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原因探秘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批入朝參戰部隊於1950年10月19日,在沒有空軍掩護的情況下,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與朝鮮人民軍並肩抗擊侵略者。經過三年的浴血奮戰,交戰雙方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對這場戰爭,不少人都在問,美國為什麼要入侵朝鮮?是什麼原因促使新中國加入這場戰爭?前蘇聯最新解密的一些文件,對我們理解這場戰爭或許有幫助。

金日成提出以武力統一朝鮮

蘇聯政府檔案確鑿表明:是金日成,而非史達林和毛澤東,首先提出以武力統一朝鮮提議。那金日成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是何時及如何提出的,史達林和毛澤東又是如何回應他的提議的?背後有什麼原因?

1949年1至3月和7至9月,金日成兩次執拗地請求史達林同意他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來自俄國的材料証實,金日成在其與史達林的談話中提出:我們相信,目前的形勢已經使得我們必須而且可能使用軍事手段解放全朝鮮。

但是史達林率直反對他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認為並不可行。1949年9月24日,蘇共中央政治局還通過了一項決議,反對金日成提出的各項有關于解放南韓的提議。

史達林一開始反對金日成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是因為他擔心在朝鮮爆發的全面內戰,將有可能導致蘇美之間發生軍事對抗。為著打消史達林的擔心,金日成指出:美國可是沒有堅決干涉中國內戰呀。據談話記錄所載,史達林反駁道:朝鮮的情況不同。

正如中國大陸一位作者所言:美國當年之所以在中國沒有進行全面軍事干涉,是因為它認識到:這種規模的干涉將相當於當年日軍侵略中國的那種規模,太大了,當時它沒可能做到。然而,朝鮮的面積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個中等省份的面積,因而對於美國親身武裝干涉而言,朝鮮並非一個那麼難以實施的目標。

毛澤東支持金日成統一朝鮮

與此同時,金日成決定試探中共的態度。1949年5月初,時任北朝人民軍政治部主任的金一,作為金日成的使節,對北京進行秘密訪問。金一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請中共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人師移交給北朝。毛澤東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這些朝鮮人師是解放軍東北軍區的l 56、164和166師。166師和164師分別於1949年7月和8月抵達北朝。156師則與來自第四野戰軍和其他野戰軍中的朝鮮人散兵和較小編制朝鮮人單位混合重組,編為裝備更為精良的第15獨立師,於1950年4月移交。三師人數共約六千三百。這三個師實際上是從“朝鮮人義勇軍”演變過來的。朝鮮人義勇軍是由抗日的朝鮮裔朝鮮人在中國境內組成的。這三個師只是中國移交給北朝的朝鮮人部隊(既有朝鮮裔朝鮮人也有朝鮮裔中國人)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早在1945年秋,金日咸率領原東北抗日聯軍中的四百名朝鮮老兵回到北朝後不久,中共就曾向他移交了一個1500人的朝鮮人部隊和八百名朝鮮人幹部,1950年6月20日,又向他移交了一個約三千五百人的鐵道兵獨立團。以上加總,中國於朝鮮戰爭爆發前移交給北朝的部隊,總人數達到六萬九千,從而大大增強了北朝的進攻能力。至1950年中,朝鮮人民軍的規模達到148680人。

另一方面,有証據顯示,中國不太願意過早派出漢族人部隊到朝鮮。正如一個叛逃到南韓的前北朝人民軍軍官所指出的,中共由於不便派出中國軍隊,所以他們只能派出朝鮮裔中國人,讓他們穿上朝鮮人民軍的軍裝。這些朝鮮裔中國人乃為主要來自中國東北延邊地區,那裏有很多朝鮮裔中國人。

總體而言,原屬中共的朝鮮人部隊主要有著三個來源:第一個來源是前東北抗聯的老兵。自於1940年底撤退至蘇聯遠東地區後,這些老兵和他們的中國同志就被重組為蘇聯遠東紅旗軍第88特別獨立旅。這些老兵大約有幾百人,其中大部分,但不是所有人,早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便陸續尾隨金日成返回北朝。第二個來源是由朝鮮共產黨人在中國境內組建的朝鮮義勇軍,他們全是地道的朝鮮裔朝鮮人,大約有幾千人。第三個來源是在中國東北地區徵募的朝鮮裔中國人,人數約為六萬。

