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地震教育

中國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交界處、即屬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一部分,是世界上地震發生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多年來,經歷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地震災害後,台灣人已形成一套相對系統、有效的地震生存、救災和重建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全民科普,做好知識建設

我僅有的一點點地理知識都是來自中學時候的應試經驗,考試前匆匆忙忙回憶了一下九大行星的位置、幾個世界主要地震帶、暖流寒流啥的,考完後,全部還給老師。從來不知道這些地理知識跟我有什麼直接關系,更不知道如果自然災害真的發生、真的降臨到我頭上,我要怎麼辦。直到去年,我到台灣交換學習的半年時間,才算是補上了這寶貴的一課。

剛到台灣沒多久,我的新朋友們就這樣給我介紹台灣:如果沒感受過地震、台風,你的台灣行就不完整。接著便 裏啪啦介紹起來如果遇到地震、台風等自然災害要怎麼自救,怎麼幫助他人。我聽得晃神,心想你們台灣人也太羅嗉,我在台灣不就是半年時間,遇上自然災害的概率能有多大啊。過了不久,果真就遇到了。那是一天半夜裏,我在宿舍裏睡得正香甜,忽然感覺到床在劇烈搖晃。醒過來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愣在那裏。我的台灣人室友也醒了,她鎮定地說:“地震了,先不要慌張,聽聽宿管的廣播怎麼說。”隔了一會兒,宿管的廣播就傳來了:“親愛的同學們,剛剛發生了輕微的地震,估計不會很嚴重,同學們無須慌張。如果有必要逃離,我們會進一步通知大家。”我才松-口氣。

接著我的室友便給我普及地震的知識,跟我說地震的原理、地震發生的時候要怎麼反應,如何自救和救別人--沒想到日文系的她,對地質知識也這麼精通。一拍後腦勺,我才醒悟,對地震、台風等自然災害的相關知識,是每個台灣人教育裏的一部分,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瞭解。而他們能夠有這樣的素質,深入、廣泛的公眾科普教育與學術研究居功至偉。

比如,在台灣氣象局的網站上,除了每日天氣預報、大氣情況觀測這種必備的欄目以外,還設置了“地震歷史記錄”、“地震百問全書”、“台風資料庫”這樣的科普欄目,給民眾講解歷史上發生過的自然災害,普及相關知識。值得一贊的是,氣象局網站上的資料非常細致、且實用,沒有煽惰、喊口號的畫蛇添足之內容。你可以看到“規模8.2級的地震威力有多大”、“伺謂有感地震、無感地震、前震、餘震”、“台灣最嚴重的震災情況如何”、“建築工程防震設計應遵守什麼原則”這樣周詳、實事求是的知識點,全面覆蓋了普通民眾對於地震災害的所有疑問。除了網站的建設以外,台灣氣象局還准備好地震宣傳資料,民眾只要撥打一個電話,就可以免費索取,十分方便。更別出心裁的是,台灣氣象局還為學齡前兒童製作了特別版的台灣氣象局兒童網,以可愛的卡通配圖、帶拼音的文字、活潑親切的筆觸,給兒童普及地震知識,相當貼心。有這般全面、為不同市民量身訂做的科普知識,難怪台灣人個個都是自然災害的專家呢!

紮實到位的科普工作以外,台灣人對于自然災害的知識積累,很大程度還是得益於他們長年累月對於相關課題所進行的精深、廣泛的學術研究。在台灣碩博土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上輸入“地震”的關鍵詞,可以檢索到1312篇論文資料,對於台灣這樣一個人口不算多的地方而言,是相當高的一個比例。台灣人的學術積累不僅有數量的交代,質量方面也毫不含糊。在這些論文裏面,幾乎看不到重疊的研究課題,換句話說,這些學者從不同的學科角度對於“地震”這個話題做了獨特的探索。初步涉獵一下就可以發現,研究幾乎已經涉及有關地震的方方面面,除了大部分從地質學、物理學、生物學、土木工程學等自然科學的角度對地震進行鑽研的成果以外,還有一系列來自社會科學的研究:有學者從心理咨詢的角度,探討受震災民受到的心理創傷與可能的咨詢建議;有學者從教育學的角度,研究如何向小學生教授與地震相關的知識;也有管理學的學者討論地震對於台灣旅遊業產生的影響;還有新聞系的學者鑽研了地震災害中的新聞攝影工作……這些學術研究的成果,累積成台灣人寶貴的智庫。深刻地、全方位地瞭解地震,讓他們能夠輕易戰勝自然災害帶來的恐懼,真正做到以知識武裝全體民眾。

上下一心,全民救災

發生在1999年的9‧21南投大地震,規模達到7.3級,總共2400多人罹難,一萬多人受傷,五萬多間房屋倒塌,財產損失超過三千億台幣,是台灣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災難。在這場地震發生以後,台灣人上下一心,患難與共,台灣軍隊、消防、員警、民間團體,聯合來自世界各地的救援組織,紛紛投入到救災的行列中,體現出“在上帝面前、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是一家人”的精神。

