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頑固,一個犯糊塗,一個想投機“佔中三子”,欠了港人一筆債

香港“佔中”行動似乎已近尾聲。12月3日,所謂“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走進警署自首,門外是“嚴懲佔中三子”的呼喊聲。不過,香港輿論認為,三人的“自首”是在作秀。盤點三人的所作所為,頂著“民主”光環,實則卻是一意孤行,對社會、對民眾、對歷史都不負責任。

理念相投的“三子”

所謂“佔中”,就是佔領“中環”等香港經濟政治樞紐地段,“佔中三子”就是煽動“佔中”的3個主要人物。“三子”中,香港浸信會前主任牧師朱耀明是“老前輩”,生於1944年,長期參與香港“民主運動”,是1989年成立的所謂“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骨幹。該組織的某“常委”多年前曾被控焚燒國旗。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9月12日在一份聲明中曾談及“支聯會”說:“在‘一國兩制’下,宣稱以‘推翻一黨專政’為宗旨的‘支聯會’現在還能舉行各種活動,‘支聯會’的成員還可以當選立法會議員,這本身就體現了一種很大的政治包容。”但這種包容,看來沒有影響朱耀明的立場。

陳健民生於1959年,是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多年出入內地,研究“公民社會建設”,曾被視為香港知識界的開明溫和派。但近年,他開始對內地與香港的“公民社會”前景感到悲觀,為他之後成為“佔中”發起人之一埋下伏筆。

“三子”之首戴耀廷是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生於1964年,曾在香港大學法律系讀本科,後在倫敦大學取得法律碩士學位。他青年時期就熱衷政治,擔任過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的助理,也曾是香港基本法咨詢委員會的兩位學生代表之一。2013年1月,戴耀廷最早提出“佔中”設想,得到另外兩人的認同。熟悉戴耀廷的法律學術圈人士說,他在港大教書、搞學術成就平平,難以通過正常的學術路徑出人頭地。恰逢香港討論普選問題,“佔中”讓他出了名,書店裡他的書一下子暢銷起來。

積極籌備和“放野火”

2013年3月27日,“三子”發表“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信念書,“佔中”正式啟動。“三子”稱,運動的成敗取決於“公民的覺醒”。但“佔中”的想法遭到香港民間強烈質疑,認為此舉挑戰法治底線。戴耀廷等人從去年6月到今年5月辦了3次全民商討會,討論違法、非暴力等問題。他們接受媒體採訪時屢次表示,希望運動起到“教化民眾”的作用。他們還發起“非暴力抗爭”訓練營,試圖証明自己有能力保証運動的和平性質,後來出現的暴力行動証明瞭“和平佔中”的落空。

在籌備“佔中”過程中,“三子”顯得財大氣粗。10月,一位自稱“愛大學的學者”的網民向媒體寄出戴耀廷等人的個人電郵和文件,顯示華盛頓支持的“國際民主研究院”負責人去年曾在香港與戴耀廷見面,要求戴向其說明“持續支持香港”的必要性。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戴耀廷在去年5月至今年1月,先後用匿名方式向港大3個院系捐款達145萬港元,以鼓勵有關院系舉辦有利“佔中”的活動。其中,他捐助了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希望其負責人鐘庭耀籌備電子“佔中公投”,表明戴耀廷企圖以金錢操縱民意調查。港大校方曾就匿名捐款調查戴耀廷,但戴只是簡單回復“請用這個名字:朱耀明”。有港媒稱,應追查“朱耀明”背後真正的捐款人。

今年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香港各界表示贊同和歡迎。戴耀廷等人則反其道行之,更積極地籌備“佔中”,香港社會普遍預計“佔中”會在10月1日登場。然而,9月28日,一群學生試圖通過激進方式挑舋特區政府,引發民間集會。戴耀廷宣佈提前發起“佔中”。即使同情學生的一些市民也認為,這是個頭腦發熱的決定。有市民說,本來是去廣場看學生,結果發現自己遭到利用,被當成了“佔中”者。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佔中”很快失去成熟市民的支持。“佔中”兩個月後的民調顯示,支持“佔中”的市民越來越少,多數受訪者希望盡快結束“佔中”。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民望回升,而“三子”則可能面臨法律後果。

推脫責任令人不齒

“佔中”的開始是由戴耀廷宣佈的,但主導權很快落到了更激進的學生組織手裡。香港最大的學生組織——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簡稱學聯)得到一些學生及部分大學教授、家長的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曾在10月21日與學聯對話。但後來,在2012年香港反對“國民教育”運動中成立的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其召集人黃之鋒更出風頭。雖然他並非“佔中”發起人,也沒有參加學聯與香港特區政府的對話,卻被諸多外媒選為代表這次運動的封面人物、年度人物候選人。黃之鋒還鬧了場“絕食”,後來撐不住喝了葡萄糖水,被勸回家休息。“佔中”到此,已耗盡香港人的同情心,而人們的厭煩感不斷增加。

12月11日,香港進行了“終極清場”。隨著“佔中”走向終結,社會開始反思。陳健民曾表示,希望通過發起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喚起香港社會對普選問題的重視,提升所謂“社會道德感”。但其醉翁之意不在酒。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在媒體上撰文一針見血地指出,“佔中”這場示威真正意義不在於爭取民主。近一年來,港大學生報《學苑》數次發文鼓吹“香港民族命運自決”。“佔中”行動試圖重新界定“一國兩制”以及香港與中國的關系,實際上就是抗拒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

葉劉淑儀還指出:自1997年回歸以來,每逢香港經濟不穩,北京二話不說,大力支援。但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超過150年,西方觀念及制度的影響已根深蒂固。中國經濟騰飛,香港與國家的經濟實力與角色互換,才是令部分港人對祖國觀感惡化的最大因素。一些自尊受損的人幻想若香港變成獨立的“香港民族”會更好。然而現實上,“香港民族”在世界沒有立足之地,希望他們認清這個現實。但問題是,他們根本無視這一現實,有的仍在攪局,有的也不那麼“敢作敢當”。在自首的表態上,陳健民與朱耀明更堅定,而戴耀廷則心存僥幸、有逃避責任之嫌。11月,戴耀廷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的行為與學生後來發起的系列集會無關,“佔中不關我事”。這種表態讓批評者感到不齒,也令“佔中”參與者感到心寒。

3人自首後,可能面臨審判,並入獄。香港特區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表示,如果大學教職員犯了刑事罪,也會被終止聘任。除了個人職業生涯受損之外,三人還將面對歷史的嚴厲評價。

(李心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