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快樂指數創四年新低

【本報訊】有調查指本澳居民本年的快樂指數為70.4分,為4年來最低,其中主觀快樂指數更跌至68分。

陳美儀立法議員辦事處委託善明會再度進行全澳快樂指數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收入的居民的快樂指數從67.8分至72.5分不等,當中以收入中等的兩群居民的快樂指數最低(10001-15000元:68.4分、15001-20000元:67.8分)。陳美儀議員認為原因可能是因為中產人士在社會屬夾心階層,很多低收入人士享有的福利未能惠及他們,政府對他們又沒有相對的扶助措施,令他們覺得備受忽略,而他們經濟上的壓力可能比低收入人士更大。而63.4%居民覺得現時政府特別為回應中等收入階層(中產人士)需求的政策不足。僅3.4%居民表示知道政府有特別為回應中等收入階層(中產人士)需求的政策,陳美儀議員認為這結果反映了現時特區政府對中等收入階層(中產人士)的政策不足,顯示政府在政策宣傳較為單一和被動,已經不合時宜,政府應該在政策宣傳上增加管道,才能讓惠民政策深入民心,落實開展。

調查結果顯示,房屋政策重要性評分於2012年(79.9) 、2011年(78.3) 、2010年(78.5)持續高企,至今年更升至81分的新高,反映居民日益著重房屋政策,對特區政府施政的滿意度中,房屋政策評價為50分,為各項施政中最低分,比起滿意度最高的老人福利政策(70分)低20個百分點,亦是持續4年最低位,顯示現行房屋政策仍然未能解決房屋問題,居民認為房屋政策方面的重要性較高,但滿意度評價低。

陳美儀議員表示,經濟高速發展,樓宇出現求過於供是導致樓價上升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政府必須適度增加土地興建樓宇。公共房屋方面,雖然「萬九公屋」已經落成,新的公共房屋亦處於研究規劃階段,但居民對政府的房屋政策仍然不滿意。政府剛推出的施政報告都未見有突破性新思維,政府應訂立清晰及長遠的房屋政策,增加有需要家庭和弱勢社群的上樓機會,真正讓澳門市民能夠安居樂業。

本年的調查問及最低工資對居民快樂的影響,調查發現,有三成半居民認為設立最低工資會令自己更快樂(35%),分別有超過兩成(26.1%)認為「沒有分別」及「不會」(27.7%)。高學歷、就業、學生、管理/專業人士及一般公務員覺得最低工資「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入息」的比率相對較高,管理/專業人士及商人/自僱/小販覺得令「成本轉嫁消費者」及「增加中小企業的營運成本」的比率相對稍高。主婦/退休、失業/待業/無工作、荷官及相對低收入的居民,表示不知道設立最低工資有甚麼作用或影響的比率相對較高。社會對設立最低工資存有不同意見,陳美儀議員認為,政府既然已經對最低工資作出諮詢,應該盡快公佈有關數據,在訂立最低工資條文及金額時,按實際數據,平衡社會各界的利益,減低市民疑慮,才能為訂立最低工資立法工作打下穩健基礎,以獲取廣泛的接受。

調查指澳門自回歸以來經濟急速增長,政府收入遞增,根據財政局的資料,今年至10公共財政總收入近1,260億元,按年增幅達20%。期內財政盈餘854.6億元,增幅近3成,較預算估計的盈餘超出1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