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中國難圓澳門夢

十九世紀中葉,不斷衰落中的葡萄牙,淪為了歐洲的貧窮弱國。它雖然一心想讓清政府承認其佔領澳門的「合法」性,但因得不到英、法等國的支持,理想的談判協定簽不成。以武力解決吧,勢孤力單恐怕還不是清軍的對手。

清政府接受英國建議贖回澳門

無奈之下,葡萄牙準備放棄澳門了。

消息傳出,英國欲取而代之,法、德、俄等列強安甘落後?都想或佔為己有,或共同託管。英國慮及澳門若落入別的列強之手,於己不利,於是指使其代言人赫德,向清政府提議贖回澳門。

赫德是英國人,早年在英國駐寧波、廣州領事館充當翻譯。一八五九年由英國外交部派入中國海關,先任廣州海關副稅務司,一八六三年九月調任上海海關稅務司。同年十一月清廷「洋為中用」,由總理衙門任命其為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成了清王朝的外國籍要官。

當時是,總理衙門在處理外交事務中缺少有經驗的人才,赫德一向表現得對清廷友善,又具有外交才能,所以常聽取他的建議,接受其協助,甚至讓他參加中外談判簽約。就這樣,赫德既充當了清政府外交代表的角色,又被視為中外政府的中間人。而事實上,他的所有活動,主要為維護英國的利益。

清政府再腐敗,領土讓人強佔也是不情願的,也想收還。所以聽取了赫德贖回澳門的建議,總理衙門議定:如果葡萄牙同意交還澳門,撤走軍隊,拆除砲台,則給予一百萬白銀的補償。

清政府擬派代表前往葡國談判。談判代表也是由赫德選定的,一個是西班牙前駐華公使瑪斯,另一個是赫德的親信助手金登幹。瑪斯要求撥給三十萬銀子作為活動經費,清政府也答應了。

一八六八年(同治七年)八月二十二日,瑪斯與金登幹攜帶相關文書自北京出發,前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不料他們還在途中,葡萄牙在九月間發生了內亂,政變危機籠罩,政府要員人人自危,誰也無心與瑪斯、金登幹談判。瑪斯、金登幹無法活動,又不好貿然離去,只能呆在里斯本等著。

有道是好事多磨,延至一八六九年一月,瑪斯在里斯本一病不起,不久命歸黃泉。

噩耗傳到北京,赫德提出再派蒲安臣去里斯本,接替瑪斯的職責。

但這時清政府改變了初衷,主要原因是財政拮据。一百萬贖金與三十萬活動費,都是向外國借貸的,連同利息實際須支付一百五十萬以上銀子,代價太大。所以寧可不要澳門了,將金登幹從里斯本召回,贖回澳門計劃流產。

廣東軍政府功虧一簣

一九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澳門葡軍當街調戲中國婦女,理髮店周蘇師徒仗義相救,卻被關押,激起華人公憤,包圍警署,要求放人。澳葡當局見華人徹夜不散,於二十九日出動軍警鎮壓,打死我同胞四十七人,傷一百三十餘人,史稱「五.二九」大血案。

澳門六十多個華人公團號召罷工罷市罷課抗議,澳葡繼續採取高壓政策,宣佈全境戒嚴,查封公團,封閉關閘。為取得內地同胞支持,華人公團派人至廣州,向軍政府非常大總統孫中山要求援助。孫中山欣然允諾:「葡人倒行逆施,戕害我同胞,政府決不會袖手旁觀。」

孫中山言出行隨,外交上、軍事上雙管齊下。六月一日,軍政府照會葡國駐廣州領事館,嚴正交涉警告。並調魚雷艇兩艘開往香山海面,停泊前山;又派陸軍一個營往前山與海軍互為呼應,嚴陣以待。

廣東各界與軍政府緊密配合,一連兩次在東園召開「國民對葡大會」,通電全國抗議澳葡暴行,呼籲軍政府採取軍事行動,以武力收回神聖領土澳門。

自澳門被葡萄牙強佔後,國人夢寐以求收復之,一洗國,然清朝及民國歷屆政府均因積弱不振而無法實現。全國民眾寄希望於孫中山領導的廣東軍政府、中國勞工同盟、中華全國工界協進會、華僑聯合會、世界道德會、上海行業公會、旅滬香山同鄉會等同聲一致,要求軍政府廢除中葡條約,收回澳門,自後永遠不與葡人往來。

軍政府趁著可用民心,向葡國領事館提出三項嚴正要求,主要內容為賠償、道歉、禁絕澳門鴉片業。葡方強詞奪理,竟稱葡軍槍擊華人是鎮壓亂黨,軍政府無權干涉。孫中山於是指示外交部長伍廷芳莊嚴宣告:政府決以強硬態度辦理此案,決不退步,直至採取最後必要之手段。

