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裁軍

從峰值時的600餘萬人到2017年的200萬人,解放軍裁減員額超過2/3

“我宣佈,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2015年9月3日勝利日大閱兵開始前,習近平的莊嚴宣示令全世界為之一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十一次裁軍,也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閱兵式上作出裁軍宣示。有軍事專家認為,這是要向外界釋放資訊:我要和平,但有能力制止戰爭。

毛澤東,4次裁軍減員數百萬

對新中國軍隊建設而言,裁軍其實並不是一個新課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每一次裁軍,都是著眼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為適應科學技術和戰爭形態的發展,為提高軍隊戰鬥力而進行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成為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當時,解放軍550萬的總兵力中,“小米加步槍”的步兵是絕對主體,空軍、海軍和陸軍特種兵幾乎為零,這樣的兵力結構同現代作戰的要求極不適應。超過國家財政支出40%的軍費,更令薄弱的國民經濟不堪重負。在這樣的背景下,解放軍開始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精簡整編。

1950年5月,中央軍委遵照時任軍委主席毛澤東的指示精神,在北京召開了全軍參謀長會議,最終確定,將全軍員額精簡為400萬,以支持國家經濟建設,並對全軍整編工作進行部署。

在會議總結講話中,聶榮臻說:“我們要現代化,僅是550萬的正規軍,既無空軍,又無海軍及特種兵部隊,現代化的國防建設與國防力量怎樣去加強?

故我們必須要縮小陸軍數目,減少財政開支,加強空軍、海軍及其他兵種建設,並使我們的陸軍能與空軍、海軍及特種兵部隊保持適當比例……”

整編工作隨即展開,到1950年底,全軍共複員29.37萬餘人。其中,陸軍部隊共精簡17.1%,空軍、海軍和陸軍特種兵的總兵力,則從幾乎空白發展到60餘萬人。不過,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被提上日程,這次整編很快就被迫終止。部隊甚至進一步擴編,至1951年底,全軍員額達627萬人,堪稱我軍歷史上兵力的峰值。

此後6年,毛澤東密集推動了3次裁軍,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也使解放軍在現代化、正規化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1952年的第二次裁軍,是在朝鮮談判開始、戰局基本穩定的背景下展開的,主要是為了“擠出錢”來建設重工業和國防工業。在毛澤東看來,將大批解放軍有組織地開到邊疆、荒漠地區,轉人工程和屯墾,既能有效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又不與民爭利,還可大大減輕地方安置部隊專業人員的壓力,十分可行。

當年,全軍人數精簡至420萬左右,陸軍的兵種結構也進一步優化:步兵減至168萬人,占陸軍總數的84.65%,特種兵人數增至30萬人,占15.35%。

1953年的第三次裁軍,計劃將全軍整編為350萬人,並在體制上重新成立中央軍委,設立國防委員會和國防部,並在一段時間內形成了八總部(即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幹部部、總後勤部、總財務部、總機械部、訓練總監部、訓練力量監察部)的領導體制;同時還將六大軍區改劃為十二個大軍區(即沈陽、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武漢、昆明、成都、蘭州、內蒙古、新疆、西藏軍區,後組建福州軍區,發展為十三個大軍區),將軍區體制由四級改為三級(即軍區、省軍區、分區)。該計劃到1954年底基本完成。

1957年1月,中央軍委決定,全軍總人數再裁減l/3。經過第四次裁軍,全軍總員額降至240餘萬人;陸軍編制人數降至全軍總定額的54%,海軍、空軍和陸軍特種兵則得到加強,占到總定額的32%;由於增加了用於改善武器裝備的經費,軍兵種部隊得到飛速發展。

鄧小平,百萬裁軍開創經濟建設新局面

20世紀60年代,為應付美蘇可能發動的侵略戰爭,解放軍逐步擴大規模,到70年代重新恢復到610萬左右,一度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

1975年1月25日,在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僅20天后,鄧小平就一針見血地指出:“軍隊的人數增加很多,軍費開支占國家預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錢花費在人員的穿衣吃飯上面。更主要的是,軍隊膨脹起來,不精了,打起仗來就不行。”他決心將“消腫”作為軍隊整頓的主要任務。同年6月,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確定了全軍精簡26.2%的目標。但由於“四人幫”的幹擾破壞,第五次裁軍還沒有完成便被迫停了下來。

1980年8月,中共中央頒布實施精簡方案,決定在上次精簡的基礎上,將陸軍野戰師由滿員師改為簡編師,並大力精簡機關,壓縮非戰鬥人員和保障部隊。

1981年出任中央軍委主席後,鄧小平再次明確提出,必須通過體制改革精簡編制,以節省開支用於加強國家建設。

要精簡整編沿襲了幾十年的中國軍隊體制,談何容易。僅以裁撤鐵道兵為例,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曾委婉建議,將鐵道兵的部隊轉入各大軍區,每個大軍區接收一個師。但鄧小平說,不留一兵一卒。1982年,鐵道兵並人鐵道部,20多萬官兵揮淚脫下軍裝。

就這樣,從1981年到1984年,鄧小平頂住各方面壓力,精簡了20()多萬員額。可即便如此,400萬的軍隊規模仍讓整個國家不堪重負。不動一次脫胎換骨的“大手術”,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984年1明25日,國慶35周年閱兵式結束後不久,中央軍委在京西賓館組織了一次座談會。會議開到第八天,鄧小平給與會的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和十一個大軍區最高軍政首長做了近90分鐘的講話。“這次閱兵是不錯的,國內外反應都很好。要說有個缺陷,就是80歲的人來檢閱部隊,本身就是個缺陷……”他的話觸及了在座各位最敏感的問題——軍隊高層老齡化。

