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大陸台灣老兵解鄉愁

近來,90歲的金門老兵李作明與從四川趕來的21位親人在廈門共享天倫之樂。李作明的廈門之行引起了人們對台灣老兵這個特殊群體的關注。1949年是兩岸老兵人生的一個分界點,這一年數十萬軍人隨著國民黨到台灣,而這一年也有台灣籍的士兵留在大陸,淺淺的海峽填滿了兩岸老兵訴不完的鄉愁離情。直到1987年,台當局開放老兵探親,老兵在離家數十年之後再次回到了家鄉。兩岸老兵的返鄉之途可謂漫長,而在這條回家的路上,他們是如何解鄉愁的?

稱呼,折射老兵的人生縮影

在台灣,他們有個榮譽的稱呼叫“榮民”,意指對台灣有貢獻,有光榮事跡的“國民”;而他們又有個貶稱叫“老芋仔”,這個稱呼是台灣省籍矛盾的產物,台灣“本省人”自詡於“蕃薯”,將隨國民黨赴台的“外省人”稱為“芋仔”,老兵則是“老芋仔”。 “老榮民”、 “老芋仔”,這兩個稱呼折射出了老兵們在台灣的人生縮影。

1949年隨國民黨赴台的百萬軍民中,軍人人數達數十萬,50萬、60萬、80萬,甚至100萬的說法皆有。這些到台灣的軍人,大多二十歲左右,他們原本寄希望於“黨國”能盡快“反攻大陸”,返回自己的故鄉,沒想到在台灣這個地方,一待就是一輩子。

原本的家對老兵們來說遠在海的對面,而到台灣之後,他們想再建一個家並不容易。其實,雖然這些老兵過台灣時,正處於青壯年時期,重新組建家庭本來不難,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他們大部分到了晚年還是單身。就如老兵李作明,1984年退役後,就孤身一人定居於金門。

上世紀50年代,國民黨為了使軍人能全力“反攻大陸”和避免對岸的情報人員借結婚之名透入軍中,所以規定“一般士兵現役在營期間不准結婚”,這些規定限制了許多老兵正常成家立業,到上世紀50年代末期放寬了結婚規定,但很多老兵已經快到不惑之年,再加上這些老兵大多教育程度較低,在部隊津貼少,經濟基礎差,沒有能力結婚。另外,除了部分老兵來自閩南地區,大部分老兵不會講閩南話,與台灣社會隔隔不入,而且那時的“二二八”事件對台灣民眾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當時台灣社會省籍情結很深,台灣本省民眾私底下叫台灣老兵“老芋仔”、 “外省郎”,很少台灣女性願意與他們結婚。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老兵很難融入台灣社會,交際圈往往限於老鄉和戰友的圈子,舉目無親的他們思鄉之情與日俱增。

回鄉,人事物不再是當年模樣

“多少高堂明鏡悲白發,多少妻子長年守空幃,多少兒女不知父生死,多少異鄉客夜夜夢神州。”正如香港作家巴家所描寫,在那隔絕的年代,到台灣的老兵與大陸的親人失去了聯系。就是因為沒有音訊,所以李作明的妻子以為他戰死了,最後帶著女兒改嫁他人,這樣的故事,在老兵中並不罕見。

那隔絕的年代,台灣軍民稍與大陸聯系,就有可能被處以“匪諜罪”,因此很多人只能將這一份思念壓抑在心中。而一些有境外親戚朋友的人,則會拜託境外的親戚打聽家鄉的消息,通過香港、美國、日本等地將自己的家書寄回大陸,大信封裏裝著小信封就是那個時代的特色。

1987年,台灣當局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1987年11月2日,被台媒稱為“一個歷史性的日子”,這一天臺灣紅十字組織開始受理探親登記和信函轉投。據當時的媒體報道, “當天原計劃上午9點才開始登記,沒想到淩晨時分,辦公室外,就人山人海。當天辦妥手續的人達1300多人,而在短短的半個月內,10萬份申請表格被索取一空。在開放探親半年之際,申請赴大陸探親的人就達14萬,而且6萬人已經到過大陸。”這一串串數據足以看出老兵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回到大陸,老兵們會給家鄉的親人帶來琳琅滿目的禮物,大到冰箱、電視機,小到台灣的糖果,都飽含了他們的情意。在筆者的記憶中,也有這麼一幕,1990年左右,是國民党老兵的伯公第一次回家鄉,那時候他一見到我們就每人發一個紅包,我們的口袋裏還裝著滿滿的台灣糖果。

回到日思夜想的家鄉,對于老兵來說解了多年的鄉愁,但是家鄉的人事物早已不再是自己離家前的樣子,因此很多人像李作明一樣有這樣的感慨,“回不去了,人們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們。”探親之後,大部分老兵還是回到了台灣。

開放探親之後,也促進了兩岸特殊的婚姻--老兵婚姻,一些老兵在晚年娶了大陸新娘。老兵婚姻,一般是老夫少妻配,男的通常比女的大三四十歲,而且老兵的配偶要在8年後才能申請台灣的身份証。年齡的差距讓老兵夫妻在情感溝通上存在困難,而配偶身份的問題,又使兩個人的關系不對等。因此很多老兵婚姻幸福感並不高,他們組建的家庭還要承受外部的質疑。廈門集美孫厝孫水胤今年84歲,他的妻子熊女士才48歲,是一個典型的老兵婚姻,在這樁婚姻中,熊女士坦言壓力很大,而現在他們有一個14歲的兒子,是孩子將兩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交流,返鄉之途越來越短

一灣的海峽水隔絕了大陸在台灣的老兵與家鄉親人的聯系,同時也阻隔了在大陸的台灣籍老兵回台灣的路。國共內戰期間,跟隨國民黨到大陸參戰的台灣籍士兵有1萬多人,到了解放前夕差不多有1000多人留在大陸。

和很多大陸老兵一樣,這些台籍老兵也遇上了語言的困難,他們大多講閩南話、客家話或是台灣少數民族的語言。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大陸生活,他們早已在大陸紮下了根,不僅會講普通話,有的還學會了地方方言。就如台籍老兵彭貴君,到大陸前只會講日語和客語、普通話,但與廈門新娘結婚後,也學會了閩南話。

當台灣開放探親之後,不僅大陸在台的老兵可以到大陸來,這些在大陸的台籍老兵回家的路也通了。然而回到台灣之後,他們也發現家鄉的變化太大了,而且自己在大陸早已成家立業,雖然可以選擇定居在台灣,但大多數還是回到了大陸。不過與以前不一樣,現在他們可以拿著臺胞証,自由地出入兩岸。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老兵們的返鄉之途越來越短,越來越便利,不用繞道第三地,通過“小三通”、 “大三通”幾個小時就可以回家了。而隨著老兵們與親人的聯系日益密切,也出現了-些新的問題,比如,老兵李作明的女兒要到台灣去照顧人他,還需要做親子鑒定才能辦理;住在四川的親人想到金門看他,卻不能申請個人遊……隨著兩岸關系的密切發展,我們相信這些新出現的問題,將會一一排解。

如今,那一段特殊歷史已經遠去,兩岸老兵都有各自的生活,但在他們的心裏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他們這一代的歷史悲劇不要在下一代身上重演。

(甘麗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