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節”在台灣的興衰

1945年10月25日,國民政府在台灣舉行對日本的受降,國民政府台灣行政署頒布命令將這天定為台灣光復節,以後每年台灣方面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以此紀念台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台灣光復,普天同慶

據當事人回憶,當年國民政府在光復日舉行受降典禮時,整個台灣島內民眾歡欣沸騰,百姓紛紛奔走街頭,鳴放鞭炮,載歌載舞。一些老人回憶“當中國軍隊登上臺灣陸地,民眾目睹之時,激動萬分,自己終於做回中國人了,不用再當日本人”。日本記者伊藤金次郎描述當時台灣“民眾是不分晝夜地狂歡不已”,“普天歡騰到渾然忘我的程度”,表明當時台灣民眾非常地高興和歡快,完全沉浸在喜慶之中。正是在這種情境之下,國民政府順應民眾中湧動的情緒,將受降日定為光復節,同時激勵民眾團結一心。

在蔣家父子當政的幾十年中,台灣當局一直對台灣光復進行大力宣傳和弘揚,同時對抗日戰爭勝利進行廣泛紀念。每年7月7日都會有大量的活動,當局通過舉辦展覽、拍攝紀錄片等方式展示和紀念抗戰的全面爆發。10月25日會有節日活動,當局組織民眾進行遊行、演講,組織學校學生觀看抗戰題材電影等。不過,這些對於台灣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似乎顯得有些陌生和遙遠,好像只是存在於上一代人的記憶中的事。

歷史淡化,民眾無感

90年代李登輝上臺期間,大量的新教改對歷史教育和地理教育進行了篡改,李登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從歷史觀念上對台灣定位進行了人為改造,不斷地實行“去中國化”教育。例如,對光復的歷史事實進行質疑,偽造出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將台灣光複節改稱“終戰紀念日”。將“光複”改成“終戰”,似乎是將中國收回台灣這一事件改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從而回避了部分史實。用詞的修改完全是按照日本方面的邏輯,從而將台灣“回歸”祖國的含義從中完全抹去,以起到割裂大陸與台灣歷史聯系的作用。更進一步,李登輝當政期間有意淡化光復紀念的活動,取消一部分“官方”紀念活動,稀釋民眾對歷史的記憶。

李登輝由於極力從事“台獨”活動,加上治理之下黨內腐敗嚴重,在“大選”中使得國民黨第一次丟失執政地位。通過極端“台獨”獲得部分選票的陳水扁上臺之後更加促動分裂活動,在所有場合中將“光復節”定位為“二戰終戰紀念日”,在進行雙休日改革中,直接將台灣光復節同“國父”誕辰紀念日、三八國際婦女節等一併取消法定節日的資格,這樣台灣光復的概念在“官方”就喪失了其合法認可的地位。

經過李扁當局的修改歷史和淡化宣傳,台灣年輕一代對於台灣光復乃至抗日戰爭的態度變得逐漸淡漠,台灣“中央研究院”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50歲以上的人中將抗戰列為重大事件的人達到52%,而20歲及以上(包括50歲以上)的這個比例則降為25%。當問及關於台灣光復或者光復節的事情時,大部分台灣年輕人的反應是無感,最大的關心也就是能不能放假,即便知道國共抗戰的事或者說大陸對抗戰勝利的紀念,也只是疑惑“和我有什麼關系呢”。而今,在台灣社會中,關於光復節的紀念更是顯得冷冷清清,關注度逐漸下降,這足以說明過去的兩屆“政府”進行的文化歷史分裂活動所產生的影響極為深刻。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台灣光複這樣具有極大紀念意義的事情在台灣的淡出,包含在整個台灣社會歷史感淡化的大環境中。放到台灣社會的發展歷程來看,李登輝和陳水扁的行動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乃是迎合了台灣社會在解嚴之後的歷史虛無思潮。對於台灣民眾來說,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本來歡欣鼓舞地從日據時代中解脫出來,結果立馬迎來國民黨當局幾十年的獨裁和戒嚴統治,“二二八”事件更給台灣民眾帶來巨大傷痛。於是一些台灣民眾並不認為台灣光復為真正的“光復”,而是又一個“專制政權”對台灣的“接收”,是另一個統治強加於台灣人民,進而反感所謂光復紀念。在戒嚴期間,一些島內民眾就開始將日據政府與腐敗的國民黨對比,在對比中甚至產生對日本占領的好感甚或懷念。

上個世紀60到80年代,台灣經過了一系列的民權運動,經濟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在形勢和壓力之下,執政後期的蔣經國開放黨禁、報禁,台灣開始了所謂民主化進程。從甲午戰爭失敗割讓台灣到戒嚴結束,台灣島經歷了政治事件和歷史長河的浮浮沉沉,歷史給台灣這些年帶來了太多的坎坷,整個島內民眾也隨之起起落落。60年代到90年代台灣經濟快速增長,很多台灣民眾更多地將精力關注於經濟上,而不願背負歷史過於沉重的包袱。對於台灣的年輕人來說,普遍的狀態是不在意過去,只求當下生活好,追求能抓得住的確定的幸福,當提及大陸經濟迅速增長和抗戰勝利日大規模的紀念活動時,年輕人的反應也只是無感。

