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感受文化創意之美 傳統與時尚巧妙結合 藝術和公益良性互動

在臺灣感受文化創意之美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不少到過臺灣的大陸遊客都對這一點感觸頗深,再深究一下,人之所以美,是因為浸潤在一種綿厚優雅的文化氛圍中。前不久,《環球時報》記者應臺灣《旺報》邀請赴臺北參加兩岸徵文頒獎活動,有機會進一步瞭解當地的文化創意產業,從臺北故宮搶手的“朕知道了”膠帶紙,到誠品書店的“24小時不打烊”;從佛光山的4D影院,再到鳳梨酥包裝盒上的詩意山水,古典中透著時尚,時尚中蘊含商機。文化創意之美,不但感染著越來越多的陸客,也為臺灣經濟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

文物明星化的啟示

“‘朕知道了’還有嗎?給我來10卷。”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禮品店內,康熙皇帝的這四字朱批被印在膠帶紙上,一時間超過翠玉白菜、肉形石等傳統文物禮品,成為年輕遊客的最愛。清朝奏摺裏沉埋的文字在21世紀被重新激活。

文物明星化是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典型代表。在太極影音的放映廳,我們觀看了這家動畫製作公司與臺北故宮合作的3D動畫片《國寶總動員》及《國寶娃娃入寶山》系列,據說這部宣傳片還拿到了不少國際電影節大獎。在另一個展廳的電視屏幕前,我們驚訝地看到,清朝郎世寧創作的《仙萼長春圖》竟然成了立體動畫!太極影音董事長黃寶雲女士介紹說,這是他們製作的裸眼3D故宮藏畫動畫片,臺北故宮還授權該公司將一些字畫製成高仿真作品出售。

把文化做成生意很聰明,把生意做成文化更是技高一籌。擁恒文創園區是一座山,在這塊53公頃的文化園區中,有五星級酒店、頗具觀賞性的士兵持槍表演,半山腰上由10萬個小風車插成的“巨大黃鴨”在微風中漾成一片黃色波浪。如果不說,誰能想到這竟是一處墓園!園區經營者僅拿出園區20%的面積用於墓葬,將上百名臺灣繪畫大師的作品以景泰藍工藝製成墓穴蓋板。遠望去,一排排整齊的墓穴如同絢麗的花園。臺灣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就在這樣的“時空穿越”和“出人意料”中徐徐鋪開、延展,漾出令人陶醉的味道。

提到臺灣的文創產業典範,不能不說“誠品”模式。在臺灣擁有40家門店的誠品書店不只賣書,而是進行包羅餐飲、商場、畫廊、花店的複合式經營。僅在2011年,誠品就舉辦了4500場不同主題、形式的藝術文化活動。在實體書店逐漸式微的今天,誠品書店的顧客不降反升,“場所精神”營造出來的人與人、人與書的互動氣氛是電子產品無法比擬的。“24小時不打烊”的經營方式吸引了大群夜貓族,更一度引起島內探討所謂的“誠品現象”。

感受文創園區之美

化古老為時尚,既需要獨具特色的創意,也需要相應的政策支持。臺北的華山文化園區,前身是一家酒廠,1997年創辦文化園區,短短十幾年,已成為臺灣文創產業的旗艦基地。記者在這裏採訪時,正逢園區內舉辦“國家地理125年經典影像大展”,略顯破舊的兩層展廳內,一幅幅曾經震驚或感動世界的經典圖片前,不少年輕人專心聆聽講解。臺北市觀光傳播局的林紋瑩告訴記者,園區十分注重通過活動策劃營銷自己。慈善公益見面會、免費觀看的先鋒話劇以及各種主題展覽讓這片沒有圍牆的藝術空間和社會公益形成良好互動。高漲的人氣甚至吸引諸多名人店鋪和工作室進駐其中。林紋瑩指著園區入口的一家店面說:“那就是方文山投資的音樂主題餐廳。”

