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當局應儘快通過立法規管污染源

路環九澳區工業場所和路段施工造成的污染問題是各界一直關注的話題,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並深入社區探訪瞭解污染治理情況,他表態特區政府高度關注污染源對九澳居民和學生造成的影響,考慮通過立法全面對澳門的污染源作出規管,環保污染的問題再度得到特首的重視,相信會讓受影響的居民看到了希望。為了配合珠三角整個生活圈打造優質的生活環境,以及為廣大居民及旅客提升休閒即優質的空氣,的的確確有必要一時迸進,制定出完善的法律規管污染源,以將本澳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優質宜居宜遊的生活、旅遊城市。

眾所知周,近年以來,霧霾問題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各地也在紛紛採取措施,防治霧霾污染。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治理污染需要制訂行之有效的措施,這需要一個過程;措施能夠順利實施,也需要一個過程;措施產生成效,由量變積累到質變,最終達到改善環境品質的目的,還需要一個過程。這是客觀規律,既無法規避,也無法超越。污染容易治理難。霧霾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除了自然因素外,還有污染排放的長期累積效應。“先污染後治理”付出的代價,環境破壞欠下的新舊賬,工業化過程中的生態失衡後果,很大程度上都通過霧霾顯現了出來。澳門去年的冬天出現不良天氣日數暴增,空氣污染指數高,除PM2.5檢測標準趨嚴謹外,空氣污染程度加劇已成事實。有資料顯示,去年的十二月,澳門空氣品質極差,連續數日出現灰霾,路邊空氣品質指數屬“良好”3天,“不良”18天,“非常不良”6天,換言之共有24日嚴重空氣污染,澳門高密度住宅區“不良”則為17天。可見,本澳並沒有如北京等地區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但是正如路環九澳區工業場所和路段施工造成的污染問題,多年來始終沒有得到解決,這也是本澳民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全社會也應有共同的意識,全社會必須去掉“畢其功於一役”的心理,沉下心來,齊心協力,找准病根,瞄準難點,對症下藥,逐個擊破。

另外,據政府當局日前發的資料指,在過去3年間接到的環境投訴個案總數,分別為2010年731宗、2011年851宗及2012年749宗,但當中每年平均約有一半的個案屬空氣污染方面的投訴。經分析有關投訴資料,目前對澳門大氣環境和居民影響較大以及污染範圍較廣的固定空氣污染源主要包括化工與制藥業、工商業鍋爐、水泥工業、儲油庫、發電廠、廢棄物焚化爐及汙水處理廠等工商業場所。經瞭解,此類場所大部分仍採用傳統或舊式的空氣污染防治及處理設施,有部分甚至未採取任何污染控制措施,容易造成污染投訴。此外,根據顧問研究報告,上述工商業場所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等空氣污染物,整體平均占全澳所有固定空氣污染源相關污染物排放總量的60%,污染影響比較明顯。在澳門固定空氣污染源之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管制方面,根據現行三月十一日第2/91/M號法律《環境綱要法》,影響空氣質素的設施的相關活動,需確保所產生的污染物不超出所訂定的限度之要求,然而,目前對於污染物排放限度標準仍處於空白。

例如,雷鳴道主教紀念學校、九澳聖若瑟學校、鳴道苑及鮑思高青年村日前還合辦“有聲吶喊:起來為被漠視及九澳被污染發聲”大會批評政府漠視生命及自然環境生態,促請當局關注九澳師生及居民健康,以實質行動改善污染,營造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環境。與會者除了上臺分享親身感受外,亦透過展示相片、資料、訪問片段等,帶出九澳面對的空氣及環境污染問題,還有學生改編歌曲及詩詞,諷刺當局未能有效解決污染,表達師生及居民終日“吸塵”的無奈。他們稱,九澳的教育機構鄰近水泥廠、戶外沙倉、發電廠等工業設施,每天有達二百輛泥頭車出入,導致塵土飛揚及道路破損,加上多項大型基建工程在機構門前近距離進行,校園及活動場地佈滿沙塵,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全日身處污染環境中。日前有空氣質素檢測結果顯示,九澳空氣檢測樣本被驗出含有十八種重金屬及二噁英,PM10值嚴重超標。面對如此情況,師生們唯有緊閉門窗、減少戶外活動,但仍經常患上上呼吸道疾病,影響身體健康。教育機構雖多次向政府部門求助或投訴,得到的卻是應付式行動,如增加路面灑水次數、派員於指定時間巡查,過後情況一樣惡劣甚至更差。與會者期望當局正視九澳污染情況,關注師生、居民健康以及大自然生態,認真監管工業污染,還他們一個安全學習及生活的環境,好能呼吸新鮮潔淨的空氣。

