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客們的服裝很政治

高屏衫:謝長廷騎虎難下

幾年前,時任臺灣“行政院長”的謝長廷為了回應環保團體“脫掉西裝”的訴求,屢屢穿件短袖襯衫在媒體前亮相,讓這件短衫搶盡風頭。一開始,媒體以為這是謝長廷的“特有服飾”,於是取名叫“長廷衫”,一再追問下才發現,這件新衣是其夫人在臺北市四平街買來的,是早已存在的“高屏衫”。

雖然不是自創的“長廷衫”,但謝長廷還是穿上它賣力促銷脫掉西裝的節能好處,強調“這樣穿也是很有禮貌的”。連“行政院”發言人卓榮泰也因為沒有跟著“院長”腳步換上短衫,遭媒體頻頻追問,而他只能尷尬萬分地表示“自己感冒了”,所以才沒換短衫。

但後來,謝長廷與陳水扁共同出席一項活動時,卻換回全套西裝,立即引來環保團體抗議,批評他不過是“做秀”。謝長廷只好儘量言出必行,穿著“高屏衫”頻頻露臉,但他也坦言,出席正式活動時,穿短衫確實有點不方便,“像是來散步的”。只是“行政院長”出席的絕大多數都是頗為正式的場合,被媒體緊盯有沒有節約能源穿短衫的謝長廷,結果反而有些騎虎難下。

水蓮裝:呂秀蓮品味有問題

談到建立服裝風格,呂秀蓮則算是民進黨內的“鼻祖”。她和設計師蔡孟夏、畫家張傑為了2004年競選共同設計的“水蓮裝”堪稱“一絕”:大大的水蓮和誇張的荷葉領,令人過目難忘。呂秀蓮除了曾親自上購物頻道促銷之外,不久前還參加頗受年輕人喜愛的“康熙來了”談話性節目,再次穿“水蓮裝”走秀,賣力推銷她的得意設計。

不過,在“水蓮裝”推出之初,就有荒野保護協會抨擊“愛臺灣”的呂秀蓮,竟然用了外地引進的“水蓮花”作為“水蓮裝”圖騰。而“水蓮裝”過於大膽突出的設計,也讓人有點卻步,不論在政壇或是民間,敢穿著走上街的人實在不多。

其實早在“水蓮裝”推出之前,呂秀蓮曾設計推出所謂的“新臺灣衫”,她先要求身邊的隨從全部換上,理由是這樣比較親民、比較涼快。只是,呂秀蓮此舉似乎不太受陳水扁重視,拿到第一件“新臺灣衫”的陳水扁還是西裝筆挺出席會議。

總之,不管是“水蓮裝”還是“新臺灣衫”,呂秀蓮的品味始終不合大眾口味。

白夾克:重內涵不重美觀

呂秀蓮之流如此熱衷於服裝政治化,大概是幻想步上孫中山後塵,著名的“中山裝”是孫中山先生仿童子軍服裝格式製作的,其受歡迎程度和西服並駕齊驅。

待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時,感覺穿中山裝的多為“老一輩”,但穿西裝又太官僚,於是大力推行強調簡單樸素的“青年裝”。青年裝從英國獵裝演變而來,樣式活潑,不但料子不限,領子、口袋、開岔還可以有多種變化,後來成為當時的公務員制服。不過之後由於種種原因,“青年裝”也漸漸式微。

相較于“青年裝”,蔣經國下鄉時穿的白色夾克,其實更讓臺灣人印象深刻,直到現在仍引領臺灣政客穿著。

宋楚瑜擔任省長時,就穿著類似的白色夾克全省走動,其傳達出來追隨蔣經國腳步的政治味道,遠大於美觀或禦寒考慮。陳水扁“競選”時也常穿著樣式差不多的白色夾克出現,剛開始還被譏評為想要拉攏“外省”族群。不過陳水扁穿白夾克其實與宋楚瑜用意不太一樣,他是因為“跑攤”時,在許多場合進進出出溫差太大,在外面流了滿身汗然後立刻進到空調房內容易著涼,於是才穿上白夾克避免感冒。

西裝:最安全的選擇

根據“立法院”附近一家臺灣官員經常前往購衣的服裝店老闆表示,在謝長廷呼籲穿短衫之後,短袖襯衫的詢問熱度雖有微幅上揚,不過實際購買率仍沒有提升。服裝店老闆認為,官員穿衣首重“架勢”,少了合身西裝的幫襯,很多人擔心顯不出“官威”,萬一換上短衫,不幸被當成隨從,那更糗大了,因此許多人至今不敢拋棄西裝領帶。

身份辨識確實是政治人物搭配服裝時的重要考慮,過去宋楚瑜擔任省長時期發明的“省長帽”,在棒球帽上緣繡上“省長宋楚瑜”,辨識與宣傳效果卓著。從那時起,大部分的官都有樣學樣,頭上的帽子都要繡字,好像不繡上字人家就認不出來一樣。

另一方面,身材限制也是西裝一直獨佔鰲頭的原因之一。新党要人王建穿著的小立領襯衫,樣式有點接近牧師服,傳達出“神聖清廉”的味道,在一開始也頗受青睞。不過小立領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穿,身材保養得不好、脖子太粗的人,穿上後會變成“青蛙王子”,讓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政治人物的衣著考慮層面複雜,然而,輕裝節能未必能抵得過政治人物官威的考慮。搞來搞去,還是打上領帶、穿回西裝比較保險。

(秦美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