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增速跌破7% 經濟基本面未變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雖然時隔六年中國經濟再度出現“六字頭”增速,但和2009年受危機衝擊時的急劇回落相比,中國經濟本次放緩被一些專家學者視為正常波動。

中國國家統計局19日發佈數據稱,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48777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其中,三季度GDP增長6.9%。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表示,在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情況下,中國GDP增速的回檔非常正常,對“破七”的擔憂本質上是一個需要調整的心理問題,“7和6.9之間的差異真的就比從7.1回落到7要更大”?

潘建成將中國GDP增速回檔描述為“溫和換擋”。他強調,無論在哪個國家,經濟總量增長到一定程度,經濟增速的換擋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而相比於六年前只花了幾個季度就從百分之十幾回落到百分之六的急跌,本次經濟增速回落過程顯然是溫和的。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也指出,和其他國家以及本國以往的經濟下行相比,中國經濟增速的本輪回檔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特點是新活力表現得非常明顯,最典型的就是消費增長非常快。

剛剛過去的“十一”國慶長假,多個國家就已經感受到中國民眾“買買買”所釋放的消費潛力。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儘管工業生產和投資資料令人失望,但中國經濟中亮點尤存。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強勁至10.9%,閱兵期間額外小長假帶動餐飲收入等增速強勁。此外受益於房地產銷售的增長,裝修裝潢材料、家電等零售增長亦表現不俗。預計未來消費增長將保持強勁,這樣有效促進經濟未來數月的溫和回升。

就業和居民收入的穩定增長也是中國經濟基本面未變的重要證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透露,9月份中國調查失業率資料是在5.2%左右,比前兩個月稍微有一點點上升,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畢業增加了勞動力市場壓力,但25-60歲的就業人員調查失業率是穩定的。

居民收入也再次“跑贏”GDP。潘建成表示,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民生的改善,因此不需要過度為當下的“6.9%”擔心。

除了基本面穩定,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還源於穩增長的政策空間。劉元春注意到央行此前推出了系列結構性的貨幣政策。他分析說,央行之所以把重點放在結構上,一方面是不希望貨幣政策過度寬鬆導致泡沫出現;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經濟還沒到需要用超常規貨幣政策的那一步。

不過,劉元春表示,若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繼續惡化,貨幣政策不排除從穩健向適度寬鬆轉向。而財政政策也可能會更加積極,從結構性減稅走向總量減稅。

屈宏斌對於中國經濟短期增速的變化也持樂觀態度。他強調,未來隨著貨幣財政寬鬆,基建投資回升,中國經濟在四季度內將溫和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