對於澳門路環九澳區工業場所和路段施工造成的污染問題。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他深入社區探訪瞭解污染治理情況。崔世安與一眾的負責環保的政府官員首先到位於九澳的水泥廠,瞭解廠方為減低污染而採取的各項措施。隨後探訪了學校和民居,並通過座談會聽取校方和居民代表對於九澳環境和污染問題的意見。崔世安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關注污染源對九澳居民和學生造成的影響,政府跨部門小組為改善九澳環境及污染問題的系列工作,已開展了一段時間,並會長期延續下去,務求通過減低污染源,為九澳的環境衛生創設更好條件,讓居民和學生在健康環境下生活和學習。他還指出,隨著社會持續發展,法律法規和制度亦需要與時俱進,就此政府會作出研究,不排除短期內透過立法對澳門的污染源作出規管,定出標準,讓相關部門在充分的依據下,能夠更有效的執法,整體地減低澳門的各種污染源。作為主管環保的土地工務司長劉仕堯日前也表態,他明白大眾關心九澳的情況。從長遠來說,政府目前正就《制訂澳門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排放標準及完善監管制度》進行公開諮詢,會對嚴重污染源進行定義及立法監管。在短期措施方面,將會重鋪馬路以減少泥石飛揚,要求清潔專營公司加強清洗道路,加強監管工程車,減少超載和確保建築材料不致散落路上,並要求環保局做好相關協調工作。希望藉著以上措施,能紓緩九澳空氣問題。可見,政府當局對本澳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排放標準及完善監管等方面,或許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當局在特首落到路環視察民情之後,相關的環保部門主管及政府新聞發言人就隨後舉行新聞會介紹相關政策方向,也表態未來的環保方向,為路環或其他其區域的居民打定心針。

其實,社會對政府當局的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排放標準及監管問題進行立法的問題,無論是作為擁有立法表決權的立法會議員,或是社會其他界別的人士,他們一直也是關注該項法律制定的時間表的問題。例如,議員陳明金日前就發現書書質詢認為,《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排放標準及監管制度》的立法刻不容緩,但政府當局立法“慢半拍”,他敦促當局制訂出臺方案的時間表。他質疑,諮詢文本對水泥廠的排放標準建議,只與內地看齊,忽略本澳污染源靠近生活區的現狀。他並指出,九澳飛灰問題,當地居民、學校及青年團體投訴多年,情況未見改善。當局去年底曾就九澳污染問題舉行跨部門會議,並出臺系列“有效措施”,如改善源頭排放、工程施工、道路維修和保養、車輛超載及沙石散落等,但當地居民反映環境污染和交通道路問題均未得到實質改善。現時諮詢文本對水泥廠的建議排放標準只與內地看齊,不及香港及台灣,忽略了澳門地狹人多、污染源與生活區遠比其他地區近的現況,要求當局回應。此外,路環作為澳門的市肺,卻集中了各種高污染的工業場所,他質詢是否與綠化郊野保護區的定位背道而馳?未來規劃應如何調整?

我們都知道政府當局諮詢《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排放標準及完善監管制度》法案,聚賢同心副理事長林宇滔日前認為,工業污染的排放標準“從冇變有”,相信有助源頭減排,亦具操作性,但憂排放標準過於寬鬆。他建議日後制訂城規時,應將高污染工廠撤離民居。他也指出,本澳空氣日差,改善空氣質素刻不容緩。工業污染排放標準及監管法律至今仍處空白,又因過往缺乏城規,不少工廠附近瘋狂建樓,如污水廠毗鄰禦景灣、仔湖畔大廈對面為化工藥廠,民居、污染源距離之近世界罕有,明顯影響民居,投訴劇增。當局是次立法,基本覆蓋主要污染源,明確化工與製藥業、工商業鍋爐、水泥工業、儲油庫、發電廠、廢棄物焚化爐及污水處理廠等工業排放標準,相信有助規範工廠源頭減排。期望當局盡快出臺法律,切勿拖遝。林宇滔日前還認為,排放標準已使用多年,相信具操作性。“澳門民居與排放源過近,反倒擔憂標準過於寬鬆”,故即使立法後,難保投訴歸零。建議日後制訂城規時,須明確民居與工廠之間設適當緩衝區,減少對居民的影響。本澳地方細小,樓宇高密度發展,亦希望社會思考高污染工廠應否撤離本澳,當局不再延批土地續用。他呼籲企業主動負社會責任,即使未立法,亦應做足防護措施,盡量減少對民居的影響。如九澳水泥廠開放式運輸,造成塵土飛揚,居民投訴多年。水泥廠既然生意不錯,何不投資密封式傳輸,減少水泥四飛,造成浪費。

社會團體也關注環保立法的問題,例如,青年聯合會的青年議政能力訓練計劃的學員日前舉行座談時則指出,澳門空氣污染日益嚴重,政府現時推出諮詢文本及制訂監管制度是有必要且急切的。諮詢文本對澳門重大空氣污染源排放標準有詳細規定,但欠缺環境方面的各種背景值,令標準缺乏對比,日後難以界定違法行為的嚴重性。同時,文本中有關的排放標準多參考外地或鄰埠地區標準,但這是否適用於面積狹小且人煙稠密的澳門?學員認為,政府需因應澳門的具體情況制訂更切合居民的空氣污染源排放標準。同時,就政府如何貫徹落實對受管制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的監管措施,有學員認為仍有很多完善空間,例如在文本中有關監督機制的部分提到“監察實體在其職責範圍內對受管制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及設施進行不定期監察”,卻沒有明確說明監察過程中應由哪一個機構負責主導,也沒有說明舉證責任應屬哪方,而且“不定期監察”亦未能顯現相關部門監督的實效性。對於罰則方面,學員認為當受管制場所違反排放標準時祇罰款,未能達到阻嚇及預防的效果,建議加入刑事責任規定。亦有學員認為需因應企業的性質和情況將過渡期由十二個月更改為十二至廿四個月。

澳門地少人稠,空氣污染問題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