不難看出,中共移交給北朝的部隊主要由第三個來源構成。1945年8月後,他們分別由朝鮮義勇軍和其他中共軍隊徵募。盡管抗聯的朝鮮裔朝鮮老兵和朝鮮義勇軍朝鮮裔朝鮮成員可以稱自己是朝鮮人,在中國東北地區徵募的朝鮮裔中國人則是中國人。實際上,朝鮮戰爭結束後,確有一些朝鮮裔中國人離開了人民軍,回到自己的中國東北故鄉,那裏有著他們的父母、妻子和兒女,還有他們的土地。筆者2014年10月5日參觀了位於廷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延吉的延邊博物館。在其“朝鮮族革命史陳列”中,一塊展板之上無可置疑地這樣寫道:1950年4月,進入關內的四野各軍所屬朝鮮族指戰員奉命在河南省鄭州市集結整編,組成第15獨立師,下轄四個整編團、一個教導大隊、一個老弱大隊、一個野戰醫院、一個炮兵隊、一個警衛連。人們可以舉一反三,推出第三來源移交部隊成員幾乎都是朝鮮裔中國人。另外一塊展板上有著如下字句:朝鮮戰爭爆發之後,全體延邊朝鮮族青年踴躍報名參加志願軍。據延邊當地朝鮮族人說,首先,戰後根據中朝兩國協議,這些“朝鮮族”指戰員,中國這邊有妻子的,可以回來,沒結婚的,只能留在北朝。

另外,據蘇聯政府檔案記載,於1951年1月16日,毛澤東告訴金日鹹,在兩個月內,他將派出十萬由解放軍組建且裝備了蘇聯武器的朝鮮裔中國人後備隊,補充到志願軍和人民軍裏去。《東北日報>》1950年10月16日登載了一篇題為(鄰居)的文章,描述了一個住在東北的朝鮮裔中國人於1950年9月l5日聯合國軍仁川登陸後,奔赴北朝“打回老家”的故事。

所有這些都証明,在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東北有著更多的朝鮮裔中國人,以及在南韓被俘而被送到中國東北(佳木斯)洗過腦的朝鮮裔南韓兵,被徵募到在朝鮮的共產黨軍隊裏據此推算,中國於1950~l953年間,總共為北朝提供了近二十萬的朝鮮人部隊。

由於金日成是于提出使用武力統一朝鮮的提議時,同時要求將這些朝鮮人部隊移交給他,中共就完全沒有可能不知北朝將有可能以武力統一朝鮮。時任高崗(原中共在東北的最高領導人)首席警衛員的魏寶玉在一次訪談中,十分肯定地告訴作者:“中共中央東北局子戰爭爆發前很久,就知道金日成將會發動進攻。”  因此,有理由推測,早在立國之前幾年,中共就不僅知道了,而且援助了北朝備戰。

金一來訪的另一個目的,是徵求毛澤東對金日成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的支持,並希望得到中共的保証:一旦由美國指揮的日本地面部隊進行干涉,幫助南韓,中共將會派出它的精銳部隊支援北朝人民軍。沒有記錄提到金一和毛澤東討論過美國會派出它自身軍隊到朝鮮半島作戰的可能性。

于金一1949年5月初來訪時,毛澤東曾建議,一旦南韓首先發動進攻,北朝應予反擊,實行自衛。北朝不僅要為閃電戰而且要為持久戰做准備。如果南韓軍隊占了上風,人民軍須以保存實力為目的,不惜放棄部分領土,等待有力時機逆轉戰局。北朝不必過分擔心,因為蘇中兩國近在咫尺。毛澤東向金一保証,一旦出現最糟糕的情況,中國定會派出部隊支援北朝。毛澤東同時還強調,對於中共援助北朝發動統一戰爭的三個必要條件是:國際形勢的好轉,北朝事先就中共向北朝移交解放軍中的朝鮮人部隊,以及就中國派出部隊入朝參戰二事,都征得了蘇聯的同意。

