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指增托額非長久計 政府解釋計劃經深思熟慮

【本報訊】本澳幼兒入托難,有議員批評增加托兒所收托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政府解釋稱,增加托兒額有數據支撐,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計畫。

立法議員麥瑞權在立法會口頭質詢政府施政大會上表示,經濟向好,新生嬰兒增加。經濟轉型、生活成本上漲令雙職家庭增多,但本澳托兒所未有明顯增加,成為入託難死結。他要求政府交代是否有解決問題的短中長期方案。

社會工作局長容光耀回應,本澳幼兒入托難實際上於2009年開始出現。他承認經濟社會的變化導致入托難加劇。至於解決之道,政府除加設托兒所外,亦鼓勵和支援社團及民間機構提供托兒服務。他亦再次提到,政府計畫將托兒所每個活動室托額由28人上限提高到30人,相信這有助解決入托難的問題。

這建議遭麥瑞權反對,他認為此舉屬“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且早前已經“祭出此招”。他質疑入托難今後若持續存是否再提高收托額上限。容光耀指出,當局計劃增加托兒所每個活動室的收托額是經過計算和深思熟慮。他說,現時托兒所出席率約72%,如每個活動室增加增加1至2個托額,出席率將維持約85%,這個數據給了增加每個活動室收托額的信心。

容光耀予不認同不入托就難入學這一社會擔憂的問題。他稱教青局對這問題已有宣傳,未來社工局亦會加強宣傳。他指出,現時托兒不屬補充性家庭支援服務,家長期望透過托兒所提升子女自理、社交和群體適應能力,為未來進入正規幼兒教育階段早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