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不會重蹈蘇聯覆轍

  國際反華勢力在民族問題上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去中國化」,否認中華文化的同一性,其中一個重要論點是否認中華民族有共通的歷史(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一直製造此論)此所謂「滅人國者先滅其史」。

中國文化軟實力很堅韌

幾十年來,有人期盼中國像蘇聯那樣在一個早上分崩離析,但這些預言家一再失望,因為他們忽略了中蘇差別:

蘇聯及其身羅曼諾夫王朝雖然造就出其可觀的硬實力,兩三百年間一直是世界強國(以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女皇、斯大林時期為甚),但沙俄及蘇聯未能形成凝聚廣大眾民的文化力量,終於在某個節點不攻自潰。

廣然大物蘇聯的分崩離析並非敗於硬實力不足,而是亡軟實力存在重大缺陷。

而中國在數千年間,特別是秦漢以來兩千多年間,通過制度層面和觀念層面的協力,大體實現同文、同倫,構固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身份證同的強韌網絡,雖難免一時分裂,但統一終為主流,即使在列國並立之際,統一也從來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數千年國家形態和文明傳統未曾中斷的國度,所謂「舊邦新命」,彌久而常青,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文化軟實力堅韌有效——

其一,先民在歷史實踐中鑄造了同源共祖(如共認炎黃為文化初祖)、赤縣神州一統(追求「九州攸同」「四海一家」)兩大理念,奠定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基石。

其二,處事治國,軟硬兼備,不一味窮兵黷武、以力威服,而講究以文育人、以文平天下。《易傳》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昭顯了中國語境裡「文化」所包含的軟實力內蘊。「以德服人」、「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修文德以來遠人」是代代相傳的信條,重視軟實力是中國經久不衰的傳統。

其三,中國文化一大優長是「和而不同」,「多」而「一」,「一」而「多」,承認差異,容納差異,異中求同,促成異文化間的相互涵化,不斷綜合創新。先秦以來的華夷互動,漢唐以來的儒釋道三教共弘,中國化佛教(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吸收佛學成果的新儒學(宋明理學)成為中古、近古文化的主幹;近代以來的中西合璧,使多元文化結成中華一體,生生不已,屹立世界文化之林。

以上是我們今日建設軟實力強國的底氣所在和前進的堅實基礎。

「滅人國者先滅其史」

在新的國內、國際形勢下,軟實力建設面臨嚴峻挑戰。

其一,與農業文明散點式發生於亞非拉諸大陸不同,近代工業文明興起於重商的西方海洋國家,自18世紀以來,西方占據文化高勢位,美歐日的硬實力、軟實力領先全球的格局延至當下,21世紀初葉出現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急起直追之勢,向西方學習成為近代中國的訴求,這是必要而且有益的,但不能染上文化軟骨病,應當堅持文化主體性,走中外融通、自主創新之路。

這裡面臨一個戰略性問題——如何對待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辯證關係?

人類文明向來兼具普遍性(世界性)與特殊性(民族性)。宋人陸九淵說:「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講的是心理的東西相通。當然,不同國度、不同民族的「心」與「理」各有表述,所謂「理一分殊」,所謂「月映萬川」(同一月亮映現在無數河川呈現各種狀態)。各具特色的諸文化都存在時代的、民族的特色與限定性。諸文化都從自己的特殊性出發對人類的共同價值觀作出一份特定貢獻,但任何一種文化都不能以獨占普世性自居。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皆應走多元文化良性互動之路。

其二,國際反華勢力在民族問題上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去中國化」,否認中華文化的同一性,挑戰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其中一個重要論點是否認中華民族有共通的歷史(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一直製造此論),此所謂「滅人國者先滅其史」,這不單需要作學理性論戰,更有待增進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中國人身份認同的社會實踐的展開,消解大漢族主義和民族分離主義,實現全球化與民族國家理念的統一。

民族認同的發生是一種「人己之別」形成的過程,是與異族相接觸,「謂他而自覺為我」的過程,其內核是文化認同,它在文化實踐過程中形成,一旦形成又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內聚性、親和性。文化認同的建立、鞏固和拓展,是軟實力建設的基本工作。

世界諸文明系統固然各有差異,但在人類文明那裡又存在共通的價值取向,如欺詐、偷盜、亂倫在所有文明系統里都是被否定的。又如佛教的「慈悲」、道教的「自然」、儒學的「仁義」、墨家的「兼愛」、基督教的「博愛」被公認其普世性。

總之,文化普遍性(世界化)與特殊性(本土化)二者間的張力,是未來文化成長的動力源泉。這正是肯認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身份認同的學理所在。

其三,由於政治層面、經濟層面的先後兩度衝擊,現代中國面臨文化傳統斷裂之虞,國民精神出現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機、道德危機。與中國歷史上幾次文化更替階段(如魏晉之際、明清之際、清民之際)相比較,其斷裂程度或有過之。與英法德日等國現代轉型進程中引發的文化困局相比較,其複雜性、尖銳性也或有過之。

其四,軟實力的物化呈現——文化產業起步晚、水平較低,精神產品匱乏(非指數量不足而指質量不高);同時,文化產品對外貿易大幅入超,呼喚著中華文化「走出去」時不我待。而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強健自我。

「老幹發新枝」

總的來說,縱覽中華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可以得見:

首先,激活優秀的傳統文化是軟實力的源泉。中國學人梁啓超呼喚弘揚優良傳統的「少年中國」,梁漱溟期待「老乾發新枝」。被新時代洗禮的傳統文化必將為軟實力提供無盡的源頭活水。

其次,迎受外來文化挑戰,對於一個文明的生存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我們在「挑戰-應戰」的時代須保持健全的心態。針對那種把入華西方文化視作洪水猛獸的看法,近人王韜將中西遭遇稱作中國進步的「不世出之機」,王國維則把近代入華的「西洋之思想」比擬為「第二之佛教」,並預期對中國學術文化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不會是封閉自守的陋儒,而必為中西之學的「會通」者、「化合」者。當然,挑戰-應戰的成功運作有兩項條件:一者,挑戰是適度的、可承受的;二者,對挑戰的回應是合理的、有效的。我們今日承受的挑戰固然相當尖銳,卻是可以承受的(因為我們有強健的文化主體),現在需要我們對尖銳而又適度的挑戰作出合理、有效的回應,這正是今日軟實力建設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之所在。

再次,軟實力建設的基點在於健全的、文明的人的培育。中國近代哲人提出的「新民說」、「國民性改造說」,都愈益顯示出卓越的現實意義。

此外,從軟實力建設的迫切要求而論,今日我們應當著力解決以下問題——

現代條件下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古今中西大交匯間的中華文化認同;現代轉型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揚棄與綜合創新;文化「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雙向互動;規避文化排外主義與文化犬儒主義兩種偏頗;發展文化產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使軟實力為硬實力提供精氣神,硬實力為軟實力奠定物質基石。

這些皆屬軟實力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理論周刊/文)