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版界厭倦“抗中神劇”

走進東京澀谷區惠比壽的有鄰堂書店,幾部“厭華憎韓”暢銷書被擺在十分醒目的位置。掃一眼“國際關係”圖書專櫃,書名上的中國和韓國幾乎都與“陷阱”、“詛咒”、“自毀”、“呆”、“儒禍”等各種貶義詞相伴,相當刺眼。粗略統計,“厭華憎韓”作品霸佔了專櫃的半壁江山。而且,在專櫃的推薦角中,也幾乎都是此類作品。“厭華憎韓”這類詆毀中傷中韓兩國的作品,如今已成日本圖書業的一個重要門類。

本報記者以“中國”為關鍵字在日本亞馬遜圖書頻道中搜索,結果排在前列的圖書大多也是詆毀中傷中韓的作品,比如《中國大問題》、《世界開始真正拋棄中韓》、《中韓100個令人無法容忍的惡行》等。這些書在日本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上也名列前茅,比如,日本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所著《中國大問題》,在涉華類圖書中位列第六。

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人的恥韓論》等以中韓為話題的作品殺入“非小說類文學作品”新書排行榜前十。與此同時,誇讚日本的作品也正在悄然走熱,其中有作品甚至美化日本侵略戰爭。

這股不良風氣還席捲雜誌市場。《朝日新聞》的調查顯示,2013年發行的49期《文春週刊》中,有48期的封面推薦文章帶有“中國”、“韓國”、“尖閣”、“慰安婦”等字眼。其他主流雜誌的情況也大同小異,普遍熱衷於炒作兩國負面新聞,或惡意中傷中韓。

圖書市場的“劣幣”

本報記者翻閱《中國崩潰前夜》(長谷川慶太郎著)、《中國崩潰倒計時》(石平著)、《中國不妙》(渡邊哲也著)、《可憐的中國歷史和中國人》(宮脅淳子著)等幾部代表性作品後發現,這些作品內容上以堆砌負面材料為主,缺乏邏輯性,語言上有“絕對化”、“情緒化”傾向,實屬圖書市場的“劣幣”。

以《中國不妙》一書為例,該書拼湊各種陰謀論。比如,作者意淫美國政府正在佈設摧毀中國的大棋局,其中一步棋便是重罰法國巴黎銀行。根據作者的邏輯,法國巴黎銀行與中國過從甚密,美國最近打擊該銀行是滅亡中國戰略的一環。眾所周知,法國巴黎銀行受罰是因為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等國的制裁令。就是這樣一起普通的國際金融案件,被作者通過各種異想天開的“推理猜測”,硬生生地和美國要滅亡中國聯繫起來。這種權可當飯後笑談的陰謀論,在反華作品中俯拾皆是,而且作者論述起來煞有介事,令人啼笑皆非。

一股腦兒地羅列負面材料,是反華作品的另一大特色。《中國不妙》中,只要是對中國不利的現狀、事件和動向,作者就不分青紅皂白,拼命地往作品裏填塞,毫無邏輯性可言。此外,在論述中國面臨的問題時,作者經常小題大做,甚至不惜歪曲事實,以求自圓其說,得出“中國即將崩潰”的謬論。

如果說《中國不妙》等作品著力渲染中國崩潰論,那《可憐的中國歷史和中國人》則側重于“辱華”。書中,作者極力醜化中國人,抹黑“中國歷史”。全書充斥著各種情緒化、絕對化的字眼,比如“中國人對你客氣,一定另有所圖”、“中國人的言行都是指桑駡槐”、“中國人奉行絕對的個人主義”、“和中國人結婚的日本人早死”等。這些內容以偏概全,並帶有一定“種族歧視”色彩。

該書的另一噱頭,是宣稱要“顛覆”日本人對中國歷史的常識。作者通過所謂“歷史考證”,妄稱中國不該稱“中國”,“歷史上從來不存在一個完整的中國”,將“中國就該四分五裂”的觀點強加于讀者。最後,作者還攻擊“偉大的中華文明是謊言”,斷言“中國文明絕不會復興”。

這些明顯帶有意淫色彩的書籍,活脫脫成為日本出版界的“抗中(韓)神劇”。

把“厭華憎韓”當生意做

“厭華憎韓”出版物質量低下,但卻大行其道。這背後原因是,隨著中日、韓日關係前一階段持續惡化,中韓成為日本社會輿論熱點。

2010年的中日撞船事件後,中日兩國交惡,甚至一度出現劍拔弩張的局面。緊張的中日關係令近些年日本人對中國的關注度水漲船高。與此同時,日本人對中國的印象急轉直下。日本言論NPO今年9月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3%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沒有好感。同樣,在韓國前總統李明博2012年視察“獨島”(日本稱“竹島”)後,日韓關係也徹底轉冷,加之“慰安婦”等歷史問題懸而未決,日本人近年來對韓國的國民感情也有所惡化。

