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景德鎮”鶯歌力拓大陸、東南亞市場

【中新社臺北11月23日電】被稱為“臺灣景德鎮”的新北市鶯歌區23日舉辦特色陶瓷藝術品展覽,並公佈多家特色陶瓷廠商將于11月及12月赴大陸及東南亞展銷。

當天展出的鶯歌陶瓷包括即將於12月赴北京參展的“安達窯”臺灣特色花瓶、藍鵲工藝盤、張美雲“龍翔鳳舞”對壺組、鎏金心經聚寶瓶,以及將赴馬來西亞參展的客家特色茶具、“天燈”系列杯、“庫泥燒”工藝品等臺灣本土陶瓷文創產品。

從事陶藝近40年的鶯歌陶藝家張美雲多次攜作品赴大陸參展,此次將赴北京展銷的代表作品以鎏金為主,糅合藍染、花布圖騰,展現了臺灣陶藝的細膩與華麗。張美雲之子在現場介紹,“龍翔鳳舞”對壺組及鎏金瓶等作品都是母親親手繪製,包含了廣受大陸市場認可的民間藝術元素,如牡丹圖案的“富貴無邊”、“團團圓圓”、“年年有餘”等。

新北市經濟發展局局長葉惠青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鶯歌陶瓷融合了產業發展及文化創意,市府投入大量資源推動該區陶瓷產業,並為中小企業提供文創顧問資源及參展協助,協助鶯歌陶瓷業者拓展外部市場。

鶯歌陶瓷工藝有200餘年歷史,據介紹,清朝嘉慶年間數位吳姓匠師來到當地並發現鄰近的尖山地區盛產黏土,遂於此設窯制陶。鶯歌很快就成為臺灣最大的陶瓷藝品輸出地,如今鎮內陶瓷相關產業工廠及店家超過1000家、大小商店近2300家。

近年“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落成後,逢假日到鶯歌老街參訪的海內外遊客更加絡繹于途。2016年底,當地還將增加兩家產業文化館,包括“市拿陶藝產業文化館”及“新太源藝術工坊”,並新開放4傢俱特色的陶瓷觀光工廠。

國家話劇院將攜《戀愛的犀牛》等劇赴臺演出

【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國家話劇院將於11月25日到12月5日在臺北連續演出四部原創和經典話劇,其中包括在大陸16年常演不衰的話劇《戀愛的犀牛》。

這是國家話劇院第二次以演出季的形式集中登陸臺北。國家話劇院副院長史麗芬23日在臺北舉行的記者會上說,臺北是國家話劇院2015年演出季的壓軸站,除了《戀愛的犀牛》,還將演出原創劇目《霸王歌行》以及兩部世界經典劇目《紀念碑》和《紅色》。

“這次選擇的劇目緊扣‘中國原創、世界經典、實驗探索’的創作理念。”史麗芬說。

國家話劇院對外合作中心主任李東表示,國家話劇院與台灣合作緊密,2010年以來一直有劇目到臺北演出。此次演出的四部話劇經過精心挑選,都是非常考驗演員表演功力的精彩劇目,在大陸演出時都非常受歡迎。比如,孟京輝導演的《戀愛的犀牛》首度與台灣觀眾見面,相信能夠吸引很多年輕人。

此次演出季的表演場地也選擇了臺北新潮文化聚集地“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據李東介紹,由於該場地原本主要舉辦演唱會和展覽,不適合舞美複雜的大型劇目,國家話劇院專門挑選了合適小劇場的劇目。

演出季由國家話劇院與台灣時藝多媒體和廣藝基金會合作。

台灣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在記者會上表示,過去大陸話劇來臺演出偏重經典老戲,此次帶來現代風格的年輕劇目,非常期待。

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表示,戲劇是兩岸互相理解、互相溝通的最好媒介之一,基金會希望與國家話劇院繼續合作,努力向台灣觀眾推廣大陸優秀的劇目。

台灣輿論:幹擾貨貿商談只會自食苦果

【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兩岸貨品貿易協議21日至23日在臺北進行為期三天的商談。針對一些綠營團體又到現場抗議,台灣輿論認為,這除了平添商談的變數外,也突顯綠營的“反中”心態至今未變。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3日社論表示,按照台灣經濟主管部門委託“中經院”所作的研究分析,假設台灣農工產品(排除管制性農產品)關稅調降,大陸農工產品關稅全面調降,雙方簽署貨貿協議後,台灣經濟增長率將提高1.63%,經濟規模將增加64.05億美元,就業人數有望提高2.3%,約25萬人,這對台灣當然有極大的正面效益。

文章表示,一些綠營團體卻進行抗議,聲稱貨貿協議談判“黑箱作業”,揚言貨貿協議一旦簽署將勢必衝擊台灣產業的分配正義並急增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仔細探究,這些抗議完全基於意識形態,而非專業判斷。

文章說,大陸是台灣中小型製造業極重要的外銷市場,貨貿協議能降低關稅因素的不利影響,有助於鞏固台灣中小企業在大陸的市場佔有率,提高其同類產品的競爭力。

台灣中天新聞節目表示,這一輪的貨貿協議談判傳出一項重大進展,就是兩岸貨物能“48小時內快速通關”,對此,反對陣營大肆抨擊,表示這代表大陸產品能夠“不經檢驗”就進入台灣。但事實上,兩岸貨物48小時快速通關,是屬於“海關程式”的談判結果,跟有關食品檢疫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根本是不同的項目。這明明是為台灣廠商爭取權益,怎麼到了“反貨貿”的抗議者口中,又成了“出賣台灣”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