也是在那次講話中,鄧小平陳述了自己主張裁軍的理由:機構臃腫,每個軍區的領導班子多達十餘名,“打麻將都得湊好幾桌”;191億軍費約占同年美國軍費的2%,其中相當的一部分還被“人頭費”占去了;美國軍隊當時的官兵比例為l:6.5,而中國為l:2.45,平均每個軍官領導兩個半士兵……講話的最後,他環視在坐的將軍們:“裁軍是個得罪人的事,還是我來得罪吧,不把矛盾交給新的中央軍委主席。”

1985年6月4日,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鄧小平輕輕伸出一個手指,用濃重的四川腔宣佈: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100萬。1985年,就這樣成為中國的裁軍年。

“腫”怎麼消?早在醞釀大裁軍時,鄧小平就曾說:“這次減人,要同體制改革結合起來。前幾次精簡整編,只是減了人,但體制變動不大,這好像光拔雞毛不殺雞,結果拔得哇哇大叫,精簡整編方案的實質卻落實不了”“三總部機關(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搞那麼大幹什麼?機關大了、部門多了,扯皮的事情就多;搞那麼多副職幹什麼?好多事情依靠部門來做嘛!副職多了,就官僚主義泛濫。我們的‘腫’,主要在高層,第一是三總部!”,三總部機關人員精簡了近一半。

還有著名的“成昆之變”。起初,在軍委會的討論方案中,成都軍區是要合併進昆明軍區的。1985年5月23日,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部署裁軍問題。到達北京參會的當天晚上,時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王誠漢連夜組織起草了書面材料,陳述了建議軍委選址成都的理由:成都是西南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軍事重鎮;從戰線上看,成都地理位置適中,可兼顧西藏和雲南。最終,軍區指揮機關被拍板放在了成都。

就這樣,1985年,軍級以上單位減少31個,並撤銷師團級單位4000餘個;縣、市人民武裝部改為地方建制,幹部戰士退出現役;軍隊內部管理的76種幹部職務改由戰士擔任。到1987年,解放軍總員額精簡為300萬人。

這次裁軍的順利完成,開創了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局面,也與美蘇兩國加強軍備競賽、在裁軍問題上說得多做得少形成鮮明對照。前西德《波恩評論報》就說:“大家都在談裁軍,可是迄今為止只有中國人的言行一致。”

江澤民,壓規模、上質量

20世紀90年代之後,世界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世界各國由對抗轉向對話,再加上高新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世界主要軍事大國紛紛走上壓規模、上質量的精兵之路。

1993年初,江澤民主持制定了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實現了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4年後,在黨的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宣佈:“在80年代裁減軍隊員額1007萬的基礎上,我國將在今後3年內再裁減軍隊員額50萬”

這次裁軍分3步進行:1998年下半年完成機關和部隊的調整精簡;1999年上半年完成裝備、後勤保障單位的調整精簡;1999年下半年完成院校、訓練機構等其他單位調整精簡等工作。

到1999年底,裁軍任務順利完成:全軍軍以上機關共減少1500餘個,機關人員精簡20%;軍隊從事經骨陸生產的2900餘個生產管理機構和地區性企業管理機構全部撤銷或移交地方。部隊編成結構也進一步優化:陸軍部隊減少了步兵,撤銷了部分集團軍的軍一師一團建制,部分集團軍改為軍一旅一營體制,一批步兵師被改編為中國人民武裝員警部隊和預備役部隊;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的部隊通過淘汰落後裝備、調整編組,撤並了一些建制單位。

2003年9月,江澤民再次裁減軍隊員額20萬。兩年後,中國軍隊總規模降為230萬,編成結構更優化,部隊作戰效能進一步提高,規模更精幹,科技含量也明顯增強。

世界熱議,中國伸出意想不到的橄欖枝

在距離上一次“精兵”12年後,習近平的最新宣示,出入預料地拉開了中國軍隊又一次重大改革的帷幕,吸引了幾乎全世界媒體的關注。

英國《每日電訊報》感慨:“這次宣佈的裁軍人數,是英國陸軍總人數的兩倍。”  還有媒體聚焦於“改革”二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發文稱,此次閱兵很好地展現了中國軍事產業的迅猛發展成果與轉變,而作為實現軍隊現代化的其中一步,裁軍行動儼然顯示出習近平對於中國軍隊繼續改革下去的決心。俄羅斯《生意人報》則判斷,北京啟動自毛澤東時期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改革。“全球人數最多的中國軍隊將面臨大刀闊斧的改革。軍隊人數將減少。盡管改革可能遇到障礙,但勢在必行。這是由與鄰國存在領土爭端的局勢、保護海上絲綢之路以及捍衛中國的地區及全球利益決定的。”

更多媒體則讀懂了這次裁軍決定釋放的和平信號.美聯社指出:“習近平宣佈裁軍30萬是力圖向世界証明中國和平崛起及對他國並無威脅的立場。”日本《朝日新聞》網站也稱,“習主席在講話中展現了中國謀求和平發展的姿態”,“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將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香港《大公報》則認為:“閱兵宣佈裁軍,不僅令人意想不到,顯示的更是何等巨大的誠意與承擔。宣佈之後,中國軍隊總人數將降至200萬。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軍隊人數只有200萬,什麼‘軍費浩大’以至威脅論的帽子絕對戴不到中國頭上。”

正如路透社所說,習近平以裁軍決定“伸出意想不到的橄欖枝”,而這一決定將讓這支擁有230萬兵力的全球最大規模軍隊走向更加現代化。

(余軍 肖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