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有必要加速推動電子商務發展

時下,網購已經成為年輕人消費的絕對方向之一。以內地為例,連續兩年以“雙11”為代表的電商瘋狂,其表現可謂令人瞠目結舌。而這還僅僅是內地電子商務發展的冰山一角、內地業界曾總結認為:乘著移動互聯網的春風,電商企業之間的戰火從最初的價格戰、口水戰蔓延到開放平臺、支付物流,現在又燒向金融、O2O等領域,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雖然整個移動互聯網帶給電商的想像還處在概念階段,但卻已經引起激烈的爭奪,預計2014年,電商在經過相對平穩的增長期後或將迎來更加殘酷的生存環境。可以說,這是內地電子商務逐步發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歷程,其間所衍生出的利益與價值巨大。但返觀本澳,電子商務仍舊處於連起步都算不上的階段。

以本澳最為臨近的廣東為例,自2012年年9月起,廣東省政府已經接連兩年舉辦“廣貨網上行”活動,力推電子商務發展。該活動以“促消費、擴內需、調結構、穩增長”為目標,按照“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原則,依託廣貨品牌和服務優勢,通過統一組織、統一標識、統一宣傳、統一行動,開展“廣貨網上行”活動,促進產銷對接,擴大網路交易,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集中推介廣東電子商務平臺、網上商城和廣貨網店形象,打造電子商務強省,建設優質品牌和電商廠商協同發展資訊化平臺,培育和壯大我省網路消費群體,提高廣貨網購市場佔有率,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注入新的強大動力。時任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曾強調,要集中力量促進電子商務實現跨越式發展,把電子商務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抓,大力推動廣東企業、廣東商品、廣式服務“上網觸電”,在互聯網上再造粵商傳奇。作為一次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嘗試,其思維與理念值得本澳借鑒。

本澳電子商務現狀

分析看來,第一,廣東當時發起“廣貨網上行”目的在於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因此決定將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在電子商務上,希望以此締造粵商新傳奇。第二,廣東其實已經具備較好的電子商務發展基礎,比如“互聯網的普及率、上網用戶數、網購普及率、市場交易規模、電子商務市場份額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95%以上的大中型企業都已全面開展了電子商務交易管理。”第三,廣東省對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視與推動是自上而下,政府高度重視,並親自出面為電子商務發展鋪路築橋,以此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再來看澳門,雖然環球經濟仍舊存在不穩定因素,但是本澳經濟形式依舊向好,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最大的消費群體——遊客數量持續增長。這無疑給本澳零售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潛力,面對每年數百億的零售總額,本澳零售業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發展電子商務的驅動力並不大。而且從本澳內部而言,不斷被社會批評的本澳網路服務也讓電子商務缺乏有力的基礎要件。同時,正如澳門電子媒體業協會所指,澳門電子產業起步較晚,現存標準不統一、平臺建設滯後、應有範圍不廣、安全性不夠及誠信度不高。而在立法方面,重網路技術而輕網路法治化的觀念較重,且實際法律訂立原本就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協會認為,凡此種種,均影響了澳門發展電子產業,也影響澳門迎合國際作電子商務營運的趨勢。澳門電子商務協會亦認為,本澳電子商務市場有別其他國家地區,推廣多於網上交易。主要受到商戶及環境兩方面局限,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自身需有競爭力,如具有品牌、保證商品獨特性。現時本澳未有一個良好的支援平臺,物流快遞未能做到即時取貨到貨;加上市場小等環境因素,導致電子商務實現網上交易有困難。

澳門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阮兆洪也曾表示,澳門市場狹小,令電子商務發展受局限,傳統企業未能瞭解到電子商務的優勢,營運未能完全電腦化,加上技術及人手相對缺乏,目前運用電子商務的澳門企業只有兩至三成。其實不僅在總體環境上,本澳缺乏對電子商務的重視和發展土壤。就連本地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其電子商務發展程度也極低。曾有人對澳門酒店業和旅行社進行了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的調查。調查對象包括澳門25家三星、四星和五星酒店,以及30家旅行社。令人遺憾的是,調查發現,澳門酒店業和旅行社的電子商務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要麼根本沒有網站,要麼網站只是起到提供一些簡單資訊的作用,根本無法進行網上的交易。只有少數的五星級酒店可以提供網上預訂和支付(主要是澳門賭權開放後新建立的外資酒店),絕大多數的旅行社更是連網站都沒有,基於電子商務的業務創新更無從談起。

