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配送:物流業或可打劫手信業

陳觀生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4年第3季零售業銷售總額158.2億元,其中第3季鐘表及珠寶銷售額按年跌幅15%;中式食品手信則增加4成半。顯示本澳手信業仍大受旅客歡迎。手信業的興旺,吸引新型投資者也隨之出現,是否有新型的經營手法值得期待。筆者認為,在零售業出現轉型之下,本澳手信業未來亦必然迎來轉變,誰在轉型中把握先機誰就能搶占市場高地。而手信業的轉型發展,或讓本澳其他行業得到新的發展。

網購快遞時代手信業再迎變革

手信業在澳門,是個既古老又時興的行業,曾經有過輝煌的日子,也有過蕭條不景的時光,但像如今這樣蓬勃發展,追溯起來不過10年左右的光景。

澳門的手信業確實稱得上是一個奇蹟,在被所有人認定為夕陽產業之時,在收斂起早期的鋒芒,漸漸沉寂之後出人意料地又火紅起來,而且這勢頭更是越燒越旺。轉變彷彿是在一夜之間完成的,關閘、碼頭、馬路橫街,忽然多了很多提著大包小包手信的人,一間連一間的手信店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甚麼時候經過都能看見店裡人頭湧動門庭若市。

澳門的回歸,對整個澳門手信業來說是最重要的轉捩點,隨著治安的穩定,博彩業經營權的開放,個人遊的興起,大批遊客開始從四面八方來到澳門,與旅遊業相關的第三產業順理成章地隨之起飛,其中受益最大的莫過於手信業。一度幾乎退出市場的手信業,再度蓬勃起來,在各海陸空口岸,可以看到遊客們提著手信店的購物袋,在旅遊區,手信店一家連一家。幾年來澳門手信銷售商店的業績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

澳門手信業回歸以來的興旺,除了遊客大增帶來的市場需求變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手信業的生產包裝等都產生了變革。

由於旅遊和手信業從復蘇到飛速發展,歷時不過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尤其是內地剛開始實施個人遊的那兩年,訪澳的遊客數量以倍數增長,而遊客數量的增加既帶旺消費市場,同時也造成壓力。突如其來的轉變,銷量的猛增,傳統的製作方式無法應付,手信業不得不重新審視生產模式,研究如何在保證產品供應的同時,又能維持一貫的口味和品質。為保證產品供應,有手信業人士嘗試以機械生產代替效率較低的手工製造,建設較具規模的廠房,同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擴充澳門廠房,加強培訓製餅師傅。如今,具規模的手信店的許多產品也用機器生產,那不僅是產量的增加,還可以使品質更容易做到有統一的標準。另一方面,10年來產品的包裝也有相當大的改進,既重視方便遊客攜帶,也追貼國際上對食物衛生的潮流,採用獨立包裝的形式;又根據國際上的要求,印上詳細的食物標籤;同時包裝外觀也更為精美……比起回歸前,可說是不一般的進步。

業界人士指出,澳門手信業的崛起完全得益於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手信業和旅遊業是唇齒相依的關係,看看回歸以來這10年不難發現,手信業的生意額直接受訪澳旅客量影響,個人遊的實施為澳門手信業帶來了數以倍數計的客源,其後內地調整個人遊措施,來澳旅客減少,銷售量一度大幅下降,然後又逐漸回升。

隨著近期本澳經濟發展放緩,發展經濟多元化的壓力漸增。而且,手信業屬於零售業的一種。有專家指出,網路零售的發展,創新了零售業的業態和經營方式。實體零售商進軍網路零售市場應是一種開闢新興市場、變革零售業態、創新經營方式的發展機遇,“從零售業整個行業來說,是又一次繼連鎖經營之後的世界性的零售革命。”

而這種零售業的變革,手信業並不能置身世外。在網購快遞時代,手信已不再成為旅途的背包中物。原來,“懶惰”的出遊者,早已不像從前那樣將各地的土特產裝進背包,累得夠嗆背回家再“分贓”。聰明的他們懂得充分利用網路時代快遞神速的特點,在景區特產店直接打包快遞,甚至回到家後再從網上購買發貨至親友家。

現實告訴我們,以老字號為主的本澳手信業,似乎對網路還不太感冒。仍然滿足於店面現場做、現場試吃的運營體例帶來的顧客盈門感覺。當然,企業總有自己的經營之道,是否觸網不能成為企業今後可否發展壯大的判斷依據;只是令人覺得惋惜的是,當澳門手信業選擇放棄互聯網的時候,澳門手信也就失去了進一步提高知名度的機會。或許我們應該改變的是手信只能在產地買的觀念,畢竟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一些地區的手信已經可以輕鬆通過網路買到。澳門手信業,會否迎來新的變革?

