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賭王”呂志和

呂志和得知,朝鮮戰爭後美軍在日本沖繩島留下大量吉普車、開山機械、大型運輸車等剩餘物資,而香港當時連小型機械都很少,根本無法滿足開山築路等建設需求。於是,他多方奔走獲得了美國駐港領事館的批文,將這些剩餘物資從沖繩運到香港。他成功賺取了第一桶金。

澳門仔島,與珠海橫琴島一水之隔,矗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式建築群,這就是被稱為“亞洲新皇殿”的澳門銀河綜合度假城。它如一座金礦,開業不到3年,以傲人業績持續推高銀河娛樂集團股價,將低調的香港“石礦大王”“酒店大亨”呂志和推上澳門新“賭王”的寶座。

2013年,呂志和以107億美元的雄厚實力名列福布斯“全球華人財富榜”第十位。2014年3月,他以220億美元淨資產躍居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二位,僅次於李嘉誠。一年內,呂志和的身家猛增113億美元。

年屆85歲的呂志和現任嘉華集團主席,也是旗下上市公司嘉華國際集團和銀河娛樂集團的董事會主席。集團其他主要成員公司包括:仕德福國際酒店集團有限公司、嘉華建材有限公司,以及專責美國業務的斯坦福酒店集團及捷盛物業管理公司。

憑著勤奮和獨到眼光,呂志和多年來把握不同時代的發展機遇,打造了世界級的財富帝國。

白手起家的“石礦大王”

呂志和祖籍廣東新會(隸屬江門市,知名僑鄉)。從其曾祖父時起,呂家開始在美國謀生,繁衍了三代,至呂志和父親呂金銓舉家歸國。四代單傳的呂志和,1929年出生于江門東海裏,4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

1941年底,日軍侵佔香港,戰火燒毀了父親原本為呂志和計劃好的一切,留給他一個負擔沉重的家。在日本佔領香港的那“三年零八個月”裏,呂志和默默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任。

13歲的呂志和那時初顯經商天分。香港淪陷期間,市面糧食緊缺,呂志和意識到食品業大有發展前景。通過批發售賣自己發明的“雞蛋馬仔”和“粉皮”,他成了香港油麻地地區的食品批發商。

回憶那段經歷時,呂志和稱之為“神奇”,靈機一動的他,用炒得熾熱的沙將曬乾的沙河粉爆脆,做成“雞蛋馬仔”,又用木薯粉做成粉皮,大量供應“九龍倉”。3年下來,他賺了幾百萬元軍票(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發放軍餉的貨幣)。然而,1945年日本投降後,軍票變得一文不值,呂志和又回到了原點。

呂志和毫不氣餒,戰後他跟隨姨丈學習經營買賣汽車零件生意。談及這段經歷,呂志和說,他收穫的是工作的滿足感和內心的快樂,“我曾替客人訂購一批汽車零件而令他賺取了一筆可觀的利潤,對方當即要給我200元的打賞。當時打工仔的月薪只有數十元,但我並沒有接受這筆額外酬勞。或許會有人會覺得我傻,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工作的滿足感又豈止來自物質回報?回想當年往事,更覺施比受更有意義,且為我帶來內心的快樂。”

五六年後,呂志和自立門戶,開設了自己的汽車零件銷售公司,那段時間練就了他敏銳的商業眼光。他認為“要生意做得成功,除了靠個人勤奮和運氣外,還要經常留意市場走勢情況,動腦筋找找新思路。”

二十世紀50年代初,呂志和很快注意到了一個新機遇。他從一位日本友人處得知,朝鮮戰爭後美軍在日本沖繩島留下大量吉普車、開山機械、大型運輸車等剩餘物資,而香港當時連小型機械都很少,根本無法滿足開山築路等建設需求。於是,他多方奔走獲得了美國駐港領事館的批文,將這些剩餘物資從沖繩運到香港。

在呂志和眼中,這是一樁極為划算的無本生意,“那時起重機、鏟泥機、開路機在香港並不易得。我有此門路,多家建築公司已經爭相認購並且願意做擔保人,銀行也願意簽發信用狀,生意可謂無驚無險。有一次,我包了一條船,滿載機械和200多輛吉普車,價值數百萬元,那在當時可說是天文數字。”

成功賺得第一桶金後,呂志和有了新想法。他深知轉賣物資並非長久之計,且香港當時建築業急速發展,對砂石需求大。於是“手有開山機心不慌”的呂志和開始開拓石礦場生意。

1955年,呂志和創立了首間嘉華公司,以數百萬元向政府投了一個石礦場,動用開山機正式經營礦務,向客戶供應建築石料、混凝土磚以及渠管、水泥、花崗石等。60年代初,商業採礦活動日趨活躍,但鑒於經營者及其安全規格參差不齊,香港政府著力規範石礦業,進行石礦開採權的公開招標。嘉華在1964年成功投得九龍安達臣道石礦場開採權,成為香港首間取得採礦牌照的公司,將自動化設備應用于尚以人手開採為主的採礦業,由此在香港開啟高效、安全、機械化採礦之先河,奠定公司在建材業的翹楚地位。

嘉華公司為香港的崛起和成長提供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建材,呂志和也被冠以“石礦大王”的桂冠。今天,香港每四幢樓中,就有一幢用的是嘉華提供的建材。

變身“酒店大亨”

踏入70年代,隨著工業產品出口不斷上升,香港逐漸成為國際上主要的自由港,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嘉華公司的建材業發展趨於成熟,呂志和又乘勢著力發展地產業務。