電子商務具有不可忽視之優勢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流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線上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研究學者從電子商務的含義及發展歷程歸納認為,電子商務具有如下基本特徵:第一,普遍性,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易方式,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以及消費者和政府帶入了一個網路經濟、數位化生存的新天地。第二,方便性,在電子商務環境中,人們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客戶能以非常簡捷的方式完成過去較為繁雜的商務活動,如通過網路銀行能夠全天候地存取資金帳戶、查詢資訊等,同時使企業對客戶的服務品質得以大大提高。第三,整體性,電子商務能夠規範事務處理的工作流程,將人工作業和電子資訊處理集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樣不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也可以提高系統運行的嚴密性。第四,安全性,在電子商務中,安全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問題,它要求網路能提供一種端到端的安全解決方案,如加密機制、簽名機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牆、防病毒保護等等,這與傳統的商務活動有著很大的不同。第五,協調性,商務活動本身是一種協調過程,它需要客戶與公司內部、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間的協調,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它更要求銀行、配送中心、通訊部門、技術服務等多個部門的通力協作,電子商務的全過程往往是一氣呵成的。

其實,從這些所謂的特點,再結合本澳實際情況,我們亦可以清晰的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幾大優勢。其一,電子商務的運用可以變繁雜為簡捷,從而減少人力資源等成本支出,這對原本就實力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可以做到“花小錢辦大事”,更能令最為困擾本澳的人力資源問題得以緩解。其二,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地域將不再成為商務活動的限制條件,這就為本澳企業產品和服務在更廣範圍內開拓市場創造了條件,而且也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接觸到外地商家,達成合作。正如本澳電子商務業者所言,電子商務在全球日益普及,除網上即時完成交易,亦可利用網站推廣展示商品;二十四小時更新商品資訊,方便快捷,投入成本相對較低。目前運用電子商務的澳門企業有增加趨勢,公司提供的搜尋引擎最佳化技術,用戶經過主流搜尋器更容易找到網站。

中小企尤其需要發展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作為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對傳統產業生產、經營乃至整個企業的管理模式等有很強的優化帶動作用,越來越成為中小企業調結構、轉方式的一支重要推動力量。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與大企業公平競爭的平臺,提供了大量的市場空間,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技術創新機會。這種機會推動了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的發展路子,突出中小企業的特點和特色,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從內地經驗來看,由於國內外諸多因素共同作用,近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速度放緩,交易規模增長率下滑。但儘管如此,中小企業加入電子商務的趨勢依然明顯。據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69.1%建立了自己的網站,2011年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達3.4萬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援,成立了許多電子商務協會,不少地方還出臺了針對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植政策和獎勵條款。

其實,除政策引導因素外,中小企業進軍電子商務領域最根本的原因是企業自身需求。有研究認為:第一,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擴大市場進入機會。企業通過全球的互聯網路,發佈企業的產品資訊、企業的宣傳廣告和企業的介紹資料,擴大企業進入市場的通道,並根據自身產品的特色建立符合客戶需求的資訊網頁流覽諮詢;同時,通過網路企業也可以瞭解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的諮訊,開闢新的市場空間。通過電子商務網路,企業可以搜索更多的供應商與潛在客戶,並且及時有效地獲得客戶的回饋資訊,提高企業的資訊回饋能力,利用資訊優勢來加速企業內部的商品、資金迴圈。尤其在資訊技術廣泛普及、行業管理日臻完善、技術成果轉讓加快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得以比大企業更快地將新產品投放市場。

第二,提高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電子商務實現了把企業的市場需求與銷售、採購、運輸、生產、結算等等一系列的貿易環節有條理的結合在一起,簡單而且快速地完成了企業的商業貿易過程。由此,在企業的管理費用與運作成本支出方面大大降低。電子商務資訊傳達的快速與準確,使得中小企業隨時掌握市場動態與客戶需求和滿意度,降低了業務業務處理的錯誤率,降低了管理成本的費用,縮短了業務交易的時間,簡化了業務操作流程,改善服務品質,進而顯著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第三,電子商務提高了中小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網路資訊的快速傳遞與資料分析,為中小企業瞭解和掌握市場的需求,把企業的生產與製造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且指導者策略的制定,大大加強了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敏捷性和適應能力,為企業製造出高品質、低成本的產品打下了堅實基礎。電子商務改變了市場競爭的格局,雖然中小企業的實力較大型企業相比處於劣勢,但是電子商務卻使中小企業在可以大範圍內發揮其靈活機動的競爭優勢,同時也會大大提高中小企業的影響力和行銷力,更容易適應市場的變化。

第四,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機會。互聯網實現了國際資訊的互通,小企業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發佈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