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中美共同利益

中美在雙邊、國際層面擁有一系列廣泛的共同利益

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兩國無論在雙邊還是在國際層面,雙方的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正在逐步擴大。

儘管在一些問題上仍有爭執和分歧,但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合則兩利,鬥則兩傷”,中美只有將目光聚集於共同利益,拓寬雙邊合作領域,才能實現兩國利益的最大化,才能給全球帶來穩定和繁榮。

我們不妨來細數一下,中美都有哪些共同利益,可以深化合作,“各如其意”。

深度捆綁的經貿關係

中美建交以來,兩國經貿領域的合作一直是中美關係向前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1979年,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只有20億美元。而到2014年,中國商務部的統計資料顯示,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達5551億美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資料則為5904億美元。

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中國市場對美國公司來說,是保持全球競爭力的關鍵。中國的低價商品還惠及美國大眾,美國公司因為在生產線上用“中國製造”而降低了生產成本。中國還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持有1.24萬億美元美國國債(2015年7月)。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幫助美國維持了低利率,實現了兩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互利共贏”。

據榮鼎集團《中國投資監控》統計,2014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達120億美元,遍及電子通信、醫療和生物科技、房地產業和汽車業;美國對華直接投資達657.7億美元,涵蓋領域更廣,遍及工業生產、交通、電信和金融服務等各領域。

目前,雖然中美在經貿問題上還存在一些摩擦,如市場准入等問題,但中美產業互補,經濟利益深度融合,如中美“雙邊投資貿易協定”能在奧巴馬任內完成談判,對兩國的經貿關係來說將是一個極大的促進。

日益緊密的人文交流

中美之間的人員往來和交流活動,是中美形成“利益共同體”的不竭動力。

建交以來,中美在教育、文化、衛生、科技、體育、青年、婦女、地方等各個領域開展交流活動,特別是自2010年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建立以來,中美人文交流進入機制化軌道,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為中美關係發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

2014年11月,中美宣佈互為對方旅遊、商務人員頒發10年多次簽證,為留學人員互發5年多次簽證,中美人員往來更加便利。

據人民網資料,中國赴美留學生超過46萬,中國是美國第一大留學生來源國。美國赴中國留學生超過10萬,中國目前是美國人留學的第五大目的地。中美人員往來超過430萬人,往返太平洋兩岸航班每17分鐘一趟。中國旅客訪美人數達218.8萬人,平均每人在美花費約1萬美元。美國旅華人數209.3萬人,位列中國主要客源國第三位。

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畫已實施11年,覆蓋中國30個省區市,約400名來自美國一流大學的學者訪華。兩國還建立了中美科學論壇及中國青年科學家訪美計畫。在地方層面,中國31個省區市同美國50個州建立了43對友好省州、200對友好城市。

中美開始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領域深度互融,推動中美人文交流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有利於實現合作共贏。

互幫互助的執法領域

除經貿關係和人文交流外,中美在雙邊關係中還有一些領域有共同利益。隨著中國法治建設的不斷完善及中美人員往來增多,中美在執法領域相互需要,幫助對方打擊各類犯罪行為,以此完善本國的法律執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也有利於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如共同打擊洗錢等金融犯罪、追逃追贓與遣返、知識產權保護、海上執法和打擊互聯網犯罪等。

1998年5月,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成立。2000年6月,《中美司法協助協定》簽訂。中美在刑事司法協助和合作方面建立起比較密切的協作關係,相互協助調查取證、追繳被非法轉移的犯罪所得、相互通報有關犯罪情報和對逃犯的監控及緝捕。

但目前中美之間一直沒有締結雙邊引渡條約,美國也從來沒有通過正式的引渡程式向中國移交過逃犯。中美兩國司法部門正努力探索一些引渡的替代措施解決逃犯遣返問題,中美在反腐敗、遣返逃犯等方面還有很多合作途徑可以探索。

利益聯動的地區熱點

美國利益充斥全球,並且由於美國的“一超”地位,它在全球扮演“世界員警”角色,各地區熱點問題都與美國有關。

在以往,中國可以自己埋頭搞發展,許多問題與我們較遠,我們也插不上話。但隨著中國經濟崛起,開始發揮全球影響,地區熱點問題開始與中國的利益息息相關,中美的實力差距在縮小,美國在地區、全球性問題上對中國的倚重也在加深。中美在地區熱點問題上擁有共同利益,絕非“零和博弈”,兩國在處理地區熱點問題上攜手合作,不僅可加快問題的解決,也有利於維護自身利益和世界的穩定。