緊接著,軍政府海軍部又調「廣貞」、「廣亨」、「永翔」三艦,遊弋於銀坑、馬廄洲、灣仔一線,向澳葡示威警告。

六月十日,軍政府再向葡國領事館發出嚴重抗議,並提五項嚴正要求。社會紛傳,政府已向澳葡發出最後通牒,限三日內答覆,不然將以武力收回澳門,保護我同胞。

澳葡當局大為恐慌,忙增加關閘駐軍,在青洲山頂緊急構築炮臺,又令在上海的「畢地利亞」號兵艦迅速南下。

為試探廣東軍政府的決心,六月十三日,一隊葡兵乘汽艇侵入灣仔,我軍警告其退出,葡軍置若罔聞,並開槍挑釁。嚴陣以待的我陸海軍與義勇隊奮起還擊,將葡軍趕下海去。六月十五日,葡軍又出動飛機越界偵察,我軍猛烈開火,敵機倉惶逃遁。

正當風聲鶴唳澳葡惶恐不安、收回澳門已成待發之箭時,事發不測。

就在六月十五日深夜,廣東軍政府陸軍部長陳炯明,在帝國主義與直系軍閥收買慫恿下,發動了武裝叛亂,包圍總統府,炮轟孫中山住所。孫中山脫離險境,登上「永豐」艦指揮平叛,鏖戰五十多天後北去上海組織討賊軍。民族罪人陳炯明的叛亂,使澳葡逃過了一劫,收回澳門的難逢良機喪失。

國民黨將領努力落空

八年抗戰降下了勝利的帷幕,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躋身於世界各國公認的四大強國之一。趁著這一有利時機,南京國民政府表達了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香港、澳門的願望。外交部電飭駐葡萄牙公使,向葡國政府表示,希望通過談判解決澳門回歸問題。

首先交涉香港問題,依然公理難敵強權,在美、英壓力下,南京政府並未收回香港,仍由英國繼續其殖民統治。葡萄牙「學有榜樣」態度一度強硬,公然拒絕交還澳門。

負責在廣州、香港地區接受日軍投降的,是國民黨的第二方面軍。以司令長官張發奎為首的一批粵軍將領,心中憤憤不平,趁著政府未明確表示澳門循香港例的機會,決策「亂中取之」,以武力收復澳門。

十月間,駐香山縣的第一五九師師長劉紹武與縣長張惠民,遵照張發奎的暗示,策動澳門的國民黨支部,組織集會遊行,打出了要求澳門回歸祖國的旗號,得到在澳華人一致響應。

澳葡當局又急又怕,迭加鎮壓措施:封閉關閘,不許內地人員進入澳門,嚴禁遊行集會,取締了國民黨支部等多個公團。澳門立時籠罩在恐怖氣氛中,變得動盪不安。

張發奎正中下懷,指責澳葡敵視中國,剝奪在澳華人自由,又隱藏庇護日本戰犯和漢奸,聲稱中國軍隊有入澳搜捕戰犯漢奸之自由。第二方面軍的一部隨即進駐了前山,封鎖邊界,切斷了對澳門的糧食供應,還放出空氣,只需一個營的兵力,就可收歸澳門。澳葡自知彈丸之地,不足千人兵力,根本不是第二方面軍的對手,慌忙挽請美國出面斡旋。又作甘拜下風狀,致函張發奎信誓旦旦表示,願引渡所有戰犯漢奸,驅逐在澳門的日人,中國軍民可自由出入澳門,華人可享有集會、遊行、結社等自由。

當時是,蔣介石計劃在美國支持下,徹底消滅共產黨,唯美國之言是聽,故而嚴令張發奎不得擅自行動。

張發奎軍命難違,延至年底撤除了對澳門的武裝封鎖。但他心猶不甘,又有動作。

一九四六年二月上旬,劉紹武率武裝警察一隊進入澳門,但稱保護在澳同胞。澳門華人熱烈歡迎,召開了盛大歡迎會,各界代表紛紛發言,異口同聲要求政府收回澳門。

內地同胞齊起聲援,廣東組建了「收回澳門活動促進會」,一九四六年五月至一九四七年四月,西康省參議會首倡,各省區市參議會隨後,陸續通過了要求收回澳門的議案,並通電全國。屬國民黨與國民政府諮詢機構的國民參政會,順應民意作出了「及早收復澳門」的議案,遞交政府審核。面對朝野高漲呼聲,專注於內戰的蔣介石居然無動於衷,指示國民政府,就各省參議會要求收回澳門的電文,作了如下批示:關於收回澳門,參政會曾有此項建議,經外交部核辦。據稱,在目前國際形勢之下,此問題一時難以解決,俟時機成熟,再提出交涉收回。

就這樣,收回澳門的願望,在舊中國終未實現。

(陸茂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