國共合作,不忘歷史

盡管李登輝和陳水扁做出種種磨滅歷史的舉動,但在野的泛藍陣營還是極力進行歷史還原,強調對歷史的紀念。2005年是抗戰勝利60周年,“60年”這個數量對於中國人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台當局則極力保持低調,國民黨和其他在野黨主打反“台獨”牌攻擊陳水扁當局,強調“兩岸一中”,2005年馬英九發表長文《台灣光復一甲子》以紀念台灣光復60周年。在這一年國民黨黨部大樓外牆反復展示抗日志士的照片,想以此喚醒台灣民眾對抗戰歷史的記憶;10月25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席台灣光復紀念節,發表演講並致辭;台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則在10月22日晚重返凱達格蘭大道舉辦“除害平亂”晚會。並准備發起“台灣新光復運動”。與此同時,台灣學術團體和民間組織也發起了台灣光復節紀念活動,舉辦展覽、演講、音樂會等紀念八年抗戰。與台灣當局的低調相比,在野黨和民間團體似乎顯得積極和活躍許多。

2008年馬英九代表國民党贏得台灣領導人“大選”,當政期間再度恢復“光復”的意義,並重提台灣光復紀念活動。然而從現實狀況來看,馬英九在當政期間針對更進一步的活動則採取了暖昧的態度。2009年,抗戰勝利65周年,馬英九未以“官方”名義發表任何紀念文件或演說,即便一些國民党元老認為應該這樣做,而馬只是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自己的個人感慨。從事實表現來看,足見對馬英九個人而言或者部分台灣民眾來講,台灣光復仍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而對於整個島而言,淡漠成為主體,而馬英九的行為正是為了迎合台灣民眾的情緒和心理,以保証自己的支持率。對於國民黨而言,每當大陸進行抗戰勝利大規模宣傳時,一些政要就會積極倡議進行台灣光複紀念,不過國民黨積極倡議的部分動機乃是與共產黨爭奪所謂抗戰勝利的話語權,爭奪抗戰宣傳的主動權,以此証明國民黨的歷史貢獻和“執政合法性”,這似乎也成為國民黨紀念台灣光復的動力之一。

2014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敗北,2015年馬英九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計劃了一系列活動,包括舉辦論壇、軍隊展示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馬英九在6月3日宣佈將建立台灣第一個慰安婦紀念館,揭牌日期定在10月25日。馬英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紀念活動意在吸取歷史教訓,促進和平發展,“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被遺忘”。近年來,大陸舉辦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中越來越多地肯定國民黨軍隊在抗戰中的積極貢獻,大陸電視劇中也能體現出這種變化,而在台灣供奉的忠烈祠中也有共產黨將領左權的名字,國民黨方面也開始肯定中共敵後抗戰的積極意義。抗戰勝利本是國共合作的成果,抗戰勝利紀念仍需雙方配合與合作,在長期的歷史中,國共雙方終須“一笑泯恩仇”。

但縱觀整個台灣島,目前沒有一座抗日戰爭勝利紀念館,二十多年的“去中國化”使得抗戰痕跡更加減少。從現實角度來看,台灣經歷50多年的日軍占領統治,留下了大量日據時期的遺產,50年殖民統治中台灣與日本建立了眾多的關系。而隨著台灣經濟的起飛,台灣的經濟發展更是與日本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依賴度很高,對於關心經濟發展的台灣民眾來說,更加不願意對日本持有敵意的態度,台灣當局也不願意惡化同日本的關系而阻礙經濟發展,再者台灣拓展國際空間也需要日本某種程度上的支持。因此,即便是強調光復紀念的馬英九,在公開場合也做出如是解釋:“我們紀念,不是為了醜化誰,而是要吸取過去的教訓,面向未來,謀求更好的發展。”

光復紀念,一脈同根

台灣光復象徵著大陸與台灣的歷史聯系和民族認同,許多抗戰老兵以及老兵的後代對於目前台灣的淡漠氛圍感到悲哀,感慨當年的犧牲和奉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紀念。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抗日戰爭的勝利本身就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正是在那場抗戰中,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得以形成和強化,中國人民空前團結,整個中國認識到“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中華民族”,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極大提高。而台灣光復作為整體抗戰的重要部分,象徵著大陸與台灣同根同種、同屬一國的認同,是兩岸一家的重要紐帶。如何重新彰顯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建立台灣與大陸歷史記憶的連接,是大陸政府和台當局及兩岸有識之士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年4月份台灣曾一度表示,歡迎大陸抗戰老兵參加7月份在台舉行的抗戰勝利閱兵遊行,不過後來改口稱大陸老兵不能參加軍隊戰力展示,台灣方面表示參加戰力展示的只能是“中華民國國民”,大陸抗戰老兵參加“於法不合”。台灣方面這種做法與大陸方面的開放政策相比顯得保守和教條得多,十分不利於雙方的交流與溝通。台灣光復與抗戰勝利是屬於整個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大事,兩岸應該捐棄前嫌,和衷共濟,和平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的繁榮發展需要兩岸雙方共同的努力,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