根據蘇聯政府檔案記載,當時毛澤東並無向金一提出“敵人越過三八線”以及“解放軍奪下臺灣”這兩個前提條件。

毛澤東為何表態予援兵

盡管毛澤東和史達林都警告過金日成不要發動進攻,除非南韓總統李承晚首先挑起戰爭,毛澤東確曾答應過金日成,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他肯定會派出部隊入朝參戰。而當其時史達林則沒有給金日成任何即使是附有條件的支持。盡管沒有人會否認,對金日成而言,史達林的回答要比毛澤東的回答更具左右結局性,不過十分明顯,毛澤東的態度比史達林的態度更為積極。難怪於1950年1月,金日成告訴蘇聯駐北朝大使什特科夫:如果他不能面見史達林提出他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他將會和毛澤東見面,懇求他履行1949年5月作出的承諾。那麼,為什麼毛澤東會對金日成作出如此積極的承諾呢?

由於在與金一討論金日成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時,毛澤東預計美國只會派出日本地面部隊進入朝鮮半島,作者推測,當毛澤東承諾支援金日成時,他首先考慮的是中朝關系的因素:意識形態的驅動、道義責任的驅動、戰略防衛的驅動。

前者自不待言。在道義責任上,首先,考慮到於1927至1937年土地革命期間、八年抗日戰爭期間以及1945年至1949年解放戰爭期間,有著許多朝鮮共產黨人為中國革命作過犧牲,毛澤東很難拒絕支持金日成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朝鮮共產党人對於中共對於國民黨和日本人所作的鬥爭所予的支持是巨大的,這已為其他作者所論述。北朝不僅對中共做出過上述巨大貢獻,它還從另一個方面支援了中共。於1946年至1949年三年間,在和國民黨軍隊作戰時,東北的中共部隊一直將北朝用作戰略後方。

長期以來,許多人一直認為金日成與蘇聯人的關系,比與中國人的關系密切。但金日成回憶錄中有一段話會給大家留下不同印象:在內心裏,他實際上更為親華,因為他的所有早期革命活動都發生在中國東北,盡管後來他極為依賴蘇聯的軍事、經濟援助。金日成在其回憶錄中寫道:領土面積只有蘇聯的百分之一,到處是低矮破舊的房子,人們騎在瘦弱的驢子上,在共產國際  幹部的眼裏,朝鮮是一個可憐的,很小的,可忽略的國家。盡管我們對共產國際的行為和立場深感不滿,但是我們無力反對他們,或者促使他們改正錯誤。這是我感到最痛苦的。金日成曾說過:每當朝鮮受苦受難時,它就會依靠中國。

從中共這方面來說,由於他們虧欠朝鮮同志這麼多,便覺大有義務將來予以對方畫報。

戰略防衛的驅動:當金日成請求毛澤東支持他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時,和中共與北朝一樣,大韓民國政府也與國民黨政府保持著密切聯系。

在此形勢之下,毛澤東將解放軍中的朝鮮人部隊移交給北朝,並承諾向北朝提供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乃是為了加強中共的自衛,以對付可能來自南韓的國民黨軍隊的威脅。朝鮮戰爭爆發後,這種威脅仍未消失。1950年6月和1951年初,蔣介石和麥克亞瑟分別提議將國民黨軍隊派往朝鮮,不過均被杜魯門政府拒絕。

毛澤東誤認為只有日軍侵朝

1949年5月初毛澤東會見金一時,他倆只是討論了華盛頓可能會派部分日本地面部隊到朝鮮半島的問題。與史達林不同,他倆沒有認真考慮華盛頓可能會派出自身部隊到朝鮮半島的問題性。據記錄,於1949年,金日成本人和什特科夫都認為:華盛頓只會派出國民黨軍和日本地面部隊到朝鮮,自身僅為他們提供後勤支援。他們都認為美國地面部隊不會參戰,僅會通過美國軍事顧問團為南韓軍隊提供軍事建議,另由美國空軍、海軍和後勤部門提供援助。

