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往事

在首都北京,沿長安街西行約15公里,有一處瞻仰、憑弔革命先輩的特殊景觀,這就是八寶山革命公墓。

周恩來佈置選址

1949年冬天,新中國剛剛成立,日理萬機的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在處理各項國務和外事活動的同時,也在考慮著另外一件事情——要為在戰爭年代犧牲的同志們找一塊永久的棲身地。為此,周恩來將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約到中南海西花廳,他對吳說:“今天請你來是談在北京建一座公墓的事情。”吳有點吃驚,沒想到周恩來會為這事而親自找他,他覺得這只是件小事。周恩來動情地說:“你不要覺得這是小事情,這是件大事情。我們不能坐了江山就忘了為打天下而犧牲了的同志們。不能讓人家戳著脊樑骨說共產黨無情無義,打下江山就忘了本。你們在北京找塊好地方,建一座公墓,把烈士們的遺骨遷進去。讓我們這些活下來的人和後代時刻不忘勝利來之不易。公墓既要作為烈士的安息地,還要成為教育後代的場所。”周恩來還交代說,墓地不要太遠,交通要方便,便於舉行紀念活動;同時環境要美,儘量不去占農田。

此後,吳等人按照周恩來的要求開始了墓地的選址工作,他們踏遍了京郊許多地方。一天,他們來到了位於北京石景山區八寶山東部的褒忠護國祠,見這裏殿堂高大結實,錯落有致,綠樹參天,環境幽雅,交通方便,便選定了這個地方。1951年4月,政務院批准在此修建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周恩來提出,八寶山是安葬全國烈士和中央領導同志的地方,不僅僅屬於北京市,遂更名為“八寶山革命公墓”。

首批安葬的革命英烈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王荷波與周恩來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在1927年3月舉行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中,周恩來任軍事總指揮,王荷波則作為中華鐵路總工會負責人之一,積極參與組織和領導了這次起義。9月,王荷波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11月在北京被張作霖殺害。王荷波犧牲後,周恩來無比悲痛。但在當時白色恐怖下,不可能妥善地收殮和安葬其遺體,這成為周恩來心中的一件憾事。

在籌建八寶山革命公墓時,周恩來特意對吳說:“1927年我們有一批同志在北京讓張作霖殺害了。其中就有咱們北方局的負責人王荷波同志。他們的遺骨不知埋在什麼地方,你們一定要設法找到。公墓建好後把遺骨遷入公墓。舉行儀式時我要參加。”

由於王荷波已經犧牲20多年了,當年的知情者已無蹤影,工作人員只好到浩如煙海的檔案中去查找。最終認定:王荷波等18位烈士是在安定門外的箭樓東側就義的。經過艱苦的工作,終於在此處挖到15具遺骸。經調查核實,另外3人已被親屬在烈士殉難後秘密掩埋。

烈士的遺骸找到後,北京市民政局準備了18個上好的黑子用紅布紮好,用來裝殮烈士的遺骨,每塊紅布上都寫有烈士的姓名。周恩來交代的尋找王荷波等烈士遺骨的任務終於完成了。

毛澤東參加陳毅追悼會

1972年1月11日,全國各大報紙在頭版頭條刊登了陳毅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的消息,同時配有毛澤東參加追悼會的照片。

追悼會定於1972年1月10日15時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14點30分左右,毛澤東的“吉斯”車駛進了人們的視線。

毛澤東下車後,他的秘書張玉鳳到休息室裏將主席來的消息告訴了陳毅夫人張茜並讓她來見主席。張茜見到毛澤東時,多時的委屈化為苦澀的淚花在眼眶裏盤旋,嗚咽道:“主席,您怎麼來了?”