呂志和1962年投資位於茶果嶺道八座六層的住宅樓宇,小試牛刀;1974年,他又在港島南區布力徑,興建以八間豪華花園洋房組成的柏徑苑。極優的地段,加上豪華裝潢,開創了香港早期屋苑式組合洋房的先河,而其中一間別墅的售價,更創下當時地產市場紀錄新高。

呂志和做事看中時機,而面對時機所做出的抉擇和取捨即決定著成敗,他直言“好花堪折直須折”。

70年代末,香港贏得購物天堂的美譽,每年訪港旅客超過200萬人次,然而,酒店業的發展卻尚不完善,尤其缺乏高質素的世界級酒店。1979年,呂志和以6800萬港元投得當時仍是荒地的尖沙咀東部一塊海景地皮,斥資3億港元興建海景假日酒店(即現在的海景嘉福酒店)。

當時,尖東仍屬荒蕪之地,人流甚少,且本地商人都沒有經營及管理星級酒店的經驗。在別人看來的冒險,在呂志和眼中卻是必須把握的先機。他親自參與酒店從設計到興建的整個過程,大膽引入特許經營管理制度,將酒店的管理權交給外國管理公司“假日酒店”。酒店1981年開業後,成為名噪一時的五星級酒店。

此後,呂志和又將目光從彈丸之地的香港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國。八九十年代,他集中在美國的酒店及地產業發展。呂志和在舊金山先後建起了海港村酒樓、海景假日酒店和皇冠廣場。

之後更在美國成立Stanford Hospitality控股公司,旗下擁有約20家酒店物業及管理權,與洲際、萬豪、喜來登、希爾頓、假日等國際知名酒店品牌合作。1998年,該公司被美國《酒店商業》雜誌評為全美12大酒店集團之一。憑藉現代化、系統化的管理制度,呂志和在酒店業取得巨大成功。

說起在美國的成功經驗,呂志和說:“在彼邦要成立公司,所用的管理概念當然是依照美國完善的管理體制、商業及勞工法則做,以配合當地社會的要求。但這一套只是運作的硬件,在實際的管理上,我滲入了不少中國的情與理的文化,比起一般美國的企業,我們公司多了一些人情味,注重人倫間的和諧與守望相助。”

呂志和的嘉華集團也是首批投資內地的香港企業之一。改革開放後,呂志和率嘉華積極北上開發業務,在深圳、廣州以及華東等地,進行建材項目投資。90年代,呂志和又將地產業務拓展至內地。如今,嘉華集團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昆明、深圳、珠海等十多個城市發展業務,投資數百億港元。

成就澳門新“賭王”

進入二十一世紀,嘉華集團已晉身為業務多元化的跨國企業,而呂志和依然在尋找新的機遇。

澳門是中國唯一允許經營博彩業的城市,2002年,“賭王”何鴻的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對博彩業近40年的壟斷經營結束了,澳門首次開放賭權。呂志和隨即聯手具有豐富博彩旅遊會展經驗的美資威尼斯人集團,組建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競投。形容當時的競爭時,呂志和說,猶如“世界大戰”般激烈。最終,銀娛以88億港元的天價投資預算,擊敗18個世界級的強勁對手,投得澳門三個賭牌之一。

競投偃旗息鼓,豈料銀河娛樂內部再起波瀾,兩大股東呂志和家族與威尼斯人集團,因中西文化不同認知而產生諸多矛盾後分道揚鑣,拆分為兩個擁有獨立經營權的澳門的博彩公司。此後,特區政府允許三張博彩牌照各自轉批給一次,賭牌數目擴展到了六個,澳門賭業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新時代。

一直從事建築以及酒店業務,沒有任何博彩業經驗的呂志和率領著純港資的新丁銀河娛樂集團,可謂是單槍匹馬面對強勁對手——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城之父史蒂芬•永利、“賭王”何鴻,後起之秀如何鴻的兒子何猷龍及其合作者澳洲PBL(Publishing and Broadcasting Limited)、女兒何超瓊與其合作者美國美高梅(MGM),而當時公司市值在博彩業中首屈一指的金沙集團的締造者美國“賭王”謝爾登•阿德爾森,也從他的合作夥伴變為競爭對手。

為了獲得經驗,呂志和採取了在當地挑選老牌酒店合作,經營城市俱樂部的策略。2004年7月,銀河娛樂選擇華都酒店開設了澳門第一家城市娛樂會,開始與貴賓廳的中間人建立聯繫,為星際酒店的開業做準備。2005年,銀河娛樂集團在香港上市,後又獲得國際策略投資者Permira的有力支持,進一步鞏固公司的實力並為未來發展奠立基礎。2006年,銀河娛樂再開利澳娛樂場、總統娛樂場、金都娛樂場三間城市娛樂會。同年10月,銀河娛樂在澳門的首家五星旗艦澳門星際酒店開業,榮獲無數國際專業獎項,成功樹立貴賓博彩業務的品牌。

呂志和認為,娛樂休閒業才是集團真正發展方向,應在發展博彩業同時引入更多非博彩元素,多元發展。在呂志和長子呂耀東的主導下,銀河娛樂一反以賭場為驅動力的慣常做法,從地產開發的角度切入,在當時荒蕪的路城圈地155萬平方米,投資超過155億港元,打造了一個東南亞風情的大型度假村,吸引中產的休閒客源,用創新的方式去做博彩娛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