2013年,筆者得知:其一,早於1949年7月4日,劉少奇就曾經代表中共中央給蘇共中央寫過一份報告。於報告中,他作了下述估計:看來並不存在帝國主義者對中國發動大規模武裝干涉的可能性;美國人其實不想親自上陣打仗,光想借用別人之手為它打仗。其二,遲至1950年4月l日,在一次情報工作會議上,周恩來仍然估計,美帝國主義者只能依靠日本人或者德國人而非自身來打一場新的戰爭,因為他們不想親自出馬。

根據蘇聯政府檔案材料記載,只是到了1950年7月初,毛澤東和金一舉行會談之後十四個月後,毛澤東才告訴蘇聯駐華大使羅申,北京如今判斷美國不會派出日本地面部隊到朝鮮半島。這可能意味著:在此之前,毛澤東一直僅僅考慮到日本地面部隊參戰,而嚴重忽視了美國派出自身地面部隊參戰的可能性。

1950年1月初,于杜魯門發出美國不會干涉台灣的聲明後,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司令部起草了一份台灣戰役作戰方案,子其中考慮到日本“志願軍”參加台灣戰役的可能性。三野司令部估計國民黨會招募六萬至七萬日本“雇傭軍”參戰。由此可以推測,毛澤東也同樣估計美國只會派同樣數量的日本軍隊到朝鮮。1950年初,毛澤東將七個步兵師調到東北,人數為八萬至九萬,比美國可能派到朝鮮半島的日軍要多。這個事實又可以支援作者的以上有關推測。

在隨後的月份裏,《世界知識》不斷預測,如果美國企圖在遠東發動戰爭,就一定會利用日本的人力資源,卻從未提及美國會使用自身地面部隊的可能性。

當毛澤東子1950年5月中會見金日成時,他們集中討論的仍是日軍參戰的可能性,與一年前他和金一討論時一樣,而在此之前,莫斯科已有幾次警告金日成:美國自身可能進行全面武裝干涉。不論金日成是否認真考慮過史達林的警告,顯然,讓毛澤東相信“如果中國出兵朝鮮,將絕不會與美國地面部隊直接對抗”對金日成是有利的。甚至連1950年2月14日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也只是明確指出日本為其主要敵人,這也引致毛澤東僅僅考慮日本軍隊干涉的可能性。

毛澤東既過高估計了美國派出日本地面部隊入朝,行間接干涉的可能性,又低估了美國派出自身地面部隊入朝,行直接干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擔心日本地面部隊入朝作戰的史達林,還非常擔心美軍的直接干涉,因而他對金日成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沒有那麼熱心。毛澤東對於日本地面部隊入朝參戰一事的擔心,對於人們理解他於1949年1950年轉折期間訪蘇之時所說的話十分關鍵——當時他說:美國不會直接入朝參戰。戰爭僅會成為朝鮮內部事務,應由朝鮮人民自己解決。毛澤東還曾於1950年3月會見朝鮮駐華大使李周淵時說:至於美國人,沒有必要害怕他們。美國人不會為了這麼一小塊領土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因此筆者得出了一個可能引起爭辯的但卻比較新的結論:正是毛澤東對日本參戰的過度擔心,妨礙了他正確預計美國可能針對朝鮮戰爭發動親自武裝干涉。

正如蘇聯政府檔案明確無誤記載:史達林考慮過美軍可能參戰;但他可能心存僥幸預計;北朝戰爭行動可能搶在美國決定干涉之前就已結束。如果情況並非如此,那麼就讓毛澤東來承擔反擊美軍責任。

人們不禁要問:如果毛澤東一早得知史達林對於美國可能發動親自武裝干涉深感擔心,那他還會接受金日成的武力統一朝鮮提議嗎?史達林曾否存心誘使毛澤東得出虛假的安全感?

(徐澤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