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是為實現習馬會創造條件應予支持

由於謝坤宏的連署數未能跨過提名「門檻」,而不具參加國民黨主席選舉的資格,因而馬英九的選情等於是同視選舉。這本應是「老神在在」、「好整以暇」,但馬英九仍不敢有任何懈怠,並沒有因此而銷假(他向黨中央請假一個月,是不敢輕視謝坤宏參選對自己所形成的威脅),相反還一直繼續上山下鄉,到基層拉票。在謝坤宏未能參選,只有他一人等額參選的情況下,馬英九仍這麼「搏老命」,已不是要應對他人威脅的問題,而是為了抬升投票率和得票率。實際上,只有一人等額參選,也就是「躺著選也可當選」,本來是無須如此「搏命」的。但正因為如此,馬英九擔心黨員們會認為「反正少我一票也無礙大局」,可能會「懶」得出來投票,再加上部份基層黨員對馬英九有意見,也可能會以「拒絕投票」來表達心中的不滿,屆時可能會創下投票率「新低」的紀錄,甚至即使前往投票,也會投下空白票,令其得票率更低,這將會使民間有更為「臉上無光」。因此,只有一人參選,所承受壓力更大,比謝坤宏參選還要大得多,因為有人挑戰馬英九,畢竟還可激起部份雖對馬英九有意見但認為仍應顧全大局的黨員的危機感,而出來投票。

馬英九之所以有此懮慮,事出有因。實際上,除了近年來馬英九民意支持度低迷這個「普遍性」的原因之外,最近還增加了兩個「特殊性」的警訊,一是根據一項最新民調顯示,認為「總統」兼任黨主席適當的只有百分之二十點八,而認為不適當的竟高達百分之五十九點六,而且在國民黨支持者中,有百分之三十三點二贊成以「投廢票」降低得票率予以警誡;一是有國民黨中常委認為,既然馬英九堅持連任黨主席的訴求是「黨政同步」,就應當並打算修改黨章,明定黨籍「總統」當然兼任黨主席,在二零一六年新「總統」產生後所剩下的一年黨主席任期,如國民黨繼續執政,馬英九就應該讓出主席位置,讓新「總統」「黨政同步」,若國民黨敗選,馬英九更應為敗選負責,沒有資格再握黨權。

其實,以「以毒攻毒」手法提出修改黨章的建議,雖然很有道理,但尚未打中要害。那就是在陳水扁「總統」任期後期,馬英九常常批評陳水扁「總統」兼任黨主席,是搞「獨裁」;因而他在初次競選「總統」時,就曾主動承諾在當選後實行黨政分開,不會兼任党主席。如今卻違背諾言,至少是誠信出了問題。而且,他要兼任黨主席的理由,是強調可以實現以黨領政,協調府院關係,提高行政效率;但在兼任黨主席之後,政績卻未見有所起色,民意支持度下跌得更低。因此,這對終日將「誠信」掛在口中的馬英九來說,不啻是一個諷刺。

目前看來,唯一支持馬英九繼續兼任黨主席的理由,是為明年底「APEC」在上海舉行時,實現兩岸執政黨領袖的會晤亦即「習馬會」創造條件。

實際上,曾聲稱要留下歷史定位的馬英九,卻一直未能如願。他盡管決定恢復兩會談判,簽署了十九項協議,但相對來說,仍未能達到「歷史定位」的高度,更未能達到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要求;而後者更是他夢寐以求的。

因此,要做到這兩點,就是以其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職務,便於他以「適當名義」跨海登陸,並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晤,達成兩岸執政黨領袖的首次「握手」。其意義,比雖然進行了「破冰之旅」,但因當時國民黨仍處於在野地位的連戰,及雖然實現了兩岸執政黨主席會晤,但並無擔任「總統」的吳伯雄,更具震撼性,馬英九當然不會把這千載難縫的機會輕易讓給別人。如果說,在其第一個任期未能登陸與胡錦濤會晤,還有一個不利於其爭取連任當選「總統」,因而還可以說得過去的話,那麼,到明年十一月上海「APEC」峰會舉行時,,他的「總統」任期已經過半,那就已不再存在「影響連任」的問題。相反,在民進黨人也繼續登陸,也已醞釀調整大陸政策,沈富雄更是呼籲民進黨要「向國民黨靠攏」之時,馬英九登陸的時機,就是已經基本成熟了。

實際上,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胡連會」、「胡吳會」及「習吳會」佔有極為重要的一頁。不但是為民族振興和台海和平,而且也是為個人功業,都寫下濃重一筆。詭譎的是,連戰當年「登陸」之時,民進党曾糾集一群政治流氓到機場以「武鬥」攔截;而吳伯雄首次「登陸」時也曾被幾個「獨派」小丑用「文鬥」方式叫了幾句。但在這些政治流氓跳完罵過之後,民進黨人終也無可奈何,任由連戰、吳伯雄的「和平之旅」繼續絡繹於途。

畢竟,緩和及發展兩岸關係是大多數臺灣民眾的心願,馬英九兩次獲得台灣選民支持就是為其積極進取的兩岸關係政策「背書」,而海峽兩會協商的成果也讓臺灣民眾嘗到了發展兩岸關係的甜頭,更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

就此「規律」,馬英九要登陸,儘管在開始時也必然要冒一定的政治風險,但最終都必春風化雨,雨過天青。而所獲的個人榮譽卻是至高無上。兩相平衡,風險成本就相對較低,政治效益卻可擴張至最大,這盤「治投資做得過。

既之,我們就不能輕忽馬英九要兼任党主席背後或有的他要以此名義訪問大陸的隱潛動機。那就是,馬英九以「中華臺北領袖」的名義,出席明年底的上海「APEC」峰會,期間與習近平單獨會晤時,就改以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份,而習近平所用的職位則是中國共產黨總書記。這樣,就沒有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問題。而且,實現兩岸執政黨「政黨合一」領袖的會晤,是世紀性的全球大事,一句話會的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然而,馬英九還要「擺譜」,要以「中華民國總統」 身份登陸,顯然是不現實的。至少也將構成「兩個中國」,大陸根本不會接受。何況,「APEC」達成「西雅圖模式」的默契,是由台灣經濟領域的部長級人物作為台灣地區領導人的代表,出席「APEC」的峰會,這個「台灣地區領導人」指的就是台灣地區的「總統」。這就為馬英九出席上海「APEC」峰會預留了契機,即是由馬英九直接以「台灣地區領導人」的名義出席,而無須派出代表。而在會議期間與習近平單獨會晤時,就使用中國國民黨主席的名義。這既是沒有抵觸一個中國原則,也是顧及到現實的政治需要,尤其是台灣民眾「參與國際活動」的強烈企盼。

既此,馬英九還於考量接受「APEC」的「西雅圖模式」的定位。何況,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地區都是忠實地執行了這個模式,儘管李登輝、陳水扁曾試圖突破這個模式,卻從未得逞,而台灣社會也未見有意見。為達成個人歷史定位,馬英九又何必拘泥於職務名稱抳?

(發自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