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高門檻背後的經濟考量

陳觀生

早前,粵澳兩地政府在本澳舉辦橫琴投資項目講解會,其中在橫琴管委會提供予傳媒的資料中,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的准入門檻公司註冊資本最少1億元人民幣。令本澳社會對此產生熱烈討論,各種看法各異。其實回顧過去橫琴的發展或者是珠海的發展歷程,可見橫琴方面對企業投資要求高門檻的背後,有一系列的經濟考量。

本澳對橫琴高門檻看法各異

在本澳企業界翹首企盼多時下,粵澳兩地政府早前公佈粵澳合作產業園的招商安排。其中粵澳合作產業園澳門投資項目准入要求公佈,進入園區的投資項目須向澳門貿促局申請,由澳門特區的橫琴發展澳門項目評審委員會和橫琴新區管委會評審和審核。合作產業園的准入項目分5類,分別是商務/金融服務、休閒旅遊、文化創意、高新技術、科教研發。項目用地起拍價按樓面價格計算,按逐次遞增原則,每半年調整一次。

其中,以商務/金融服務的准入要求最高,在今年內,純商業/金融功能的首層樓面基準地價為每平方米5,821至9,558元人民幣,另外,以每萬平方米樓面計算,投資最少2億元人民幣,每年課稅不少於7,500萬元人民幣、生產總值不少於3億元人民幣。至於中醫保健類,一般納入粵澳合作產業園,由粵澳雙方議定。

對於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的准入門檻公司註冊資本最少1億元人民幣,在本澳企業界引起了一陣熱議。小企業協進會理事長區宗傑認為門檻太高,且自由市場下不應設門檻,他相信一段時間後中小企反應欠佳,門檻自會調整。他又認為現時橫琴的生意前景仍未成氣候,他作為商人必會選擇到南沙及前海經營生意也不願進入橫琴。

澳門美國商會主席謝思訓反映,屬下的會員對在園區發展旅遊會展業有興趣,但園區准入門檻過高影響投資意欲,中小企只能組合發展,他建議粵澳雙方日後商討調整。

中總副理事長黃國勝則認為,准入門檻高低不是大問題,最重要是企業找到投資切入點,例如組成投資組合,不一定單獨投資。

議員崔世平形容門檻對於本澳企業是一個挑戰,亦是機遇,有助本澳創設具規模的企業;他相信商界仍需時間消化及研究,探討有何合作可能性。街總社區經濟事務委員會主任李卓君認為,本澳中小企及微企都可能有發展意願,但因准入門檻對於微企是遙不可攀的數字,要組成聯營體參與亦缺乏管道,希望特區政府協助中小企集資。

橫琴表示,粵澳合作產業園准入要求較高,是考慮到園區定位發展高附加值產業,以及參考過去3年的數據。 橫琴新區交流合作局局長劉揚表示,橫琴土地珍貴,106平方公里中70%已規劃不利用,至2020年可開發為28平方公里,須對開發強度提出較高要求以可持續發展,並配合發展高端服務業、高端製造業等高附加值產業的目標定位;另外,過去3年橫琴的投資強度,保守估計每平方公里214億元。劉揚認為,澳門中小企較難獨力參與橫琴發展項目,建議組成聯營體一同參與項目評審。

橫琴高門檻的經濟因素

橫琴方面提出的上述理由,確實具有一定的說服力,除了看出橫琴方面對前來投資的企業期望甚高之外,也表現出一種“皇帝女唔憂嫁”的姿態。其實,只要回顧橫琴甚至珠海過去的發展歷程,亦體現到橫琴和珠海方面提出高門檻的原因。

首先,過去珠海一直將橫琴作為“會下金蛋的母雞”,絕對不願放手。所以當澳門方面多次向中央要求將整個橫琴劃給澳門,珠海方面都是堅決拒絕;就算澳門有人企圖從中央層面來壓服珠海,珠海還是不為所動。而橫琴澳大新校區建設,已經算是珠海方面很大的讓步了。

據悉,澳門特區政府為澳大新校園這份40年的租約支付了12億澳門元(約合人民幣9.2億元),比較而言,征地所需費用為33億元。所以珠海方面一直認為橫琴澳大校區的建設,珠海方面是“虧大了”!需要從其他方面有所補償。

其次,現在橫琴這只珠海養了多年的“金母雞”終於開始下“金蛋”,當然希望“金蛋”越多越好、越大越好。據內地傳媒報導,今年上半年珠海一共拍出35宗地塊,成交金額逾84億元,其中橫琴新區僅5宗土地就拍出68億元,占全市賣地收入的八成多。其中,橫琴一宗商住用地吸引了雅居樂、萬科、保利等房產大鱷前來競投,以15890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使珠海“地王”記錄翻倍,橫琴新區的土地和房價走勢引人關注。據瞭解,今年上半年珠海全市的賣地收入約84億元,同比上漲了148.91%,其中橫琴新區雖然只有5宗土地成交,金額卻達到了68億元,約占總買地收入的81%,從中可見橫琴新區的土地價值的一斑。在橫琴新區近期推出的土地中,以商住用地或綜合用地為主,由於其獨有的區位優勢,吸引了各方“大鱷”的投資,成交單價都比較高。