注意到社會輿論熱點和讀者的心態變化後,“嗅覺敏銳”的日本出版界開始推出“厭華憎韓”作品。結果,市場反應出奇的好。嘗到甜頭後,出版界便更加賣力策劃這類作品,其銷量也逐步增加。整個出版界可謂陷入了一種“賣得越好,推得越多”的惡性循環。有日本出版界人士指出,“銷量那麼好,怎麼可能停下來”。

事實上,“厭華憎韓”風盛行也跟日本出版界日漸蕭條有關。由於紙質出版物市場日益萎縮,為了生存,出版社不得不更加拼命地迎合讀者口味。什麼受歡迎,就出版什麼。“厭華憎韓”猶如一種毒品,一旦染上就難以戒掉。

對於這種現象,《每日新聞》特別編委山田孝男在今年9月的“東京——北京論壇”媒體分論壇上做了這樣的解讀——日本出版界盛行“厭華憎韓”風,其實是一種銷量至上的不良“商業主義”。說白了,就是出版人都拿“厭華憎韓”當生意做,顧不上考慮社會影響。

除了商業因素,“厭華憎韓”還反映出一些日本社會的深層次變化。日本知名媒體人安田浩一一針見血地指出,厭華憎韓的深層原因是一些日本人打心底瞧不起中韓。不少日本人一直對中韓有歧視心理,而且近年來隨著中韓國力上升,他們還產生了“被奪走某種東西”的危機感。這種大環境給“厭華憎韓”作品提供滋生土壤。

自由媒體人加藤直樹說:“現在晚報經常刊登負面涉華新聞,好多日本人習慣於下班路上買份晚報,上完一天班很累,看這些辱華報導可以發洩一下心中的鬱悶。”

厭華憎韓作品和晚報的報導有共同之處,就是內容通俗,讀起來很刺激,有的文字還很活潑俏皮。這種特點吸引了相當一部分讀者。另外,有日本雜誌記者說:“和曝光國內政治家醜聞等不同,厭華憎韓文章只涉及國外新聞,招致起訴的風險很低。這也是導致這類報導近幾年激增的原因之一。”

日本出版人尋找“解毒劑”

面對這股不良風氣,一些有良知的日本出版人心生危機感,開始行動起來,試圖通過推出“良幣”來驅逐“劣幣”。

據《朝日新聞》報導,4月下旬,在東京某出版社的一間會議室,20多家出版社員工就行業的“厭華憎韓”風潮交流了看法。他們都是“抵制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出版人協會”成員。這些人通過臉譜等社交網路結識,自發成立了上述協會,宗旨是發動出版人遏制排外主義風氣。協會發起人岩下結說:“很多出版人都覺得行業現狀很不正常,希望反思一下。”

日本的出版商也開始以實際行動對“厭華憎韓”說“不”。電影導演想田和弘認為,出版界日子不好過,不得不依賴好賣的“厭華憎韓”作品。所以,最重要的是努力推薦佳作。他希望這一舉動能成為日本出版界的“解毒劑”。

今年5月,日本河出書房新社組織策劃一場以“反厭華憎韓”為主題的活動。它邀請一些知名作家和評論家等推薦18部“現在應該閱讀的書籍”,並動員全國100家以上書店設專櫃展銷。這次活動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作品,覆蓋面廣,視角多元,使出版界重現“百花齊放”的狀態。

此外,以中小出版社為主的業界團體“出版.com”也以“反仇恨、反種族主義”為題在網上開展推選書籍活動,最終獲得11家出版社的贊同,推薦了26本書籍。

日本雜誌界也不乏反思之聲。《現代週刊》在今年1月25日一期封面文章中,指出厭華憎韓帶來的危害——“以前日本網路右翼主要以對社會不滿的無業人員為中心,而如今一流企業員、普通的主婦和學生成為網路右翼主力。這和出版界的厭華憎韓風氣不無關係。日常生活中充斥著詆毀中韓的資訊,造成越來越多的人慢慢地覺得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最終不知不覺淪為網路右翼。”

還有旅日華人對厭華風提出質疑。《日本僑報》總編段躍中在參加一場與日本出版界人士的交流會時說,“中國確實存在各種問題,但日本出版界並沒有好好地向日本人介紹當下的中國”。他對日本書店擺滿反華書籍感到痛心,“這些圖書的過激標題和內容導致日本人對中國產生誤解”,他建議日方多出版真實介紹中國現狀的佳作。

在各方努力下,日本出版界確實產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最近,由“記錄中國”網站出版的《中國熱愛的國家——日本》一書熱賣。該書主要介紹了訪日中國遊客和留學生對日本的感想,內容積極向上。有日本線民寫下了這樣的讀後感:“如今,日本充斥著煽動厭華感情的報導和圖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中國百姓的真實聲音。”“瞭解到很多普通中國人並不反日,光為了這一點,這本書也值得一讀。”……

今年7月,“抵制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出版人協會”在東京舉辦了一場題為“‘厭華憎韓’書與仇視言論”的研討會。日前,收錄了會議內容的《思考無仇視出版製造者責任》一書也剛剛出版。

“改變風氣很難,但至少我們應該堅持不懈地表示反對。”岩下結說。

(沈紅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