據瞭解,臺灣文化主管部門先後從臺灣煙酒公賣局租賃到臺北、台中、嘉義、台南及花蓮5處舊廠房的使用權,將這些酒廠遺址改造成具有集聚效應的文創產業園區。高雄市的“駁二藝術特區”原是高雄港二號接駁碼頭的廢棄倉庫群,過去儲放魚粉與砂糖,如今成為感受臺灣南部文化的“必玩之地”。高雄市觀光局的相關人員告訴記者,政府通過向土地所有單位支付租金,承包了“駁二”廢棄工廠的5年使用權,免費吸引文藝團體進駐創作。針對不同的創作項目,租期在半年左右,過期之後再讓其他藝術家進入。經常性的換血在保證園區常變常新之外,還讓人們擁有平等受益的可能。

“人間佛教”,貴在創新

佛教是東方的傳統文化,也是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紐帶。在高雄市附近的佛光山,記者再次對臺灣人在文化創新方面的“巧思與大膽”刮目相看。佛光山由臺灣高僧星雲法師創立,遠遠望去,山上的寺廟建築宏偉,金色大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法相莊嚴。然而走進禮敬大廳,撲面而來的卻是一派流光溢彩的熱鬧景象,室內裝潢完全可媲美高端飲食娛樂場所:一層有熱氣騰騰的當地快餐、法式巧克力專賣、高檔素食餐廳及各式禮品專櫃;二樓回廊上,十幾米長的“山東麵食節”橫幅與星雲法師題寫的“曲直向前,福慧雙全”幾個大字交相映襯。有別於一般寺院以大雄寶殿為主殿,佛光山自行設計並建造了現代化的紀念館來宣揚佛陀精神。館內的電影院定時放映全球第一部4D佛教電影《佛陀的一生》。佛光山的配套建築也頗具商業化,有帶wifi的專供修行者或遊客住宿的賓館,有專門接待民眾舉辦婚禮的佛塔,還有專為孩子們佈置的樂園。

除了物質上的現代化,宗教傳播方式的創新也是佛光山的一大特色。據星雲法師介紹,佛光山近年來在教育方面投入越來越多的精力。比如為吸引一兩歲的孩子學習佛法,他們舉辦“佛光寶寶”祈福會,“一個孩子來了,那麼一家人就都來了”。聽年近九旬的星雲法師講佛法,很像是品味一碗加入宗教調料的“心靈雞湯”。有趣的是,大師每次回答完提問都會用“OK”結尾,透著時尚和現代。

在佛光山,記者完全看不到香煙繚繞,拜佛燒香用的是LED“燈泡蠟燭”。在佛光山修行的一位法師告訴記者,出於環保、安全等考慮,如今臺灣的佛教場所已經基本告別燒香燃燭的參拜形式,“信眾拜的是心香”。雖然有人批評佛光山的現代化會流失掉部分佛教本質的東西,但不可否認,改變人們對佛教的敬畏感,使其貼近生活,這種改良之舉已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接受。

“逼出來的巧思”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簷。”在《旺報》舉辦的兩岸徵文頒獎式上,一位嘉賓在致辭中引用周傑倫這句歌詞來解釋臺灣不可言傳的溫情之美。的確,無論高雄的海景還是南投的日月潭,對於“看慣大山大水”的陸客來說多有似曾相識之感,倒是山水中衍生出的中華文化韻味,讓他們發覺同根同源的基因。這種陌生又熟悉的情境,也成為臺灣旅遊經濟最大的賣點。

當下,文化創意產業正成為世界各地著力發展的軟實力,對於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的臺灣來說,意義不言而喻。從1995年起,臺灣便提出“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想法。2002年,臺灣正式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政策發展方向,一批優秀的文化創意型企業出現。去年年底,臺灣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投入330億元新臺幣設立文創研究院。

除了政策扶持以及創業者們的巧思營銷,臺灣文創產業之所以興旺,還源於臺灣人發自內心的對這種文化氛圍的培育。全程陪同我們採訪的《旺報》社長黃清龍和副社長刁明芳,都是臺灣文創產業的熱心推薦者。在高雄採訪時,當地官員把該市最美的一景——美麗島捷運站的光之穹頂彩繪玻璃圖案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在由日據時期的煙草工廠改造而成的臺北松山文創園區,我們看到,三五成群的中學生正在把一枚枚景區小印章印在作業紙上。看樣子,讓孩子們感受文化創意,已經成為學校的一項選修課。

臺灣人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始終貫穿著“堅守與創新”,對大陸正在興起的文化創意產業,這既是一種觸動,也是一個機會。

(宇紅 夏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