在朝核問題上,朝鮮半島無核化、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是中美共同的利益和目標,中美之間的立場差距有所縮小,兩國可以在穩定半島局勢、促進對話協商方面繼續合作。

在伊核問題上,達成伊核“全面協議”有利於中伊經貿關係的發展及中國在中東擴展影響力,也有利於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對美而言,達成“全面協議”有利於減輕伊核對地區的威脅,維護國際核不擴散機制,可以探討下一步與伊朗可能的地區合作。兩國在聯合國“五常加一”框架下促成伊核協議的過程中已有良好的合作,下階段兩國將繼續合作保證伊核協定的順利實施。

在伊拉克問題上,伊拉克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對於維護中國的能源利益,及全球能源市場穩定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美方也希望撤軍後伊拉克能夠實現長久和平,削弱並最終摧毀“伊斯蘭國”,防止伊拉克成為極端勢力滋生的土壤。因此,一個穩定的伊拉克符合中美的共同利益。中美可共同推動伊拉克主要民族宗教派別間政治和解與妥協,並與伊拉克共同探討潛在的能源合作領域。

在阿富汗問題上,鑒於中國國內反恐及維護邊疆穩定的需要,中國希望保持阿富汗的和平穩定;美也希望“後撤軍時代”的阿富汗能夠和平穩定,防止其再次極端化。因而中美都支持阿富汗的和平重建。目前,中美已在阿富汗問題上開始了良好的合作,舉辦多輪聯合培訓阿富汗外交官項目,並將啟動兩項聯合培訓醫護人員和農業技術人員專案。

共協共管的全球性問題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許多問題已跨越國界,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中國扮演的全球角色越來越多,全球性問題對中國的威脅日益嚴峻,中國在處理全球性問題時與美國擁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

在反恐問題上,中方面臨“東突”恐怖勢力的現實和直接威脅,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及本土安全面臨著以“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極端勢力的威脅,國際恐怖主義極端勢力相互聯動,中國也面臨“伊斯蘭國”的極端分子回竄等問題,因此中美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可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穩定。合作反恐成為中美深化兩國關係的契機。

在防止核擴散問題上,中國認為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核武器擴散損害國際和平與安全。美國認為,某些國家特別是敵對國家或恐怖分子得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對美戰略利益的最直接威脅和全局性挑戰。為維護全球及區域和平與安全,中美兩國在防止核擴散方面利益共同點增多。中美在處理朝核、伊核問題上已有良好合作,並且已成立“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聯合工作組”,今後可進一步充實機制內容,在該平臺下繼續與美保持密切交流合作。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美國和中國是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不僅可保護自身環境,更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經濟雙贏,更有利於緩解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問題既是中美兩國面臨的共同挑戰,也是兩國加強交流合作、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重大機遇和重點領域。2014年,中美兩國簽訂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是“里程碑式”的協議,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此外,中美在傳染病防控、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衛生能力建設方面也存在共同利益,兩國合作前景廣闊。

完善現有國際秩序

隨著全球性挑戰的增多,美國對全球事務控制力的下降,美國維護其主導的戰後國際秩序獨木難支。中國雖然在外交上呈現奮發有為、積極進取的戰略態勢,但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美國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會繼續其領導地位,而建立世界秩序非一國之力可勝任,中國必須支持而非挑戰國際秩序基本原則。中美在充實完善現有全球秩序方面存在共同利益。

中國宣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幫助滿足亞洲增長迅速的基礎設施需求,並可與現有開發銀行競爭合作,應對環境和其他治理問題,其成立並非為推翻現有多邊機構,而是為鞏固現有機構提出的倡議。中國一直在力推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美國率先提出的“亞太自貿區”發展壯大。中美可在推動“亞太自貿區”、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RCEP對接問題上進行深入溝通合作。

分歧領域也有春天

中美不僅在經濟、文化、國際熱點問題等領域擁有共同利益,即便在有分歧的領域,也並非一味地對抗,在很多問題上可以探討合作的新途徑。

南海和網路問題目前是中美爭執的焦點。中美在南海存在利益衝突,但在東海、南海的非法捕魚、治汙、港口建設等問題上,分享彼此的經驗,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維護公正合理的國際海洋秩序。

在網路空間領域,中美都難以單獨解決網路安全問題,並且兩國在網路安全上有共同關切,可以加強合作,探討建立網路空間新規則,建立共同打擊網路犯罪高級別聯合對話機制。

綜上,中美在雙邊、國際層面擁有一系列廣泛的共同利益,對兩國而言,尋找利益契合點,擴大合作面,才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最好方法,才是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的最大貢獻。

(王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