本澳物流業內外交困尋出路

早前,本澳與珠海3個陸路口岸已實施延長通關,但物流業界不滿當中不開放予貨車等受惠,形容物流業界感到非常失望,極之遺憾。並指在通關新安排不包含貨運的情況下,不明白日後如何良好確保互送澳門居民所需物資,是忽視物流業發展。

其實本澳物流業一直處於內外交困的發展環境之中。一是缺乏深水港阻礙轉運貿易。澳門貨運以陸運為主,其次是空運和海運。各種貨運模式中,海運價格最便宜,澳門缺乏深水港,船隻不能直達,多數經香港再轉澳門,缺乏條件下主要靠陸運補給。據其瞭解,海運費用普遍等於空運價格的五分之一,作為自由港,沒有海運就等於失去自由港優勢,不少物流業項目受局限不能正常發展。因為全球澳貨還以海運為主,佔總量九成以上,其涉及出口,並不只為內需市場。

二是本地製造業逐漸倒退,現時貨量不具備發展物流業條件。物流貨運業界人士表示,澳門出口貨量與入口貨量有差距,無論季度、年度出口貨量均下跌,可見本地製造業逐漸倒退。同時,雖然建深水港對物流業有好處,但現時貨量不具備發展深水港條件,因此澳門發展空運比海運更有需要,把資源集中發展港珠澳大橋、澳門國際機場等周邊設施,重點投放資源配合陸路運輸更貼合實際需求。由於外部需求大幅減少,外向型經濟的澳門難以獨善其身,再加上海峽兩岸實現“三通”,進一步減弱了其對台貿易的貨運中轉功能,使物流貨運出現前所未有的跌幅。

三是澳門物流業發展需配合內地貿易服務自由化,但運輸經常受到內地通關等候時間過長等問題影響,令業界停滯不前。此外,“自由行”收緊,旅客數量減少,導致內需減少。

鑒於近期不少物流業界人士稱生意舉步維艱,物流業界人士為行業克服困難,再現商機,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開設網站,網站內容包括會員業務資料、各主要港口的船期資料、透過鏈結澳門機場網站閱讀澳門機場航班資料,還登載與本行業相關的法例供參閱,希望透過網站能加強對外的聯繫,為業界尋覓更多商機。二是業界就環境變化轉型尋覓機遇,如在90年代初,因不少廠房北移內地珠三角或更遠的地區,為免流失客戶,有部分業界人士陸續在生產商多的縣市設點,為當地的廠家或出口商安排貨物經遠洋班輪付運,當中有業界人士在內地的發展已具相當規模。另外,博彩業開放後,更多大型賭場及酒店於本澳開設,需要大量進口器材、設備及物資,如建設時需建築材料,投入運作後亦持續需要大量的消費品、日用品進口本澳,業界可在提供物流運輸服務外,更可增加派送、倉儲或加工等多樣化物流服務。 三是促使特區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及旅遊元素的適度多元和《更密經貿關係安排》及多個補充協議的全面實施。推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進一步深化,促進內地的貨運;澳門進一步發揮經貿服務平臺的功能,引進更多海外的企業家通過澳門進入內地市場,同時吸引內地的民營企業透過澳門進入海外市場,特別是歐盟及葡語國家和地區,以及加大力度發展非傳統工業和拓展非傳統市場,例如中東、拉丁美洲、東歐,非洲等,將可彌補成衣產品和歐美市場的出口萎縮,為物流業提供有利的條件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物流業跨界或形成手信業新業態

時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積極面對網路銷售等新管道、新模式帶來的轉型需求、進一步完善零售模式,成為眾多零售企業面對的關鍵課題。專家認為,網路零售業正成為一個新興的巨大市場,並對傳統零售業帶來挑戰,在此情況下傳統零售業也開始加速進軍網路零售市場,傳統零售業的這種調整是商貿流通企業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步驟,將有助於加速其產業結構升級。在專家看來,以連鎖超市、便利店、百貨商店、品牌專賣店等連鎖經營業態為主的實體零售商在已經形成的實體零售網路基礎上,進軍網路零售市場是一個必須做出的戰略選擇。而推動實體零售商進軍網路零售市場,將切實啟動實體連鎖商新發展的強勁引擎,目前實體零售與虛擬零售、網上零售與網下零售已呈現出相互競爭與融合的零售業發展新格局。

物流業如何在這種零售業的轉型找到新的出路?國內物流業巨頭順豐速遞的做法或者可以作為一個參考。順豐速遞在國內逐漸鋪開開設“嘿客便利店”,店裡沒有滿貨櫃的飲料零食,兩台選購下單螢幕和可供手機掃碼下單的虛擬商品,食品、服飾、母嬰、數碼、家電統統都在其中。這就類似英國最大的O2O電商Argos,在店內的海報、二維碼牆上放置虛擬商品,再通過手機掃碼,或者店內網路下單購買,之後顧客可以選擇門店自提,也可選擇送貨上門。不過,稍有不同的是,“嘿客”除了試穿試用的樣品外,店內不設庫存,甩掉了困擾零售行業多年的庫存包袱。“在這些店內,顧客可以代寄、代收快遞,費用更加便宜;再比如女生網購了一雙涼鞋,到貨後,可以先到嘿客店內進行試穿,感覺大小不合適或者款式不喜歡,可直接取消購買,不用承擔任何費用,省去了以往後續交涉、退款、退貨的複雜手續。”順豐方面表示,其實對消費者而言,如今網上售賣的商品千奇百怪,但很多都需要使用者進行實際體驗,最典型的就是家電、3C、生鮮、服裝衣帽等,當電商通過技術手段解決視覺和聽覺問題後,卻面臨觸覺、味覺和嗅覺等阻礙,而門店提供的預售、試穿等服務恰好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除了快遞物流業務、虛擬購物外,“嘿客”還具備ATM、冷鏈物流、團購\預售、試衣間、洗衣、家電維修等多項業務,實為社區網購便民生活平臺,已有居民到店詢問相關便民服務,如話費充值、機票預訂、水電繳費等,其負責人透露,只要等完成電腦系統連接,就能很快實現。

近期以來,“跨界”,這個詞兒在眼下的快遞和電商界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