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賢先生的優良品格正在發揚光大

整整三十年前的今日──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日的下午三時二十三分,時任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澳門立法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何賢先生,在香港伊利沙白醫院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五歲(而今年十二月一日,也是何賢先生誕辰一百零五週年的紀念日)。時任澳督的高斯達將軍向何賢遺屬發出唁電指出,「何賢的逝世,澳門地區的損失是無可補償的」。高斯達還專門作出批示,授予何賢「英勇金盾勛章」〔歷史上澳門只有何賢一人獲得此殊榮〕和「澳門榮譽市民」稱號;澳門政府機關下半旗致悼三天;政府機關停止工作一天,讓官員及公務員有時間參加何賢的祭奠儀式;何賢的靈車從碼頭到大西洋墳場途中,電單車儀仗隊為何賢的靈車開路。國家主席李先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後任委員長葉劍英、彭真,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全國工商聯等,都發來唁電。在香港殯儀館舉行的公祭儀式,何賢的生前摯友柯麟和王光英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柯正平、馬萬祺代表治喪委員會向何賢靈位獻了花圈,柯正平致悼詞,並由許家屯、柯正平、王光英、馬萬祺、鄭鞏、何善衡等人扶靈。

「何賢的逝世,澳門地區的損失是無可補償的」。高斯達的這句話,表達了絕大多數市民的感受。前澳葡政府新聞司發出的有關何賢逝世的「新聞公報」中,也指出「何賢先生可說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物,很難找到他的接替人,特別是在澳門這個社會及政治實況這麼特殊的地方」。

澳葡方面對何賢先生的評語,尚且是如此地尊崇、誠摯,來自北京中央,來自廣州及家鄉番禺,來自全澳各界人大的頌詞,就更不用說了。總之,就如澳門南光公司(即現澳門中聯辦的前身)總經理柯正平在致詞中所說的那樣:「何賢先生一貫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積極支持祖國四個現代化建設和家鄉建設,一貫關心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甚至不計較個人安危糾紛,促進各界的愛國團結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何賢先生愛國愛鄉,急公好義,樂善好施,待人熱情,和靄可親,是一位忠厚長者,他的逝世,使港澳工商界失去了一位長者,港澳各界同胞失去了一個親愛的朋友」。柯正平的悼詞對何賢的生平給予了恰當的評價。

實際上,在何賢逝世之前的幾十年間,他集政界、商界及社會活動界的重要地位於一身,從保護遊擊隊傷患到運送物資,從力促對澳供水到支持粵珠建設,從避難商人到槍彈護紅旗;他促進中葡關係,團結澳門居民,溝通澳門的中國居民與澳葡政府的關係,促進澳門與中國中央政府及廣東省政府的聯繫…;總之是在發展澳門經濟繁榮和維護澳門社會安定上,他有著別人所無的特殊威望與能量。

何賢先生對澳門社會的貢獻,不單止是在叱風雲,調鼐折中,無私無畏,愛國愛澳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作為一個襟懷坦蕩的社會活動家,以其崇高的社會威望和大公無私的個人特質,協調社會衝突矛盾,往往能化險為夷,抽薪止沸,為營造社會和諧氛圍,鞠躬盡瘁,也卓有成效,並成為華人社會與前澳葡政府之間的重要橋樑。

實際上,當時在華人社團中,雖然有人私下評議何賢先生是「一言堂」、「家長制」,但由於他處事公道,毫無私心,故而人們仍然樂於接受他的「家長制」領導,「紅」(傳統愛國社團)、「藍」(親台人士)、「黃」(警務隊伍)、「白」(公務員和腦力勞動者)、「黑」(黑社會)都樂於聽從他的「一言堂」,聚攏在他的周圍。甚麼官民衝突,勞資糾紛;甚麼新老代溝隔閡,在地與外來矛盾;在他出面協調之下,都能從矛盾衝突中找出各方都可接受的最大公約數,大家都滿意言和。因此,在整個七十年代,澳門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和諧團結氛圍。

十多年後,何賢先生的公子何厚鏵先生當選並出任澳門回歸祖國後,澳門特區的第一任行政長官,他在談到自己的父親時表示:「他給我們兄弟姐妹留下了物業之外,還留下了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他的子女、家屬和後輩,我覺得父親有幾點長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積極支持祖國四個現代化建設和家鄉建設,為繁榮祖國經濟作過微薄貢獻。二、他一貫關心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關心澳門社會的穩定發展,甚至不計較個人的安危得失,樂為魯仲連,促進各界人士的團結。三、他急公好義,樂善好施。舉凡澳門的愛國活動,以及社會福利、體育、文化等各種活動,他都出錢出力,極力支持。四、他待人熱情,和藹可親,不記私怨,樂於助人。我懷念我的父親,我與兄弟姐妹一道要繼承他的愛國遺願,加倍努力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澳門的安定發展作出貢獻。」

正是「江人代有才人出」、「長征接力有來人」。由於血脈基因遺傳,由於受到耳染目濡身教,由於個人努力承繼,何厚鏵也多多少少地學習到和發揚了其父親的美好品格和優良作風,也成為澳門特區「紅、藍、黃、白、黑」都能夠凝聚起來和「鎮得住」的核心。盡管隨著歷史的進展,社會訴求已呈多元化發展,但在何厚鏵領導下,澳門社會基本上仍能保持平和氣氛。其實,何厚鏵之於何賢,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當今澳門社會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形勢,還是人群的合理訴求,都比何賢先生時代更形複雜,多元呈現的情況下,要調和社會矛盾,就不能停留於何賢時代的老辦法,而須訴諸於各方面的近代意識手段。幸運的是,何賢先生當年的眼光奇準,及時將何厚鏵先生呼召回澳,並給他擱上了重擔子,使他能有機會為澳門居民服務,並及早得到歷練,從而成為一個出色的特首。相信,這也是何賢先生對澳門社會作出的另一個重大貢獻。

如今,在何賢先生眼中看著長大的侄輩崔世安,又繼承著何賢先生的優良傳統,帶領全體「澳人」繼續將澳門打造成「蓮花寶地」,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楷模。這真是「何公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後來人」。事實已經證明,前澳葡政府新聞司「新聞公報」有關「很難找到他的接替人」的結論,未免過於武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