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輿論熱議“張夏會”

2015年10月14曰,第四次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會面在廣州舉行,這是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台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年內第二次會面,雙方就陸客中轉、兩岸溝通聯系機制、繼續推進貨貿協議商談、兩岸參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PP)等議題交換意見。經台方提議,兩岸雙方確認由民間著手共同研究抗戰歷史,夏立言還當面邀請張志軍在明年適當時機再度訪台。

台灣輿論對本次“張夏會”成果給予高度關注。

台灣輿論對本次“張夏會”多給予正面評價,視本次會面為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承前啟後的重要時刻。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夏立言啟程赴會當日,借美國、古巴複交,比喻本次“張夏會”的機會珍貴。島內主流媒體預估未來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將常態化、機制化,不會受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的影響,“張夏會”不會成為“絕唱”。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l明14曰發表社評,期待借助“張夏會”這一兩岸重要溝通乎台,對於兩岸關注的敏感議題進行溝通,化解分歧、建立互信,讓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態勢能永續下去。

台灣《中國吋報》推出“特別報道”專版。其中,頭條王稿的標題為“張志軍:選錯路將危及兩岸”,報道引述了張志軍在會面中致辭的重要內容:當前兩岸關系處於重要節點,再次面臨道路選擇的問題。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在作選擇時,應站在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高度,順應歷史潮流和民心,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正確方向。並引述了夏立言的發言內容:外界對後續兩岸關系情勢或有不同解讀和看法,但當前絕大多數台灣民眾希望維持和平繁榮的台海關系局面,繼續展開兩岸制度化協商,莫陷入“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窘境。

該報還以圖表形式,報道了張志軍在會面中總結的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和乎發展取得的五方面成果以及積累的四項經驗。

該報還刊登台灣資深媒體人孫揚明的評論文章指出,現在許多研究兩岸關系的學者為民進黨如果執政後,兩岸關系和台海和平穩定問題“捏把冷汗”。此次“張夏會”重申了兩岸關系穩定的基礎,包括張志軍、夏立言的講話以及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會後記者會上的表態。三人在發言中都賦予“九二共識”相同的重要性,也就是一個共識,即兩岸關系穩定並且發展的基礎,就是“九二共識”,除此無他。

台灣《聯合報》在“兩岸”版用近全版的篇幅對“張夏會”進行了報道,主稿中突出報道了張志軍在會面中指出:不同的道路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當前兩岸關系處於重要節點,再次面臨道路選擇的問題。在作選擇時,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以及夏立言強調的:“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必須被尊重,兩岸制度化互動順利展開就是歸因“九二共識”;若雙方努力成果難以為繼,將陷入“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窘境。該報在一則分析報道中指出,台灣明年極可能再度政黨輪替,張志軍與夏立言都重申要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這不僅是對過去7年的總結,也在對未來定調,喊話的對象當然就是民進黨”,“民進黨如何處理‘九二共識’備受關注”。

台灣《旺報》、《工商時報》等主流媒體也對“張夏會”進行了充分報道。前者頭版頭條刊載相關新聞,並針對馬曉光提出的“如果說和平發展是一棵大樹,‘九二共識’就是大樹的根。如果把大樹的根砍掉了,不知道這棵大樹還怎麼生長甚至存活”配發了短評。文章說,“大樹理淪”主要是說給民進党和蔡英文聽的,目的是示警。

(季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