬於民主的範疇,也是常態性的工作。

今年內更有非常態但又是定期進行的工作,而且還是澳門特區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那就是在九月間將進行第五屆立法會選舉。而且,這還是澳門特區成立之後首次的政制發展,亦即修訂兩個選舉辦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及備案,澳門立法會經由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產生的議席,將各增加兩席。這為社會各界別群眾參與「澳人治澳」、參政議政,提供更多的機會。相信,各界別團體都在暗中摩拳擦掌,厲兵秣馬,積極備戰之中,以求親身分享政制發展的成果。

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既是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的延續,也是走向未來,或許會對社會政治生態促成某些微妙調整的一次變革。「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為此,我們在此時回顧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後的社會政治生態,頗有裨益。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的特點,其一是澳門特區立法會內的政治生態基本不變,仍然保持傳統愛國社團、博彩商人、鄉族集團及民主派四大板塊,但四大板塊之間有所微調;其二是社團政治仍然是立法會選舉及立法活動的堅強後盾,有社團背景的參選團隊的成績較為亮眼,單打獨鬥者或由「平時不燒香,臨急抱佛腳」型社團匆忙拼湊的參選團體,則再嘗敗績;其三是民主派雖然增多一個議席,但建制派仍然佔有主導地位,兩者之間互相起著制衡作用,社會仍然保持政治平衡,激烈的社會運動仍然未有產生的條件及土壤;其四是無論是建制派內部還是民主派內部,都發生了一些徵妙的變化或調整,兩者都既有若干進取,但同時亦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自己的弱點。

有人說,第四屆立法會,除了是「同心」的李從正接替梁玉華,「群力」的何潤生接替梁慶庭,博彩商人團體及鄉族團體的麥瑞權替代馮志強(後者改為由間選出線),及陳美儀替代周錦輝,屬於正常替換之外,民主派的陳偉智「氣走」建制派的容永恩,是民主派的勝利。其實不然,因為「群力」的得票數和得票率都有不容忽視的提高。因此這只能說是「新澳門學社」是得利於策略調整的技術因素。實際上,如果在第三屆立法會選舉時,「新澳門學社」就採取分拆為兩個團體參選的策略,這個變化可能就會提前一屆出現。

但民主派也並非沒有隱懮。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其民意支持度與敢於「挺身而出」者的數量及素質之間,不成正比。實際上,民主派兩個參選團體的總得票率為百分之三十四點零三,但所獲議席卻為直選議席的百分之二十五,浪費了不少選票。這當然首先是受限於有利於較小規模參選團體的「改良漢狄比例法」的計票方式,這本身是「非戰之罪」;但問題的嚴重性是在於在無記名投票中,願意甚至樂於投票給「新澳門學社」兩個參選團體的選民,卻沒有幾人敢於公開站出來,為其站臺助選甚至是直接參與成為候選人。因而在「無人應召」的情況下,其中一個參選團體只能是濫竽充數,找來已被法院一審判處罪名成立或因醉駕而留有案底的人充當候選人,自毀形象。這當然是與澳門特區是「半個解放區」政治特質的外因有關但,也有與「新澳門學社」雖然號稱「民主派」但其活動形態卻並不那麼民主,相反還帶有若干性封閉性,平時不注意物色及招攬人才,及即使是有人才,但也犯上知識分子「文人相輕」、「唯我獨秀」通病,不願「陪跑」,而要自己出頭的內因有關。據說,今次「新澳門學社」的理事長就將脫隊另行組團參選,這是否會對「新澳門學社」的兩個參選團隊造成衝擊,尚待觀察。

另一個特點,就是建制派也已是「水牛過河各顧各」。首先是「同心」與「群力」已經呈現頹態,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已然大幅流失。遙想當年,由近百個傳統社團合組的「聯合提名委員會」,雖然未能囊括所有選票,但畢竟是首次參選就告大捷,拿下了三分之二議席。但次屆選舉,由於輕「敵」,民生派參選團體崛起,「聯合」除了損兵折將,僅獲一半議席之外,得票數還輸給了民生派團體。為了應對民生派的崛起,又主導修改「漢狄比例法」,卻使自己被迫拆夥,從而為後來的各自為政「各顧各」埋下禍根,更難於配票。而博彩商人及鄉族派卻乘勢而起,侵蝕傳統愛國社團的票源。盡管這三大板塊都是屬於建制派,但在某些具體利益議題上,是並不一致的。這就為日後的團結,帶來隱懮。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是在「歐文龍事件」爆發,特區政府形象及管治能力均嚴重受損,而且也發生了兩次大型遊行示威活動,甚至有警察向天鳴槍,可以說是民怨鼎沸的情況下進行的,但反對派也只能是憑著技術因素獲得多一個議席,未能根本性地撼動建派佔優勢的政治生態。而在此後的四年間,雖然澳門特首世安剛接任時,遭到不少明槍暗箭襲擊,而且還發生了一次規模更大、警民衝突更嚴重的遊行示威,但特首崔世安實施「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關顧民生,民怨逐漸消減。這個因素是否能影響第五屆立法會選舉的結果,也值得觀察。

由此,從踏入二零一三年開始,到今年九月的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期間,特區政府一方面適宜繼續落實各項惠民措施,進一步消除民怨;另一方面,必須戒慎恐懼,依法施政及依法行政,盡量避免爆發醜聞,各行政部門之間發佈訊息也應互相通氣,避免被反對派用作煽動民粹及拉票吸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