橫琴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橫琴新區開發三年以來,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共吸引總投資2365億元,正在推進56個重點項目。今年9月,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將正式開學,年底長隆海洋度假區開門營業,目前基礎設施已經初步完善,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正在形成,粵港澳合作已經漸入佳境,“將成為粵港澳地區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地方。”珠海房地產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橫琴新區開發的深入,橫琴所推出的黃金旺地將“陸續有來”,地產和商業的開發也必將不斷升溫,土地將更加“炙手可熱”。

第三,土地財政與政府債務的壓力也令珠海希望橫琴出現高門檻“欲罷不能”。與澳門政府嚴重依賴博彩稅一樣,珠海市財政近年來相當大部分也是依靠“土地財政”。 房地產一直是珠海稅收的重要來源,根據珠海市財政局披露,2011年上半年房地產業稅收對珠海市稅收增收貢獻度達到63.8%,超過六成。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全年,珠海土地出讓金收入89.35億元;2012年全年,珠海土地出讓金收入為136億元;今年,截至2013年7月11日,上珠海土地出讓金收入為124.68億元,未來截至8月15日,珠海還有6宗地塊要拍賣,如果均以底價成交(橫琴的2塊綜合用地底價成交的可能性不大),珠海土地出讓金收入會增加15.57億,總收入額將超過去年全年的收入。珠海土地市場近三年呈逐步上升的發展態勢,明明白白的土地財政……

另一方面,政府債務一直是珠海發展的沉重負擔。據2012年的珠海財政報告透露,2012年珠海償還政府債務負擔較重,需還債33.8億元,包括償還銀行貸款本息支出27億元餘元;國土部門歸還貸款本息支出5.7億餘元等。而2012年珠海一般預算總收入191 .3億元。此外,珠海2012年的基金預算總收入113.4億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102.7億元,其中市本級基金預算收入為71億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預計64.3億元,同比增收10.8億元。由此可見,珠海政府每年還債就占了其財政總收入的18%左右,是其國有土地出讓增收的3倍。在同一份報告中也披露,珠海妥善處理了政府債務,保證政府信用,維護社會穩定,已償還政府債務2012多億元。

我們也可以將珠海市政府債務的壓力與廣州比較一下,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引用的廣州市公開債務數字是2400億元,廣州市每天用於支付利息的支出就超過4000萬元,以廣州市年均本級財政收入1000多億元的規模看,要對上述地方債務還本付息尚需多年時間。財政收入只是廣州五分之一的珠海,還債壓力之大已可想像。

珠海對橫琴發展寄厚望

珠海方面對橫琴發展的期望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橫琴的土地價值既解決自身的建設資金問題又幫助珠海財政,走出良性發展的路子;二是橫琴的產業發展能補強珠海發展方面的短板。

有珠海市官員直言,珠海近30年來走的是負債發展戰略,他認為,珠海有今天的成就與此分不開,今後的發展也少不得要借貸。關鍵是如何解決債務,必須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債務。 “只有消化舊賬,才有利於今後的發展。信譽也是投資環境,信譽不好,殺傷力極大。”所以,珠海市政府一邊拓展新區,一邊解決歷史遺留的債務。一直以來壓在珠海市政府頭上的“三座大山”:機場債務、珠光債務和工程欠款。據稱,機場債務已基本解決,珠光問題也基本畫上句號。

有珠海市退休官員談起珠海發展的教訓指,一是有些市領導,認為珠海以前搞的項目太大,太空,不僅耗盡了政府財政,還讓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所以乾脆把項目扔在一邊,置之不理,鐵路、橋樑、高速公路等,都被擱置下來。二是珠海有些人,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過程中,思想轉得太慢,計劃經濟思想比較嚴重。這麼多項目,個個都想控股。廣珠鐵路,要投股80%。機場乾脆全部由自己投資。市內十幾座大橋包括珠海大橋、橫琴大橋、淇澳大橋等,全是珠海市政府獨資操辦的。三是珠海長期控制人口規模,造成城市人口過少,經濟總量也偏弱,這就導致機場、大橋、高速公路的建設,估算一下投產和產出比率,效益低下,往往嚇跑投資商。如廣珠鐵路之所以在國家領導人剪綵開工後又被撤資停工,就是因為省裡和國務院認為珠海運量低,如果硬要開工,可能拖垮珠海經濟。廣珠鐵路的撤資,給珠海一記重創,當時為修鐵路,向農民徵用了大片土地,補償款都發到農民手裡了,結果項目停了下來,經濟損失巨大。而珠海承受的名譽損失更無法用金錢衡量。而珠海機場耗資69億元,卻沒有給珠海帶來相應的收益,反而給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成為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反面教材,經常被引為前車之鑒。

因此,在橫琴開發問題上,珠海市希望走出新路。據內地傳媒估計,橫琴完成前期基建需要超過千億元,資金大部分來源自籌。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將主要通過利用土地融資這個管道來籌集。橫琴土地出讓收入,將填補橫琴建設的巨額資金缺口,甚至還有餘力支援珠海財政,加快珠海其他地區的發展。

有網友指,珠海真的很想成為一個國際大都市,畢竟,擔著珠三角西岸核心城市的頭銜不容易!說白了,珠海還是有“夢”的!而珠海這個“夢”,過去是寄託在“大工業、大航空、大港口”等之上,而橫琴開發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