地方政府與軍隊是救災的主力軍。在“9‧2”大地震發生 後43分鐘,地方軍隊就受命趕赴現場,在受災地區設置指揮部,全面投入救災。地震發生的當下,現場是一片緊急、混亂,甚至失控的狀態。為了進一步提高軍隊的效率,軍隊臨時有現場救災的最高行動權力。

地方政府這般竭力的行動卻仍未使作風強硬、不畏強權的台灣媒體滿意。除了準確、及時地通報災區情況以外,媒體還擔任起救災工作最盡職的監督員角色。有多家媒體批評地方軍隊救災不力,沒有抓住最好的時機。媒體的強硬態度督促了救災工作的高效運行:拿出最佳狀態和最佳策略來,不要以為隨便作作秀就可以蒙混過關!

民間捐款和民間組織也是“9‧21”大地震救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慈濟基金會就是萬千參與到救災工作中的民間組織之一。作為一個佛教慈善組織,慈濟非常關注災民的心靈創傷,他們派出慈濟醫院的精神科團隊,進駐南投為災民服務,給災民帶去了精神撫慰力量,這是制度性救災工作難以做到的部分。就是這樣,在各個民間團體的通力合作主下,使得救災工作更深入、全面;也讓台灣人明白,地震救災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個普通人的事。

深刻反省,用愛與創意重建家園

台灣人的“9‧2廠地震救災工作已算可圈可點,但還不是他們做得最好的部分。他們在災後的不斷反省、紀念與重建,才是一絕,堪稱地震防治工作的模範教科書。

軍隊在“9‧2廠地震救災中表現出的混亂與失序,使《災害防救法》的制定提上了日程。在“9‧2廠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年3月,台灣立法機構就制定與頒布了《災害防救法》,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定了災害防救的種種政策問題:救災、災後重建可以動用多少地方經費,當經費不敷支出時的應變措施(由金融機構低利息貸款);救災物資的保管、運輸、倉儲與使用;重建的規劃、管理維護、評估與優先順序,甚至指揮部設在哪里,可以佔用多少面積等等。立法使得災害防救更為制度化、透明化,也約束了地方政府的權力,防止有人趁火打劫、貪汙。《災害防救法》的出臺並不意味著救災工作的終結,十幾年來,台灣人在不同的自然災害救助工作裏汲取教訓,多次修訂《災害防救法》,不斷完善災害防救的工作。自然災害的發生總是人們無法預料的,但人類社會卻可以用法律的形武使防救工作更有根有據,台灣人身體力行,展現了一個現代法制社會應該如何面對自然災害。

在制度性的反省以外,台灣人在“9‧2l”地震後的重建工作,甚有想像力,我僅舉其中兩個例子。

台中市霧峰區的某中學,在“9‧21”地震中受災嚴重,教學樓坍塌、變形,地皮隆起、斷裂。台灣人卻沒有急著把廢墟推倒了重建,而是把受災建築加固、圍建起來,作為地震知識普及的活教材,建成了有名的“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園區內有“車籠埔斷層保存館”與“毀壞教室保存區”等,把地震活生生地留了下來,還設有“地震體驗平臺”,讓沒有感受過地震的民眾體驗一番震天動地的感覺。教育園區的建設,一方面是為了紀念: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這麼快,要忘記一件事太容易,記得才最寶貴。教育園區告訴人們,這場發生過的災難,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另一方面,是為了警醒:証據擺在眼前,地球真的很危險,民眾要時刻提防哦!

在“9‧21”大地震以後,台灣共有近300所學校需要重建。台灣關注教育的一些民間團體提出,將校園的硬體設施按照先前的模樣重新做起來沒有意思,應在校園的設計與規劃裏注入文化感、現代感,讓校園重建與教育改革一同進行。他們的建議被教育部門采納,史稱“新校園運動”。南投的鹿穀內湖某小學就是這一波創意校園建設運動的受益者之一,重建後的內湖某小學採用全木材建成,與周圍的天色、森林融為一體。這個小學看上去像是日式旅館,清淨、優雅、別致,一點都不像印象中水泥房子做成的小學。

就是這樣,台灣人以愛出發,發揮創意與社會力量,把地震帶來的危機當做轉機,地震後的重建也成為他們精神建設的一部分,不斷地記錄、反省與討論。台灣人在“9‧21”地震災害中,交出了近乎滿分的功課。

現代心理學認為,每次創傷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如果我們調整得當,恢復得好,心靈會變得比以前更強大。對於每個人來說是這樣,我想,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亦是如此。如今,雅安大地震來了,我們每個中國人,也要開始做我們的功課了。

(劉亭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