“我也來悼念陳毅同志嘛,陳毅是個好同志。”

此時,寬慰和喜悅如溫暖的春風從每個人心頭吹過。

遲到6年的賀龍骨灰安放儀式

1969年6月,一位化名為王玉的死者的骨灰盒被悄然無聲地放進了老山骨灰堂地下室裏。當時誰也想不到,骨灰盒裏裝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賀龍元帥的骨灰。

6年後的1975年,黨中央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為賀龍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

1975年6月9日上午,骨灰安放儀式由鄧小平主持。周恩來的講話是整個安放儀式的重點,只見他緩步走到話筒前,掃視了一眼大廳,手持悼詞,聲音哽咽地念道:“同志們……”在致詞時,他手持著薄薄的一張稿紙,就如舉著千鈞重物一樣抖個不停……周恩來致悼詞後,鄧小平宣佈向賀龍同志的遺像默哀並三鞠躬。儀式結束後,賀龍的骨灰盒被安放在革命公墓骨灰堂一室正面,骨灰盒正中鑲嵌著賀龍的一幅工作照。

賀龍的骨灰安放儀式是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中舉行的。後來,所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領導同志,在被平反昭雪時,都要在八寶山舉行骨灰安放儀式,這是黨和國家對其政治上的一種承認。

一個名字 一座豐碑

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的格局是由中國知名建築師林徽因設計的,公墓分為墓區和骨灰堂兩部分。墓地或骨灰安放的位置,主要是根據逝者生前政治級別而定。主要包括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民主黨派領導人,愛國民主人士,著名科學家、文學家,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國際友人,革命烈士等。

任弼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位逝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當時八寶山公墓建設一期工程尚未結束,對墓區的整體規劃安排也沒有最後確定。中央決定在任弼時的墓穴未選定修建前,將其遺體浮厝八寶山。要在僅有的兩天時間裏做好浮厝準備是相當緊張的。公墓的工作人員從幹部到工人都十分重視,竭盡全力辦好公墓的第一件安葬業務。30日上午9時,任弼時追悼會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前廣場舉行。追悼會由彭真主持,劉少奇作簡短講話。12時靈車到達八寶山。公墓已經做好了準備,浮厝地已打好平整的墳台,兩側佈滿毛澤東、黨中央、各界人士和人民團體送來的花圈。

羅榮桓是十大元帥中第一個逝世的。他的骨灰盒被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2003年,羅榮桓夫人林月琴逝世後,他們的兒女將父母的骨灰合葬在第一墓區,並立了一塊雕有父母半身塑像的石碑。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懷在301醫院逝世。按照他的遺願,應把骨灰埋在老家地下,上面種一棵果樹。但專案組向中央報告後,將彭德懷的骨灰盒存放在了成都東郊火葬場。周恩來當時作出指示:要精心保管,不准換盒,以備查找。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彭德懷恢復了名譽。12月22日,由中央軍委辦公廳出面,用專機將彭德懷的骨灰接回北京。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為彭德懷隆重舉行了追悼大會,鄧小平致悼詞。彭德懷的骨灰也被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中骨灰堂一室。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醫院逝世。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

1992年5月14日,聶榮臻逝世。遵照他的遺囑,他的部分骨灰撒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墓區的一棵柏樹下,樹旁豎立一塊漢白玉碑石,正面刻著聶榮臻80歲時寫的詩句“喜松柏之氣概,念四化之早成”,側面刻著“聶榮臻骨灰撒放處”。他的另一部分骨灰則安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烈士陵園裏。

除了諸位元帥外,安葬在公墓第一墓區的還有瞿秋白、李克農、張瀾、李先念、陳雲、李富春、彭真、姚依林、耿飆、黃克誠、徐海東、王平、蕭華、楊得志、宋任窮、賴傳珠等黨和國家以及軍隊的重要領導人,他們的經歷幾乎涵蓋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內有3座高大的紀念碑,都是為了紀念20世紀50年代中國代表團出訪時的飛機失事遇難者。其中一座由周恩來題寫碑銘:“參加亞非會議的死難烈士公墓”;第二座紀念碑是紀念中國訪南美藝術團遇難的同志;第三座紀念碑是紀念在出訪途中因空難而殉職的著名作家、翻譯家鄭振鐸等人。

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裏,還長眠著許多具有中國國籍或長期在中國工作的一些外國友人,其中有:曾任越南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的黃文歡;中國人民的朋友,美國著名記者、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艾格尼絲•史沫特萊;中國人民的朋友,美國進步女作家、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第一個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擔任國家衛生部顧問的馬海德;白求恩式的德國醫生漢斯•米勒;傑出的國際主義戰士、作家愛潑斯坦等。

(王建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